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进而认为没有生活味的课堂则是死的课堂。“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因此,我们要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与知识,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猴年将尽之际,本刊新任主编邹贤敏教授电话采访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就当前教育改革形势,语文刊物如何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服务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谈。邹:你曾经是《中学语文》的顾问,有几个同题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些年开展的语文教改,你怎么看? 柳:语文教改总的来说小学好一些,中学特别是高中不怎么样。邹:为什么中学要差一些呢? 柳:主要问题是比较死,知识讲得多,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够。这可能与考试考知识多有关。语文主要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应从这方面下功夫。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在语法知识、篇章结构方面下的功夫太多。  相似文献   

3.
职校语文教学沿袭普教语文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厌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职校语文教学改革应重点探索教学的新模式。 拓展思路,变死知识为活知识 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材所编选的文章有的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改革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拓展思路,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教材的死知识变为活知识,使学生乐学。例如,学习鲁迅30年代的作品《广告二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需不需要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对语文素养有着怎样的作用和价值?怎样的语文知识才是必需的?语文知识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传授?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本规律有哪些?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知识有着怎样的联系?语文知识如何才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一大功能要通过美感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而教师应如何去引导呢?这是关键。以往语文教学只注重道德伦理和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审美教育。而且,又受统考的束缚,不少教师只求学生能应付考试,知识点落实,而课上得死板。只有枯燥,冷漠的说教,千篇一律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文基础教育的致力点到底在哪里?从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出发,自然要思考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语文知识?当然知识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是语文能力?当然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语文观”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整个社会人生的大环境中学习语文的语文教学观念。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加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及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改变以往单纯死教语文知识的不正确做法,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异步教学改革实践日久,感受颇深: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变学生死学、苦学、被动学为活学、乐学、主动学。异步教学的课堂结构很科学,有关教材作业课堂上完成,课后学生基本没有作业,这就给学生留有自学的空间。再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有语文素养、有语文能力的人才。这光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答案肯定是不能局限于课内,更多的还是在课外。是课外的那种自主、自由的阅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只拘泥于课本与死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创造性的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生活中,摆脱枯燥的说教,创设诸多的情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生有四个特点:知识面窄;学习方法死;说话能力差;学习时间少。(一)知识面窄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开辟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可是,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信息主要来自学校语文课的学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语言。汉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等。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已经具有既定规范的"死"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固有的知识去准确地表情达意。因此,研究如何使"讲堂"变"学堂",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摆脱满堂灌,效率不高的现状,在新一轮教改中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语文"讲堂"变身"学堂"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完成知识向能力转化,并深化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金小雨 《考试周刊》2013,(92):24-24
<正>打好基础,传授知识,学只是智育的一部分、一个方面,而智育的重要部分、重要方面就是"育智"——发展思维能力和智力。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学生阅读一目十行,很少对文本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是按课文死搬硬套,就是无从回答。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意识,总是喜欢把一切都"嚼  相似文献   

14.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学生喜爱语文进而学好语文?采用“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术”,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现成知识?非也。俗话云:“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又曰:“授之鱼不若授以渔,赠之金不若点其术。”作为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有必要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语文教材,积极探索学习语文的方法,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进而培养其自学语文的习惯,促进语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如何引导培养?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读目录。针对许多学生读语文不读目录的实际,我向学生强调读目录的重要性:许多行家认为目录是整册课文的基本框架和主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问世以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新课标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且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个专门条目。笔者不辞浅陋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新课标提出“语文知识”的前提是什么?它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意义何在?列出一份语文知识清单就能解决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吗?列一份语文知识清单可能吗?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语文知识问题?为应对语文知识观的变化语文教学必须作出哪些积极变革?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课程下的语文知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必须要抓好抓牢的,这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最终获得收获的一个量化标准。因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大多对语文知识强调要过关,要死记硬背,还要条分缕析,分列出来各种重难点。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语文知识教学呢?是弃而不教吗?显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只关心分数高低,不考虑智力开发;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学生中也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只是死学,不会创新。可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陈金芝 《现代语文》2008,(12):70-71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做到课堂生动,教法灵活,知识丰富,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能把鲜活的语文课上死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的思想留下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想就我们苏州地区的情况讲一些意见,请大家研究。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这么几个问题:这就是“灌”、“死”和“窄”,而“灌”又是主要的。由于“灌”,教学方法就“死”,学生也只有死记硬背,引不起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语文教育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它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再刻意追求传统的语文教育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显然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是异曲同工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回味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自知仅仅充当了知识的传授器.学生们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被动地接受可能与时代相距甚远的知识。当我们在讲台上行云流水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扮演着一个精神掠夺者的角色?新课标下.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能否让学生在大生活中感受到雪落无声的教育润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