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手法,比较得出中西戏剧创作的一些不同特点,即中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塑造多是“迹象的刻画”,强调通过情境交融展现剧中人物心理发展的过程;西方古典戏剧塑造剧中人往往是“适合人世的普通经验”,强调人物强烈的行动性,突出戏剧冲突以塑造出典型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戏曲遵循的是写意的戏剧观和“意境”的创作原则而西方沿袭的是写实的戏剧观和典型化的创作理论。这种不同又有其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雷雨》一样久演不衰。它从诞生的三十年代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宠儿。剧本除了以错综复杂的矛盾、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吸引人外,更以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曹禺曾在谈《北京人》的创作体会时说:“一切戏剧都离不开写人物,而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感情写出来。”  相似文献   

3.
对于戏剧大师沙士比亚,以往人们多就其人物塑造,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津津乐道,但对莎士比亚如何成功使用戏剧技巧问题不够重视,笔者以为,熟谙戏剧技巧恰恰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而内在的根源,本文拟就此问题予以粗略探究。  相似文献   

4.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常常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和“栩栩如生”等词语来形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可见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让他们从字里行间走出来,进入读者心灵,是件十分重要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曹禺是中国的戏剧史上泰山北斗级人物,其一生创作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日出》《原野》《雷雨》被称作“生命三部曲”.探究曹禺的童年生活及其早期戏剧创作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结合他一生的爱情生活历程及女性形象的转变,论证了这些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正是曹禺心路历程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6.
沈从先生曾经提出过一条名的小说创作理论——贴着人物来写,对于被阶级性分析包围的《雷雨》来说,有必要套用一下这条理论,贴着人物去分析一下《雷雨》(节选)中的对话。只有真正走进戏剧语言的潜在世界,才能真正走进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还原人物情感的复杂性,还作品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戏剧情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突发事件以及特定的人物关系等。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借鉴戏剧情境及其包含着的悬念的表现手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要将人物放在特定的人物关系中,故本文省去对特定人物关系的论述。下面我们就从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突发事件、戏剧悬念这三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8.
鲁彦周的创作虽以小说为主 ,但他戏剧创作的成就也不可忽视。自独幕剧《归来》一举成名以来 ,他还创作了《王金凤》、《波澜》、《大河春秋》、《人在春风里》等多部剧本。这些作品大都深入生活 ,关注社会 ,揭露阴暗 ,弘扬正气 ,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充分发挥了文艺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67个春秋的老舍先生.以长篇小说和剧作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又因创作《茶馆》而奠定自己在中国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老舍先生最开始是一位小说家.后来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的剧作,一改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模式和创作方法,用写小说的构思和方法来创作戏剧,进行着新的尝试,他的这种尝试.开创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先河——中国戏剧史上从此有了“小说式戏剧”。  相似文献   

10.
张晓玲 《天中学刊》2010,25(2):118-120
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通过对关汉卿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师之戏剧创作背景、戏剧表现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语言技巧以及戏剧风格等比较教学,总结出二者创作的共性,挖掘出其差异,这对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二者戏剧作品,全面掌握各自创作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中西戏剧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俊慧 《文教资料》2012,(11):11-13,22
王林是抗战时期的冀中文学中的中坚人物,他紧密联系时代要求,进行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逐渐形成了把戏剧作为宣传手段、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充满地方色彩的戏剧观。他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抗战时期冀中村剧团的发展,壮大了冀中文学队伍,推动了冀中抗战戏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造人物形象上是一致的,在创作表演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性。这决定了戏剧演员与电影演员可相互流通人才。然而,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受到电影和戏剧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无论电影还是戏剧它们各自的艺术形式都为演员的表演提出了限定,只有演员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完成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7,(16):43-45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常常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和"栩栩如生"等词语来形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可见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让他们从字里行间走出来,进入读者心灵,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4.
人物与环境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展现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使读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教益的叙事性的学体裁。塑造人物是小说创作的命脉。“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沙汀语)小说的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15.
戏剧创作和戏剧欣赏的情感活动是一种饱含感情的艺术思维活动,被称之为“有情思维”,这种“有情思维”适用于各类艺术形式,不仅仅只限用于戏剧艺术。“有情思维”使戏剧艺术创作出真实、鲜活的“形神合一”的戏剧人物形象,使戏剧艺术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广西第三批签约作家胡红一从记者编辑成功转型为剧作家,在戏剧创作中始终向受众传递着“真善美”的品德,勇于实践美好生活的理想,努力追求人性“乌托邦”情怀的复归。胡红一的戏剧追求主要体现为:从多个角度选取紧扣时代脉搏的戏剧题材;用三大显著手段设置戏剧笔下的角色人物,体现丰富的内心情感;人物语言不矫揉造作,戏剧语言所塑造的意境展示着和谐美和自然美,充满着浪漫和诗意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香菱是特殊而重要的一位。可以认为香菱是宝玉之外另一块“补天之石”,应从文本意蕴、文本结构、作者创作等方面来论述、把握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18.
“我倾心于人物”——谈曹禺剧作中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那末,曹禺作为二位戏剧大师,他在刻划人物时用了些什么“心思”呢?他那些不  相似文献   

19.
一、在剧本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材料的特殊性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为阅读教学安排了四篇。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物是戏剧创作的中心.曹禺曾说:"作为一个戏剧工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用在如何刻画人物这个问题上。"在戏剧创作中,曹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丰富的人物画廊.这已引起了评论界的重视,大多数人物已被评论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过,他笔下的奴仆形象尚未引起评论界应有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不多.难道这些形象不足挂齿吗?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