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科学课》2009,(2):32-33
教材分析 《气温的变化》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对气温的测量与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活动:测量气温、观察百叶箱、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根据教材的安排,以让学生讨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为题引入,再观察百叶箱的构造,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气温的变化》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对气温的测量与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活动:测量气温、观察百叶箱、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根据教材的安排,以让学生讨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为题引入,再观察百叶箱的构造,  相似文献   

3.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测量气温》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利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上课的时候,我特意将科学课调到了第一节,课一开始,我就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打出两道题:1.气温就是____的温度,我们用____测量气温(人…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设计了“太阳、影子与气温”、“影长与气温的关系”和“制作太阳钟”三个教学活动。其中,第一个活动是让孩子制定观察计划,通过观察活动获得观测数据。第二个活动是绘制、分析曲线图,从而发现一天中气温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第三个活动则是前两个活动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四季中的变化》是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生活经验圈,由《四季星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水结冰了》、《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自由研究》等课组成。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粤教科技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桥梁"的第2课《平直的梁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创新编排,课题改为"梁桥的秘密",第一部分为探究提高桥面承重的方法,第二部分为设计制作梁桥模型,第三部分为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本课的重点是通过研究影响梁桥桥面承重的因素,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1》教材中的第十一节,本节在课本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每年一度的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大赛,将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上升为制作电子报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完全平方公式》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代数》第一册(下)第七章第七节,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完全平方公式》是《整式乘除》一章的主要內容,它是多项式乘法的延伸与拓展,又为因式分解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材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愉快的劳动》是湘艺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内容。教材选取了与"劳动"相关的歌曲(《剪羊毛》《我爱我的小镰刀》)、乐曲(《铁匠波尔卡》)及音乐活动(《丰收之歌》)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听、唱、拍、跳"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从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  相似文献   

12.
《奥运与天气》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变化的大气》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天气现象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对气候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培养观测天气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信息技术》第三册(冀教版)第十课《下雪了》,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匏辑元件制作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他是在学生学习了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理解本主题活动的内容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生命.生存.生活》教材第四部分成长足迹的要求自主确定的。教材的前面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生命、生存、生活方面的知识和理念。第四个部分主要强调对学生成长痕迹的记录,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平面镜》一课实验与教具制作湖北省松滋市米积台镇第一小学(434206)曹宜兵《平面镜》是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十册第三课,属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制作能力的课。教材中有两个观察实验和一个学生制作。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对材料和实验都做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与人员》是教育技术专业专业课《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第三章的内容,笔者利用教学内容自身特点,巧妙地设计了“模拟招聘会”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参与到了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岗位应聘的活动中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这节情景教学课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步骤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是侧重于训练学生测定和记录物体温度的技能训练课。要上好这类课,必须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正确分析、理解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1 运用认知过程理解课文编写模式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的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简介温度表的用途和原理;第二部分介绍摄氏温度的读写方法;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测定水温和气温。三部分的编排基本模式是: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8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能制作、浏览、放映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前几节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及自定义动画的方法,赠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今年高一《经济常识》上册教材(2006年3月第3版)的三、四课有局部调整,不同于旧教材(2003年6月第2版),具体表现如下: 一、第三课的变化 (一)第72页 1.第二段第三行的变化 旧教材:“股东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及设计理念:《不轻言放弃》是《生命·生存·生活》小学五年级教材生活教育活动1编织童年的梦第三部分,是对从小立志、正视缺陷这两个部分的总结和延伸。学生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立下了远大志向、能正视自身的缺点和缺陷。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看到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