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书籍自产生以来,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其材料、形态和生产方法,也就是书籍制度,有过几次巨大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三个不同阶段。而篇、卷、册作为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书籍计数单位,则从一个侧面透示了其演进的轨迹,体现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经过“土改”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两次大的制度变革后,到目前又面临着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需求压力。虽然十几年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推行的经济绩效是明显的,但作为一种土地制度却不是最佳的制度安排,正日益表现出其无法解决的新矛盾克服新问题,起来越来不适应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们必须或只能从农业土地制度改革或完善的现实中去寻找和思考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两田制”的出现及在全国影响的扩宽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本拟从“两田制”的起源、方式夏其制度绩效来分析它对我国农业土地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经济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间虽进行过几次调整,但始终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这与过去的制度短缺、制度惯性、制度错位和以后的制度创新有关。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市场经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促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书籍制度促进了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这种使得学术方面全部面貌情况改变的书籍制度和印装方式凝聚着我国历代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对于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形成、传播与交流创造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落后的生产方式,保守的政治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相继传入中国,在此基础上,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政治民主化任务的完成,仍有待于封建势力的彻底清除和国民政治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6.
鲁鱼亥豕     
<正>1.我国在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前,书籍的流传是比较困难的。人们最早把文字刻在甲骨或铸在青铜器上,这其实还不能称为书籍,而且只是掌握在少数统治者手里,广大人民是无法读到的。2.后来,人们发明了笔和墨,用来把字抄写在竹简或绢帛上。竹简用绳编连成册,绢帛剪裁成卷,这就是最早的书籍。到了东汉中叶,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皮、麻头和破布等原料造纸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书籍的传抄和流通。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制度自建立之初,就具有了不同于西方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我国大学制度从确立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制度变迁,通过对这三次制度变迁的梳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大学制度变迁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处在转型期的我国大学只有通过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建立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措施来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农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经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内在动机;而公平和效率则是衡量农地制度变迁绩效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9.
孙林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3):81-82,99
书籍艺术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及书法艺术的发展、高科技的渗入,现代书籍艺术设计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是一项专门而又是多科的学科,其营造的思想和理念是我们理解和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心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机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把人的价值管理纳入生产方式的深层运行机制中去,以人为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重点学科建设制度是我国学科建设的根本性制度,以其为代表进行系统研究,是从制度维度把握学科治理和学科建设方向的重要一环。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以35位专家学者为对象,通过对原始访谈材料的分析,探索性地对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对学科建设影响的过程机理进行挖掘。研究发现,在制度场域内,不仅仅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外在规则对学科建设产生影响,其价值追求、思想认识、人际关系和潜在行为惯例等内生规范也对学科建设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科建设的行为呈现知识、组织和规训三种层面的建设形态。与此同时,在学科建设的场域中,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影响下的行动主体会产生制度认同和压力知觉,这两种主观感受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主体的行为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四次绩效迥异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释放出巨大的政策效应。然而,按照当时综合环境所设计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综合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醉座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化对技术发明的作用与影响。作者认为,区域文化的作用使得发明主体及其成果分布呈现不平衡状态;物质与制度文化的影响使得发明成果的问世往往出现反常现象;而落后文化对发明主体的控制,大大挫伤了发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根据技术发明的客观需要,实施文化变革,促进技术发明创造模式的转变,对于促进技术发明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隐含着牺牲土地生产功能而权当保障功能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营存在着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应在切实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改变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行适当的集中合作经营,使农村土地的保障和生产双重功能同时发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今后必须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使其在振兴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进一步发挥它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遗产税法的制订与实施是一个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政府与纳税人的博弈过程。既然是制度变迁过程,就必然涉及到两个问题:产权制度变迁的生产效应和分配效应。而政府与纳税人的博弈过程的实质就是纳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与政府反纳税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关于遗产税的制度分析还应包含两个方面:遗产税这一制度安排与其制度环境的关系;遗产税的征收与现实生活中税收道德的缺乏相悖。总之,在我国,遗产税的征收是必然的,但是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1997年后,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大影响,对太原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监护制度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立法的滞后,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缺陷性和局限性正逐渐暴露出来。因此需建议参考国外监护制度的若干规定,对我国监护制度加以改革,使之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以电脑、生物工程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国外兴起,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是相对于以前的三次产业革命而言的。 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其标志是纺织机的改革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迅速变成了大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纺织、冶炼、采矿、机械加工、交通运输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年代的总和。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蒸汽时代”。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确立及电磁学的重大突破,在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又产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其标志则是电的发明和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赦免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自产生之后,发生了两大变革,即赦免制度在赦罪宥过之外有更广泛的内容;赦免的名目渐多,赦免制度这两大变革使中国古代滥施赦免,从而造成法不惩奸,吏治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