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参与到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包括主体意识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内容拓展法、先想后做法、问题激活法、循踪点拨法等。  相似文献   

2.
培养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树立主体教育观,正确处理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关系,是主体性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其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受其自我意识的支配。因此,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配合,才能成为有效的活动。本就个人仅有的教学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5.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所谓“魂”,是指无所不在的东西。积极主动、昂扬向上的主体性,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看到在一所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中,他们提出,要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主动参与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能力、品德并重转变要求课堂教学落实“五个要让”,即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我认为,这是学校范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好文件,它体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参与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的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它是共在的人在活动中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主体的参与是人作为主体而发出的参与行为。当社会发展到不是以财富为中心而是以人为本的阶段时,确立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就成了时代哲学的一个主题。主体的参与是主体确立其地位的重要保证。"主体性"与"参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联姻的结果,是实现活动有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主体性教学的主动参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教育的主体与主体性教育散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体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主体教育不仅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而且已经成为当代一种影响广泛的教育思潮。本文提出了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活动生成说”、“社会生成说”和“教育生成说”、“形式主体与实质主体说”和“外在主体与内在主体说”等新观点;并在批判性反思现实教育主体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方式(机制)。  相似文献   

12.
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实施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留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提高素质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把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首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学生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15.
论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时下,无论是主体教育、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都不谋而合地把主体参与作为它们各自在教学策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因为主体参与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增强教学的社会性,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本文拟从主体参与的本体论意义、主体参与的特点、主体参与的自由与方向等几个方面对教学中的主体参与进行一些思考。一长期以来,我国教学理论受赫尔巴特主义的影响颇深,其研究范式囿于“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推进的直接载体,更是"课标"中学生主体地位具体的实践基地。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能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的活动”,是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沟通”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能动性、主动性、独立性和整体性.那么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19.
参与式的职业道德教育范式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挖掘与发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介入教育体系的设计,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内化认同与自觉践行,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践向度。但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程教学主体参与浅层化、校园文化活动主体参与表面化、学生积极性发挥被动化、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对此,要重视培育学生主体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度融入学生主体需要、将朋辈教育模式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将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联结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