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问我橙黄色塑料小钥匙饰品是在哪儿买的,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在英语口语培训班和我们朝夕相处了两个月的加拿大老师Virginia。她对我们的学习要求严格但是又可亲可爱。这是一位专家型的老师,非常严谨。课前你必须认真准备她要求你寻找的资料,否则她提问你时,你可能会哑口无言。课堂上,该小组讨论时就得认真讨论,很有可能等会要给出反馈意见的人就是你。而当你的作品完成得出色时,她会替你精心装饰起来张贴在墙上,让你很有成就感。在培训班的最后一堂课上,她和我们玩起了抽奖活动,用这种形式赠送纪念品给我们。当时我抽到的就是这一条橙黄…  相似文献   

2.
3.
敬重鸟雀     
李朵 《初中生》2016,(23):12-13
要说的是麻雀,或者喜鹊,一些陇东乡间常见的鸟儿. 假期回乡下老家.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群麻雀挤在门前的电线杆或者树上,叫嚷着,打打闹闹,将我从梦中唤醒.那一刻,似乎连周围的空气都被鼓动得活跃了.在晴朗的天气里,这群雀儿成了雷打不动的起床铃.想一想,在一阵清脆热闹的鸟鸣声中醒来,是多么浪漫而富有诗意的事啊.  相似文献   

4.
窗前的鸟雀     
我家的窗前有一棵大树,大树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常常有鸟雀活泼欢快地飞来飞去,有的还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每次我练琴的时候,总会飞来几只鸟雀停留在树枝上,静静地……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小鸟在听你弹琴吧。”  相似文献   

5.
我1992年进入《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之后就有机会多次与孙岩同志接触,在心里我称她“幼教老太太”,其实,幼教界很多人都这么称她。孙岩同志一直以她博大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一心为公的品德、卓越的领导才能打动着我们幼教界,打动着知道她的所有的人。2002年11月18日,在孙岩同志家里,围绕她本人的经历和她对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我对她进行了一次专门访问。现将访谈内容详述如下:皮军功(以下简称“皮”):幼儿教育是您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请问您当初是怎么跨入这一行的?并请您谈谈对这个事业的认识。孙岩(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老太太与墙     
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要倒塌,很危险。于是,见到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  相似文献   

7.
鸟雀能辨别紫外光对于鸟雀而言,尤其是习惯昼伏夜出的飞禽如猫头鹰之类,我们这个花花世界何止五光十色。人眼能看见红绿蓝三种原色,缤纷七色亦由此混成,掺以不同量的黑白,甚至可衍化出万紫千红来。但雀鸟更加历害,它们能看见的原色有4种之多,除前述者外,鸟雀能看...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我和一位法国老太太之间的长时间对话,整个过程中我想我和她脑海里都在不断出现一行字:"你真的这么想么?"那天的天气不差,阳光也很好。法国老太太是我的法语老师,我们的对话从老太太的提问开始:"好吧,我们聊点什么呢?"老太太看了看我,我并没有什么好主意。老太太继续说:"你以前在美国纽约,对吧?你更喜欢纽约还是巴黎?"  相似文献   

9.
于老太太     
王国华 《课外阅读》2009,(16):14-15
我曾经恨过一位老师,非常地恨。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个比较“边缘”的学生,跟老师之间的渊源不深。大概自以为有一点才情,就表现孤傲,甚至不太合群。各位老师,更是我青春反叛的对象。碰上这样的学生,老师有什么办法呢?除了少数几个语文老师之外,其他人都跟我很有距离。即使这样,还是有位老师惹上了我。她是我初二时的班主任,当时四十多岁,姓于,我们背后称她为于老太太。  相似文献   

10.
11.
快到傍晚的时候,荒凉的戈壁上,红柳姑娘和伙伴们一起聊天说笑。那一簇簇红艳艳的花蕾错落有致地绽放在枝头。晴朗的天空中,时不时传来她们的笑声。  相似文献   

12.
13.
<正>从我记事起,奶奶辛苦地把我养大。我和她的关系最亲,都说隔辈亲,隔辈亲,这句话果然不假。奶奶说她是这家里的管家,大大小小的事都归她管。负责指挥的是她,行动的也还是她。她总有干不完的活,屋里屋外都张罗的满满的。前几年,奶奶看到小区里有几块闲置的空地,她觉得十分可惜,决定充分利用起来。然后说做就做,不知道她从哪里借来了铁锹、推车,经过半个月的忙碌,将荒地整平,开辟了一块菜地。播种、浇水、施肥,菜地很快绿意盎然。奶奶种的菜种类很多:菠菜、西红柿、小油菜……当菜收获的时候,她每天都将菜一捆捆的捆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先进篇”之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当年作为学生,我第一次读时即感到那时代气息、生活化的格调扑面而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今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又突然想起两千多年前那生动的一幕,总觉得即使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不失启迪意义。篇章极...  相似文献   

15.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16.
两个老太太     
俄罗斯老太玛斯诺娃常迈着胖颤颤的步子,从关卡那边走到我们这边来,大包小包地买好中国货,然后又胖颤颤地折回她的祖国去贩卖。肥胖的玛斯诺娃过来的时候,总要请一个中国人仆人似的跟在身后,帮她拎大包小包的货物,走时就给这“仆人”一点小费。这天玛斯诺娃买好了货,带着她的临时仆人——一个干瘦的中国老太,来到我的商场打尖。一进门,她就冲着我嚷:“安德烈,你快来说说看,这个中国老太究竟怎么了?”其实我叫周密,只是为了更好适应中俄边贸的需要,我自取了个俄罗斯名字。我说:“玛斯诺娃小姐,怎么一回事呢?”玛斯诺娃老太苦着脸,指了指门口…  相似文献   

17.
18.
马本斋生于1902年2月10日,卒于1944年2月7日,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回民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本斋在家乡河北献县东辛庄成立了“回民义勇队”,抗击日寇。1938年“回民义勇队”与“回民干部教导队”汇合,合编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这支回民抗日武装骁勇善战,在敌后截军车、袭据点、毁公路,屡建奇功。马本斋在这一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夏天,他率领的这支回民武装改称为“回民支队”,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回民支队”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背景介绍]:马本斋及“回民支队”七七事变后,…  相似文献   

19.
外国一位政客在拉选票时,滔滔不绝大谈特谈自己上任后要为当地搞来如何多的钱。一位老太太听不下去了,插话说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钱,我们的钱已经足够花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我们的孩子还能继续到海边捡贝壳。老太太的话让在场的人一愣,随即赢得一片掌声。政客懵了,一时无言以对,因为他一辈子也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老太太,一觉醒来,变得跟一把小茶匙一样大了,可真怪!这一天,家里只留下她一个人。她要干一大堆家务,可是,人变小了,没办法做呀。老太太灵机一动,走到老鼠洞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