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忘却"     
站在窗边,阵阵凉风拂面,自由飘飞的黑色发丝间,随风而至的缕缕微光中,"忘却"像波心的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来。静寂的夜里,猛然间我才明白,原来生活需要纪念一种名叫"忘却"的东西。看似遥不可及的苍穹,嵌满了挑逗坚毅的水晶,它向所有的仰视者展示一种生命的高度--生活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忘却”,理解为“具有反语的含意”,①认为“为了忘却”后面,是“省掉了‘悲哀’二字,实际上是‘为了忘却悲哀而写的纪念文章’”,②有的甚至认为“悲哀,这是损害精神和体魄的一种销蚀剂”,所以“要将悲哀摆脱”,③以上这些见解,都是与鲁迅思想感情的实际相矛盾,与该文的原意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忘却的记念》后面,有这样一个思考题:“忘却”和“记念”,意思是相反的,作者把这篇文章题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我查了手头仅有的几本参考书(多是高等学校、县以上的教研室及《中学语文习题解》编写组编写的),大概有以下几种答案: 一、“忘却”和“记念”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忘不了才写“记念”,“记念”就是忘不了或怕别人忘了才写记念文章; 二、认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作者愤激的反语,“忘却”就是不忘却; 三、这个题目表现了作者对死者的同情与哀悼,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和谴责。  相似文献   

4.
告别角落     
贫穷之于我似乎是一种“剥了皮又不准流血的悲剧”。为了忘却贫穷,忘却贫穷带给我的耻辱,我曾无数次逃到无人问津的角落里舔舐自己的“伤口”。  相似文献   

5.
一、怎样理解“为了忘却”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这是反语。“为了忘却”,实际上是永不忘却。从情理上讲,鲁迅无疑是永远不会忘却这些青年的。但从文章看,“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深刻含意,不是“反语”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凡纪念,都是为了不忘却。“为了忘却的记念”,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的纪念。这是因为,纪念时所处的社会条件是在反动派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下,纪念的对象是被反动派所杀害的革命者,纪念者又是死者的长辈、战友,是一位为摧毁这黑暗的社会进行殊死战斗的坚强  相似文献   

6.
对于鲁迅的文章,不少学生反映其“晦涩难懂”。我在教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文章时,为了使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我以讨论《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二三四五”激疑导读,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最后讨论明确如下:“一”即一个标题,一个主旨。围绕标题,学生置疑如下:1、“忘却”与“记念”互为反义,在此是否矛盾?2、如何联系全文正确划分标题的短语结构层次?然后,通过自读,寻找有关“忘却”、“记念”的句子,明确“为了忘却”,正是难以忘却,写此文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即是全文主旨。因此,可谓一个标题,即是全文…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学对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标题的理解,就是一个难点。既是“忘却”,又是“记念”,使人更难把握。正确理解“忘却”,对领会文章的主题确有很大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五省(区)中语教参是这样理解的:所谓“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的重压,即不能用悲痛来“记念”死者,而应该用别样的方式:化悲痛为力量,以战斗来“记念”死者。上述看法,笔者不敢苟同。题目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一词,  相似文献   

8.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二字,大家作过不少探讨。薛绥之同志在《对鲁迅作品某些注释的异议》一文(载爱辉县教师进修校编《读点鲁迅丛刊》第三辑)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为了忘却而纪念,犹言化悲痛为力量,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样解释,简明是简明了,但也把鲁迅深邃炽烈的感情和震撼心灵的语言,理解得过于简单化了。首先我们要问:化悲痛为力量难道就需要忘却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前,也即在没有“忘却”之时,就没有化悲痛为力量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后,难道就真的“忘却”了吗?把“忘却”仅仅解释为化悲痛为力量,未必恰当。再看鲁迅原文,开头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  相似文献   

9.
[模拟题1]自我类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涸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杂义名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中学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但对文中关键性的同语“忘却”,在文中三处的含义一直未作过明确的注释,教学参考书但没有进行过中肯的分析。现就自己教学体会和参考有关资料,对“忘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略陈管见,以抛砖引玉。《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杂文中的“忘却”一词,具有丰富的内函和特殊的意义,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揭示和对篇章的组织以及表现作家的风格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搞清弄懂它在义中各处的意义。首段中的“忘却”我很同意教参中的观点,舍“反语”说,取“正语”说,“因为两…  相似文献   

11.
(模拟题1)自我类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涸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请以“我也是生活中的主角”为题,写一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对柔石等五位死难青年作家的纪念,而这纪念,用他的话说,是“为了忘却”。这个意思,径直明确地概括在文章的题目里,在文中也一再点明。一般地说,纪念是重温某种有意义的旧事,表示对这种旧事未曾忘却并期望永不忘却。是“纪念”而“为了忘却”,就很特别,也有些费解。应该看到,这正是本文题目的引人处、内容的深刻处(如果说文有文眼,“忘却”就是全文的眼);也是本文解释上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如,有人认为“忘却”是反语,有人则认为“忘却”即忘却,也有人认为从表面上看象是为了忘却,其实是决不会忘却的: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悼念回忆文章,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结合得极为完美的记叙性散文。文章感情深厚,沉郁悲愤,读来感人至深。一、标题寓情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寓意深远,发人深思。既然是“记念”,又怎说“忘却”呢?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里的“忘却”并不是真正的忘却,而只是“摆脱”、“搁置”,就要化悲通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斗争来纪念死者,“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最有价值的纪念。作者正是用曲折的语意表达了对死者的告慰,对生者的激励。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二、忆友注情课文中着重写了鲁迅与白莽的三次见面和鲁迅与柔石的交往,略及冯铿、胡也频、李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难度较大的课文。下面想就有关词语以及过去尚未提到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一、《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先生取的这个题目确实含义深刻但又费解,问题就在“记念”前面加上了“为了忘却”这个偏词。“记念”并不难解,难解的是为什么说“为了忘却”。又说“记念”,又说“为了忘却”,岂不矛盾吗?其实,这个相冲突的标题正是作者悲愤心情的深刻反映。对这个矛盾着的标题,作者并没有把困难留给读者,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作了说明。文章开头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我很想借此……,将悲哀摆脱”。“借此”两字很重要,忽视不得。“借此”就是说要借写  相似文献   

15.
在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的时候,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读这篇文章,在解题上就遇到了困难:以记念而言“为了忘却”,似乎前后相悖,该怎样理解呢?于是有不少同志兴“反语”之说,以求贯通。然而,“反语”说还是难于贯通。所谓“反语”,是正话反说,“为了忘却”便应当释为“为了永远记住,不愿忘却,不能忘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义已经包括在“记念”  相似文献   

16.
导入技能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技能。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导入技能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直接导入,一是间接导入。直接导入就是不以任何方式过渡,要求教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诱发学习兴趣。直接导入分为四种。A、指导释题这种方法常用在难理解的文章题目上,也就是解题。如: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可从题目的语言结构入手,将其结构划分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划分既点出文章的主旨,又避免了把“为了”看做是“忘却的纪念”的修饰语。学生读课文时、自然而然把停顿语气放在“为了忘却…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热情地为满堂皆是乐管齐鸣、锣鼓喧腾式的公开教学“黄袍加身”时,往往会忘却它的另一种品质:“静默”。  相似文献   

18.
怎样诠释《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课题?从一些资料来看,或以“忘却”为反语了之;或以“忘却”后边省略了“悲哀”二字作罢。虽然都不能算错,但实在不能尽如人意,因为上述的解释往往脱离了课文,缺乏依据或说服力。我以为以紧扣课文的首自然段和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来诠释课题为宜。先看看文章的开头一段。  相似文献   

19.
提起《为了忘却的记念》,人们通常都会说这是一篇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但如果“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格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那我认为,所谓“纪念”云云,还只能算是显性意义,只有由此进而探讨其隐含意义,对《为了忘却的记念》的解读才能“较为确凿”。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  相似文献   

20.
何谓“家风” 在传统社会,“家风”这个词人们常常挂在嘴边,耳熟能详,如今却是久违了,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消失多年,似乎为人们所忘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