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盲点含义与教学功能 人们到17世纪才知道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个盲点。在生理学上,将在视神经突出处,因无视感细胞而无感光能力的点称为盲点。今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难以引起师生注意、思考不到位或思考难以全面。从而导致语文知识掌握的缺陷与思维能力培养的断层,形象地称之为盲点。盲点不同于教学难点,它更具有隐蔽性;盲点也不等同于教学重点,它更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2.
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是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漫谈一二:  相似文献   

3.
跪着的教师     
陈海光 《师道》2004,(8):9-10
一、跪在教参上 毋庸讳言,教参已经成了许多教师的左膀右臂。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会思考,二是教师懒于思考。从深层分析,其直接根源是长期的被动的应试教育,导致思考能力与独立精神的退化,使教参成了保姆,喂养着所谓的教学。更可怕的是新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依赖教参特别严重,缺了它似乎寸步难行。按常理,他们刚毕业,富有创  相似文献   

4.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的几点思考。认为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石磊 《中学文科》2007,(12):135-135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它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邓朝龙 《双语学习》2007,(7M):200-201
有效型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教学效果。现代效能教学比传统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主体价值。这是有效教学社会化、人性化的一次飞跃。那么化学教学中如何在更加短时间实现教学目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新教育形式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曹晓杨 《成才之路》2009,(29):31-31
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依赖于教学管理的有效。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推进有效教学,重要的前提就是切实优化教学管理,要适应本校的校情,适应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一、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管理者,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导,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教育。要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研究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对教学的实际问题躬身探索。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现象。善于根据现象和教育规律去思考,不断研究如何用更有效的教学管理举措去提高一个班级、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应当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积极性。如讲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条款,以往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五口”名称与相应的地理位置,事实上,我们应该让学生思考英殖民者为何强迫清政府开放此五处?从“五口”背靠的地域资源特征及殖民者的经济掠夺倾向等方面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认清殖民掠夺行径,从发散学生思维的角度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以及对殖民掠夺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综合与认识,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思考和总结.以使今后的课堂教学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涉及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冯伟国  乔刚 《上海教育》2006,(9A):32-33
名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更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思考教师的职责和素质,研究教学对象和课程改革。日前,上海商学院职教名师培养基地以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切入点,以论坛形式引发了学员对中职教师的素质内涵、新时期中职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途径、中职教师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思考。虽然只是部分中职教师的所思所想,但推而广之,这些也正是所有成长发展中的教师应该思考、回答的问题。[编按]  相似文献   

12.
陈贵菊 《学子》2004,(8):19-20
我在高二(2)班语文课教学改革中,对语文阅读课曾尝试在阅览室中进行教学试验。至今值得我重温,更不失为一则鲜亮的案例,催我向深入思考,更加独爱语文、钟情语文。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科学教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进行调查,对教材进行预先的剖析、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初探学生,了解教学起点;要初探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要初探课堂,思考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教材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才更有效,才更扎实。探学生、探教材、探课堂的道路漫漫,任务艰巨,需一路探索,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开放式方式,这样课堂上必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学生在思考和互动中,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重视生成性,更不能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自然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和时间的不可控性。当教学时间紧与教学容量多的矛盾出现时,教师不能急躁,更不能粗暴压制,  相似文献   

15.
黄毕年 《湖南教育》2004,(20):33-34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展开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更离不开具体、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新课程实践中,创设情境成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线,成为上好一节数学课的重头戏。然而我们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情境的“新、奇、趣”,却忽略了教学情境的目的、意义和实效。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下面撷取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大家一起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认为,不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要强调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出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同时,凸显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思考、协作操作能力,训练学生动脑思考提出问题和动手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感受到生物体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网络化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特点,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教学环境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蓉 《宣武教育》2004,(5):27-29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课《詹天佑》时,碰到了这样一个教学难点:要学生通过对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詹天佑这个人物。考虑到教学的效果,我准备改变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默读思考问答改变为默读绘画辨析。  相似文献   

19.
一、反思的意义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即指反思性思维。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应邀参加了“智慧教师,生命课堂”的教学研讨,连续听了小学优秀教师上的几节语文课。作为曾经的语文教学的一员,现在还经常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负责人,当然,更准确地说,已经是旁观者了,但我还是不由地围绕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主导性与主体性、阶段性与连续性进行了思考。应该说,这几位老师精彩的教学展示,已经表现出了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