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物理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笔者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探索实践中。根据我校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行动研究为手段。研究整合过程的策略与实施的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由明淮 《现代教育》2003,(20):61-6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其中教师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追求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技术手段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基础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学服务成为当务之急.分析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及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那么,信息技术如何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影响语文教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中,该怎么做呢?笔者试着结合《月光曲》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高质量的实现学科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教学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不仅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朱瓦梅 《考试周刊》2013,(75):150-15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对身边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平台。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动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怎样的备课方式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当前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广大中学教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学生学习方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教师的教学方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其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因此,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为避免单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才能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教学的推动力量,这是在当前运用热潮下所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应注意问题三方面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具有明显的优势,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21世纪人才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搞好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课程整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校园网资源,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中解脱出来。信息技术教育与物理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物理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既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又可以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深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应用,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在"十二五"期间,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必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当前多媒体环境下物理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打造比传统教学更高效的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使物理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艳丽 《考试周刊》2009,(15):130-13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怎样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本文从整合的根本目的、应用原则、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学生优化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教育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给教育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石文铭 《中学文科》2007,(11):52-54
在信息化时代里,在课改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可以突破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中的说教性和呆板性,突出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推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