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引领着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而社会文化价值观又深刻影响着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发展与美国例外论的形成与发展、“美国梦”与移民浪潮的冲击、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逻辑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回顾二战后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发现美国的留学生教育政策始终难以克服孤立主义的基因缺陷,政治化倾向凸显,对自由市场的推崇与迷信放大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功能。后疫情时期,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向,留学生教育政策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为逻辑起点,以吸纳全球最优秀的高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助力经济复苏增长为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
日本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夏娟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十分重视外国留学生教育,通过许多切实举措,进一步开发、利用外来人力资源,促进本国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的进步。一、重视从入学、考试等环节抓好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日本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3.
试论广东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但是发展很不平衡。广东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京津沪等地,而广东地方高校由于生源不稳定,留学生教育更是普遍处于低效益或亏本运行状态。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开拓生源,才能促进广东地方高校留学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前来我国各高校留学的外籍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大的效益,这是目前广大高校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相应的措施谈谈粗浅认识。一、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对留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首先是教育本身的要求。留学生教育虽然是教育园地的特殊一块,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因此,同样要在考虑其特殊性的同时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其次是留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海外求学》2004,(24):46-46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参赞许琳在离任回国之前,谈到在加小留学生监管有很多问题。留学生问题是许琳教育领事任内的工作,公派留学生多已成人,问题不大,主要还是小留学生。许琳提心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笔者一直以为,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强劲发展势头,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于2002年提出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基地的建议。尽管教育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接受留学生大国地位(接收留学生超10万人国家),2004年来华留学生已达11.08万人,比2003年增加42.63%,是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但仍然坚持认为.只要我国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必将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留学生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天津市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做出贡献马宏山,冯保平为了加快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我们要面向21世纪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留学生发展规划,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外国留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我市外国留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8.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回顾与前瞻王相宝张务一徐海宁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开始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但规模一直不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才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力...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教育是创办“国际知名”大学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探讨了留学生教育与高校发展总体目标的关系,并提出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战略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几个问题的思考杨一功,詹世英近几年来,广东省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数量增长很快,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形势是可喜的,发展是健康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广东省留学生发展规模与广东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称。为迎接新的发展,我们应...  相似文献   

11.
李灵革  赵文远 《天中学刊》2003,18(6):99-101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出现了三次赴美留学热潮。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选派百名幼童赴美留学,虽中途夭折,但为我国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20世纪初,美国退还庚款用于资送中国学生赴美和清华学堂的设立,引发了中国第二次留美热潮;国民政府时期,留美形势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呈现波浪式起伏的特征,抗战后的赴美洪流成为近代留美运动的最高峰。留美学生对近代中国教育、科技发展、社会的转型以及中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全球性趋势,留学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从留学生的视角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认为英国大力扩展留学生数量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利益和确保英国世界一流的学术地位,其成功之道在于政府和大学的高度重视、注重教育质量和品牌优势、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境外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从1872年起,中国近代官派留学正式开始,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留学还没有成为正式社会流动的途径,只是使个别留学生向上流动;留学和科举成为两条并列的社会流动途径;通过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我们发现在近现代社会流动中、在废除科举后,留学正式取代科举成为近代社会向上流动的途径。在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政权中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亚伯拉罕·林肯海外留学委员会”近期推出美国学生海外留学的国家发展规划,旨在切实增加美高校学生海外留学人数,促使学生更加熟悉其他国家的文化,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满足反恐、经贸等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界已经认识到海外留学应当成为本科生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各类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社会形成一股强劲的潮流。导致留学潮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教育消费心理等等。留学潮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强劲的增长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延续,根据最近四年的增长速度预测,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将突破45万人。社会各方应理性看待与应对居民的留学热情并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传统功名观念对晚清民初留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末组织公派留学生开始,到民初在政治、教育制度上对留学教育的尊崇,中国的留学教育在半个世纪中实现了在观念上与制度上对传统社会的接轨与适应,并以新陈代谢的方式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这体现在通过对传统社会功名观念的调和适应,并在教育和政治制度上对西方国家的知识系统、文官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的认可与接受,完成了对传统功名观念替代,为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行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中一个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面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的思考态度和应对方式是:在观念上要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给予更多的理解,从政策体制上要提供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从长远利益来讲,大学生出国留学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在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成功,同时也能使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更加完善,促进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良性的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20.
了解高职学生留学倾向,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留学工作。通过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留学倾向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入学时有明确留学倾向的较少,学生在留学途径与留学国家、专业对口度、留学费用与留学时间、留学障碍上都有较明显的倾向。因此,应通过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谨慎选择合作专业,提高留学性价比,加强英语教学,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