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位充满奇特经历的女子,她去过日本、印度、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但最后把脚步停留在中国;她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欧洲人,却与中国结缘。把自己的理想与爱,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对中国而言,她不是过客。而是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祖国。 她就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欧洲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trategic Europ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的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商务周刊》、《中国妇女》等杂志上,我们看到对她的专访,知道她有一个有趣的中国称谓——女诸葛亮。怀着对博士的敬慕,我们走近了她,借她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看今天中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象张海迪在中国家喻户晓一样,青木阳子被日本人视作自强不息、奋进拼搏的典范。她是一位盲人,属于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她又是教育学硕士,走上了成功者的事业之途。不幸的命运促使她成为命运的强者,当她开始致力于盲人教育事业之际,她选择的是中国。走向中国的青木阳子青木阳子出生在日本琦玉县,6岁时因病双目失明。在当时日本唯一的国立盲校——筑波大学附属盲校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名古屋南山大学,和明眼人共同学习。父母帮助她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看不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充满奇特经历的女子,她去过日本、印度、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但最后把脚步停留在中国;她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欧洲人,却与中国结缘。把自己的理想与爱,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对中国而言,她不是过客。而是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祖国。 她就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欧洲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trategic Europ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的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商务周刊》、《中国妇女》等杂志上,我们看到对她的专访,知道她有一个有趣的中国称谓——女诸葛亮。怀着对博士的敬慕,我们走近了她,借她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看今天中国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化交流》2002,(5):10-14
《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上收录了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娴雅文静和深刻敏锐似乎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她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令许多人羡慕的机会,而最终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她的成功让很多女性都感到鼓舞,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她是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的完美体现。她,就是杨澜。  相似文献   

5.
董圆圆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会议一结束,她就投入国家京剧院为她量身新编的《梁红玉》的排练。这出戏是国家京剧院计划今年赴澳门演出时推出的一台新戏,由董圆圆主演。2012年董圆圆加盟国家京剧院。从此开始了她演剧事业的新阶段。同年6月国家京剧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3天举办"意缘情圆——董圆圆梅派暨新排剧目汇报演出",作为她加盟国家京剧院之后的首次亮相。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三场演出后,真诚赞美董圆圆"将梅兰芳先生的成功之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董圆圆是当今京剧舞台上引人瞩目的梅派旦角演员。她扮相端庄俊秀,嗓音甜润清亮,而且允文允武,戏路很宽,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全才演员。她出道以来,相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京剧演员展演一等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优秀主角奖等多项高档次评比的大奖,还被文化部推荐为首届中国京  相似文献   

6.
60年代初,国务院为了感谢和表彰那些长期在华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30位外国专家,授予他们“外国老专家”的荣誉称号。外文出版社法籍老专家戴妮丝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于1952年随丈夫李凤白先生来华,在外文出版社从事翻译改稿工作。该社出版的大量法文书籍大部分都是由她改稿润色的,她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邓小平文选》法文版的润色工作。李凤白先生去世后,戴妮丝开始撰写回忆录,出版了《爱是不会凋谢的》一书。书中以大量的篇幅回忆了她在华35年生活的所见所闻,满腔热忱地颂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她对第二祖国——中国的无限热爱。作为一个外国人,她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见证人。几十年来,戴妮丝始终辛勤、忘我地工作着,直到1995年86岁时逝世,她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爱满空巢     
虽然工作还和往日一样繁忙、丈夫还和往日一样体贴,但是,自从唯一的孩子——女儿马宏刚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年近半百的鲁宁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失落。她这位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的女上校、副主任军医,明白自己已经进入了“空巢”时期。于是一年前,当鲁宁到景德镇市儿童福利院捐款,看到工作人员有点忙不过来时,她立刻就萌生了收养孤儿的念头。她觉得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温暖,而自己也正盼望着有小孩在膝下承欢。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家     
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不仅想领略名胜古迹的风光,还想体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1993年,上海市普陀区旅游部门在曹杨新村选定了近百家住户,对外国游客开放。年近7旬的李阿毛老太太,在曹杨新村住了46年。当街道干部就“家庭对外开放”的话题征求李阿毛意见时,她一口应承下来。从此,她的退休生活就增添了一项内容:接待外宾。她在家中常备水果、瓜子等招待客人的食品。如果客人打算吃家常饭菜,她  相似文献   

9.
阳光女孩     
在世界杯赛期间曝光率最高的中国女孩,某品牌广告代言人——陈倩倩.还记得吗?这个让你眼前一亮的女孩.为您带来2003年最值得期待的好歌。历经一年多的尝试和准备,签约于千思文化的歌手陈倩倩录制完成了她的首张个人专辑。对于这张专辑制作.倩倩说,其艰辛和投入的程度,犹如春蚕织茧一般。而音乐,就像千丝万缕层层包裹了一个奇妙的空间,让她慢慢变幻。在一切都  相似文献   

10.
高考,这个伴随中国几代人的一个人生命题,如今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不论是当年经历文革高考"十年之废"的那代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开除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刚刚翻译完〈我的中国同事——陈休征〉的章,关于她的点点滴滴便纷纷朝我走来。也不知为什么,自从我们出版社的总编病危、去医院探望并随之即闻去世的噩耗后,我的心情便一直不好,总是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哀痛与缅怀之中……总是在想——怎么会呢?  相似文献   

13.
一 简宛出生于40年代,60年代大学毕业,从小生长在台湾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气氛极浓的家庭里,打下了很深的中国文化的根基;姊妹七人中她是长女,又以中国文化示教于弟妹们;在大学里她学的是中国史地,这是一门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最浓的学科。这一切使她自幼年到大学毕业,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汁液里浸泡成长。中国文化既是她成长的营养,也是她人生的基石,更是她事业上追寻和探索的目标。她在人生和事业的途程中,处处显示出的强烈的爱民族爱祖国和对中华文化表现出的自豪感,都足以抗拒任何外国文化毒菌的诱惑和浸湿,她身上具有很强的中华文化精神免疫力。因而,虽然她长期生活和活动在美国的花花世界中,但对她来说不是西化,而是化西,或者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在她身上融合的问题。深知她的齐邦缓教授在给她的散文集《欧游心影》作的序中,就一眼洞察玄机。她写道:“在报上看到简宛的欧洲游记时,我就又清晰地看到她举着她热爱的中国文化尺,在丈量异域的成就。这种处处都转念深思的态度我已经认识了二十年。”作家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体验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评价和判别生活。因而我们在了解和研究一个作家时,看到她怎样去评判生活,比看到她反映了哪些生活,或许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我们在简宛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东北有一条河流,它流经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汇入松花江、黑龙江后注入大海,先人为她起了个十分美丽的名字——牡丹江。千百年来,人们沿江而居,逐渐形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牡丹江市。据专家考证,牡丹江是由满语音译而来。在满语中,牡丹江取“弯曲的江”之意。但是,今天的人们更喜欢用汉语牡丹花的含义来祝愿美丽的牡丹江市。[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一本由丽莎·史著、马丁斯公司出版的《在金山巅上:一个美国华人之家的百年历程》,生动地描述了一位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百年历史。史家族的历史正在成为美国公众的财富。先是母亲卡罗琳和她出版的《梦幻》一书,现在又是女儿丽莎和她的《在金山巅上》,都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丽莎念念不忘她的那部分中国根,她从5年前起就四处奔走,终于打听到了知名的父辈家族史。她的伟大的祖父史锋有一幅非凡的体魄,他从中国来到美国,先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不用哄让他干自己该干的我的房东Nanny,她的职业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保姆——家庭服务员。她曾和我说起她第一次给一家当地居民看小孩的经历。那一天,孩子父母不在,到了睡觉时她习惯性地把婴儿抱在怀里摇啊摇,让孩子迅速进入梦乡。然而问题也来了,让孩子睡在哪儿呢?为了防止小孩爬出去走丢,澳大利亚的婴儿床设计得很深,深到了我的房东把双手伸直进去都无法让小孩平安"着陆"的程度。空投?明显不合适。左顾右盼后她只好把小孩放在沙发上,然后一直看着他,防止他从沙发上掉下来摔着,当然也因此耽误了其他本来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女主人回来后,见到当天的任务基本一件都没完成,自然怒火上升,向我的房东Nanny了解了原由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小孩睡觉放到婴儿车里就行了,一直抱着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两位好友聚在一处,各自讲了一件后悔之事。A 先生: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我是回天津过的。一天晚上9点多,我从亲戚家出来乘公共汽车回家。突然,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发现了一位中学校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传——她一直是我暗恋的女孩。因为她们搬家,我已六年没见到她了。最初的犹豫过后,我鼓足勇气挤过去同她打招呼。她是乘车去接下中班的母亲。我还沉浸在邂逅的兴奋中,她已到站下车了。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又消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8年第6期的封面是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她站在一片废墟之前,拿着话筒进行现场的报道。当时我们只知道,作为央视的记者她也到了地震灾区前方;从她的面容上我们看到了憔悴和坚强。于是我们把她当作地震中媒体工作者形象代言人。后来我们了解到,她不仅于地震发生后次日就去了四川地震灾区,更于6月20日重返四川。她说,如果没有这一次重返,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是什么样子,第二次赴川是对她灵魂的救赎。回京后,她应允了《对外传播》的约稿。但后来,她的状况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一样,说自己无法提笔,因为脑海中的影像太多、也太难忘了,它们互相叠映着,浓得化不开……可是,电话这一端的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她的思考。其实赶赴地震前线的记者很多,仅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就派出了五批记者共124人次深入一线展开报道。她两赴四川的经历也不是唯一的。然而我们仍想展现她的心灵轨迹,我们希望"5·12"汶川地震带给人们的思考能够延续。于是在她第二次回京一周后,本刊对她进行了采访。她的名字叫田超颖。  相似文献   

19.
上一次与韩女士相聚是在1997年夏,当日寸她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我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友协授予她丈夫陆文星先生“中国人民友好使者”光荣称号的仪式。会后,她与我和友协的卞晓春同志,就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作了长谈。整整六年过去了,她情系中华的赤子之心一直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20.
小亮 《文化交流》2010,(10):37-40
为中国穷人“拉赞助” 25岁的魏可欣是一个阳光的美国女孩。出生在旧金山的她。从小对中国和中文一点也不陌生,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华人.魏可欣也有不步华裔朋友。从念大学起,她就开始向一位中国留学生认真学习汉语,并从这时候起拥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