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姣 《鸡西大学学报》2013,(12):147-148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的关注,展现了中国各地美食和中国文化。从西方修辞学中的诉诸情感的角度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希望能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饮食类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分支,街头饮食纪录片建构了“人间烟火”的美食景观,从而凸显纪录片的文化生产对现实的形塑作用。基于街头饮食正经历内涵转型的物质现实,纪录片再现和强调了街头食物的原真价值、市井空间的怀旧审美及摊贩人物的传奇叙事,以实现纪录片主创为街头饮食赋予文化合法性意义的主观意图。文章对国内外街头饮食纪录片之修辞策略与文化中介的考察与辨析,将有助于理解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媒介对日常现实的文化理想化运作。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自然景观、丰富物产、农业生产和地域文化。本文尝试将其作为视频素材,为中国农业区域地理的学习创设情境教学现场。一、《舌尖》中的生态农业资源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较快,出现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精细农业等新模式。生态农业是以人地协调为主线,强调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旨在平衡、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高中地理教学和高考知识点的考查也  相似文献   

5.
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热"顿时席卷而来.它让亿万观众从舌尖上感知中国人在生活礼仪、伦理等方面的灿烂文化,一系列平凡的美食元素悄悄地触动着人心,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我想,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可以从这场"舌尖"风暴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岁月里,美食文化也震惊了世界,震撼着我们的味蕾。酸、甜、苦、辣、咸,这是我们舌尖每天碰触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7.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所引发的诸多媒介现象中,网络世界的吐槽狂欢十分突出。这一现象与其说是大众在评价一部知名美食纪录片的续集是否合格,不如说是当前中国复杂文化语境中大众娱乐文化和公共政治文化的角力、娱乐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相互拆解,更是政治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杂糅融合、转化嬗变的表征和呈现。要解决复杂文化语境中纪录片的创作困惑,分众传播是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一部活色生香的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义一次感受到纪录片真实的魅力,也让中国纪录片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之内。其实中国纪录片早在1990年代就创造过一次辉焯,那时的媒体从业者以能从事纪录片创作为至高荣誉。又其实,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早在1922年就已诞生,这就是美国纪录片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创作的《北方的纳努克》——一部最早反映爱斯基摩人生活的人类学纪录片,被誉为世界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也是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力作。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文化与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陕西地域文化的传播要积极地利用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电视纪录片兼顾了文化性与娱乐性,因此成为了文化展示的重要方式。陕西题材的电视纪录片,顺应了文化传播的崭新潮流,不仅推介了陕西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而且深化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然而,以《大秦岭》为代表的陕西题材电视纪录片并未准确捕捉到新世纪以来纪录片美学的发展潮流。从国家、地域、个人多重的叙事视角出发,建构条理清晰的故事框架,电视纪录片才能高效地展示陕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小凡的"药都人物系列"微型小说塑造了多样的亳州民俗文化。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美味可口、别具匠心的民间美食,还有已经消逝的民间习俗,形成了杨小凡微型小说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们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水草肥美,《舌尖上的中国》更是以纪录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中国美食文化,但是在这些美景美食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雾霾、能源枯竭、物种消失、生化危机……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呼吁我们要从源头上重视对于生态系统的呵护和维持,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才可以继续看见蓝天白云。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于生态美的渗透和传播,是一线生物教师的职责所在,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12.
从前,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如今,《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备受欢迎. 面对林林总总的美食,吃货们一边垂涎于美味,一边担心自己蹭蹭上涨的体重,常常纠结于"既生美食,何生脂肪"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 但是,即便不小心吃成了胖子,我们也一定要做个有文化的胖子!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那么饮食文化该从哪个时期开始算起呢...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14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登陆央视一套晚间档。这是一部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反映特定区域历史文脉和社会人文精神的地域文化纪录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让特定地区的文化记录片呈现其独特光彩,成为这类纪录片创作者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一部优秀的地域文化纪录片必然是对地域文化特质的高度提炼和个性化展示,这需要文化符号的视听表达、解说词的内涵解读和画面的诗意渲染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5.
吃喝有道     
<正>陈晓卿,安徽灵璧人,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制片人,美食专栏作家,纪录片制作者,主要作品有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舌尖上的中国》等。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寻找美食的风尚在各地是一浪高过一浪。"美食"已成为时下热门话题。感人的亲情,浓郁的乡情,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都能包裹在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与美食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其实"诗词嵌进美食"也是自古有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我们的老祖宗开始,斗转星移,朝代更替,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食的欣赏和向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中国各地美食,引发了新一轮的"美食争霸"。根据互动百科网站统计,在五月份的网络热词中,"舌尖上的中国"一词"热度"居于首位。与此同时,纪录片的热播也催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语"舌尖上的X"。(1)"舌尖上的高考"忙得家长冒汗(edu.qq.com/a/20120604/000234)(2)网友实拍"舌尖上的北京夜市"(bj.xinhuanet.com/bjpd_tpk/2012-06/06/  相似文献   

18.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运用韦努蒂的翻译策略,旨在探究该纪录片饮食文化的翻译。结果发现,异化策略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题名、菜名、和节日习俗的英译。研究表明,对饮食文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并且体现中国不断崛起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刘潇潇 《当代学生》2012,(Z4):65-66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如纪录片中的一匹黑马,激起了无数中国人对传统食品的热情,"口水与眼泪齐飞"。"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热点聚焦】《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讲述美食的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特有的一系列美食元素,让观众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该节目在播出后好评如潮,饮食文化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随后,《舌尖上的中国》与中考结缘,在十多个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的命题材料,这体现出中考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