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作上有没有创造,而且关系到人生上有没有作为。语言文学家黎锦熙在回忆录中讲过一段小故事,他说:民国头十年间,我在湖南办报,当时常帮我们抄写文稿的有三位青年。一位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就连文稿中的技术性错误,也照抄不误;第二位是见到文稿中的问题总是要提出,并能主动润色修饰;第三位则与众不同,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文稿就干脆不抄,更不屑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  相似文献   

2.
看了《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上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完全同意其观点,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免有些太难为我们这些当编辑的了。编辑收到钢笔抄写、油印、复印的稿件是常有的事。但你如何判定它是一稿一投,还是多投呢?比如,你可能认为钢笔抄写的是一稿一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多抄几份吗?你也可能以为油印、复印的是一稿多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另有用途吗?如  相似文献   

3.
看了《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上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完全同意其观点,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免有些太难为我们这些当编辑的了。编辑收到钢笔抄写、油印、复印的稿件是常有的事。但你如何判定它是一稿一投,还是多投呢?比如,你可能认为钢笔抄写的是一稿一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多抄几份吗?你也可能以为油印、复印的是一稿多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另有用途吗?如  相似文献   

4.
我们和李乐胜相处时间不长,虽然他只是一个挂着主官军衔的电影队长,但他那一幅幅气势雄浑而又不失飘逸隽永的书法作品,却让人惊叹不已,敬佩之余就常常萌发一种冲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去探寻他成功的足迹!李乐股1972年出生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小山村里,齐鲁大地特有的文化氛围使他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年前,他怀着对军营美好的憧憬,走进了大别山区的济南军区某装甲师。那时候,由于部队许多文件材料都靠手抄,季乐胜因写得一手好字,就成了有名的“义务抄写员”。在抄材料的过程中,他不只图完成任务,而是通过抄写,反复…  相似文献   

5.
手抄本又称写本,是以手工抄写而成的图书或文稿,包括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影抄本,在版本学上与刻本或印本相对。自有文字著述以来,用手工抄写的方式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活动就始终存在。抄写既是求知自学、积累知识的基本手段,又是书籍制作和文献整理的基本工作,也是书籍传播和流通的必要方式。具体到我国的出版历史,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图书基本上都是写本,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全靠人工抄写。这一时期的出版历史属于手抄本时代。隋唐以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书籍的制作和流通逐渐摆脱了手工抄写的限制。从此以后,印本书便逐渐登…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来,中师学历、喜欢书法的陕西省洛南县人董启胜很为自己能够在北京谋得一份兼职抄写员的工作而高兴。想到阔别纸笔26年后,能再次舞文弄墨、靠笔杆子赚钱、甚至可以从此以此为生了,他一拿到书稿就没日没夜地抄起来,一个月内工工整整、一笔一画抄了104600字。按照老板开出的价格,他算了算这些工作量可以挣到6240元钱。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单笔挣这么多钱,真有点儿  相似文献   

7.
一历代的私家藏书,都以购买和抄写为其来源之大宗,对豪门富绅来说,千金散尽聚万卷本非难事,而广大的贫儒寒士,其藏书却只能更多地依赖抄写的途径了,但即使是挥金如土的有钱之家。其藏书的很大一部分仍是由抄写所得。资产实力并非影响抄本产生的唯一因素,而无抄不成楼则是中国古代藏书楼恒久和普遍的共性。印刷术发明以前,藏书都为抄本,这不言自明。那时,许多人的藏书都来源于他们自己辛勤抄写。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和正在出现的趋势出版业首先诞生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当时第一个职业抄写员开始在纸莎草纸(papyrus)或者羊皮纸上誊写。公元9世纪中叶之前,中国首先发明了木板印刷。中国在11世纪就使用了活字印刷,这是为避免抄写错误的一种改进。它比被认为是活版印刷发明者的德国人约翰尼斯·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早了400年。大多数欧洲人喜欢用活版印刷出版《圣经》和公文的标准版本。当然,有些教会、政府和大学的领导人反对活版印刷,因为他  相似文献   

9.
报上登出了张景然要出版《点校赵忠祥(岁月随想)》一书的消息。消息称赵忠祥说,该书“若真成书我可能对簿公堂”,“现在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作好自己的工作,而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己不应该用太多的时间在这件事上,而希望能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无锡广播电视报》)。一位老教授很关心这件事,他问我:“你怎么看这个事?赵忠祥为自己书里的错字对簿公堂,他怎么说呢?”我看他的疑问有道理。书里的错字多,而且不是出于盗版,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不  相似文献   

10.
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加强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把好档案信息资源入口关,对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加强文件整理归档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第一,把好文件形成关,提高文件质量。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把好五关:一是拟稿关,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的格式、笔迹材料、纸张材料等撰写文稿。二是审核关,审核文稿内容的同时,要认真审核文件的格式、笔迹材料、发文稿纸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三是签发关,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稿不予签发。四是缮印关,抄写员或打字员对未经审核和签发的文稿,一律不誊抄、不打…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这一,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发明了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步伐.其实我国也是世界上报纸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宋代就出现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报纸--《邸报》,它是由官府主办的,用来抄写政府官文、臣民奏折、皇帝诏谕的抄本.后来在不同朝代被称为邸抄、阁抄、朝报、杂报、条报等,但这些报纸不具备现代报纸新闻时效性的特征、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报纸,只是现代报纸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读了胡乔木同志的《关于提高文化修养问题的一封信》和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之后,很有感触。感触之余,似乎有几句话要说。编辑人员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整天坐班,辛勤地为别人斟字酌句,修改文稿,却很少有学习的时间。长此下去,知识会老化、退化,就是很有学问的人,在出版部门泡上几年,也会慢慢地变成不学无术的人。  相似文献   

13.
出史版话     
《现代出版》2011,(1):73-73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相似文献   

14.
高明的报业组织管理成舍我是中国报业较早引进西方科学管理制度的报人,他的报业组织管理,在当时中国新闻界堪称一绝。他工于算计,精明认真,他所办的报纸无不被他调理得精干、出众。他用人有自己的作风,不少人说他待人过苛,这主要是指他给职工的工资待遇太低,他对职工的纪律过严,不仅难得让职工休假,连迟到、请假也扣薪金,而且工作失误如错字、误稿、失实,都明令严罚。  相似文献   

15.
陈传夫 《图书馆》1993,(2):48-50
三、著作权名称与定义对于作者写作的专有权利,在不同法律传统的国家其称谓是不相同的。主要有下列名称。(1)版权(Copyfight),原注为抄录、复制的权利,这大概与早期图书的制作方式有关。古代由于印刷条件的限制,制作复本很困难。一旦作品完成,往往要雇专人抄写,这种人称为抄写员。Copy-词在今天已被赋予新的涵义。铅印、激光、照排、静电复印、临摹、照像、录音录像,都是复制的形式。(2)著作权(right in the worik)。源于1865年巴伐利亚《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作者权》法。日本将这个词译为“著作权”。清政府在制定本国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时,仿照日本使用了该名称,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类书     
《出版史料》2004,(1):128-128
日本的类书始于平安时代源顺所编的《和(倭)名类聚抄》(934年)。日本的学术和文化都受唐代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类书自然也传到日本。日本的类书源于中国殆无疑义,这一点也为日本学术界所承认。《和(倭)名类聚抄》原为10卷,后来又有人补编10卷。全书内容分为天地、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英语出版界,提到外语培训与学习理念,我们会想到李阳,因为他给外语学习注入了一种激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成功地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实在的产品与商业价值的,并不是李阳,而是另—个幕后人物——邓良平,他所创立的认真企业,以出版连续性的有声读物《疯狂英语》起家,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与前瞻性的外语出版机构之一。与众多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迹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们一样,邓良平的创业之旅也充满着艰辛与传奇色彩。在大学时,身为文学青年的他,曾担任过《北航青年》的副主编。199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只身南下深圳打工,据他说当时是他母亲杀了两条猪卖了900块钱给他,而到了深圳的时候,他身上则只剩250块钱了。刚到深圳,他也没有找到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只是在深圳大学帮一位老师抄信封,当时的报酬是抄一个8分钱,但是即使是抄信封,他也比别人勤快,他最佳的成绩是一天抄1000多个信封。在深圳时,他看到几个深圳大学学生把一些欧美流行歌曲录在磁带里,还把歌词印成小册子,叫做《至爱经典》,当时很受欢迎。受他们的启发,他在广州就做了一本名为《伤感与怀旧》的小册子和英文歌带,开始的反应不太好,因为录音太差,歌词印得很粗糙。为难之际,中山大学电子系一个叫杨小春的英文歌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园地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两年后,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又获得了世界冠军。他的经验是,“用智慧战胜对手”。人们以为他故弄玄虚。直到10年之后,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才解开了“谜”: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我国《南方日报》记者吴彩章也曾谈到,他从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第七期《如此“脏乱差”》一文,指出一些报纸上的错字、反字及画面倒贴。此类“脏乱差”,不论是作者笔误,还是校对不认真所致,总之都使读者皱眉。而另有些“脏乱差”,已不仅仅是令人皱眉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站在纽约扬基体育馆棒球场外的奈特·费恩不是体育新闻摄影师,他甚至不能算是个职业摄影师,他只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一个抄写员。但奈特爱好摄影、肯吃苦,而且观察事物的角度独特。因此赶上其他摄影记者不乐意拍的题材,比如火灾、罢工、葬礼之类,编辑就派他前往。奈特从无怨言,每次都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