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特点与关系。被试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61名学生。使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城乡差异,其程度处于中间值水平。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与有势力的他人两部分表现出较强的男女差异,在机遇部分差异不明显。大学生的内控性显高于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2个控制源。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强负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控制源存在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成年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市监狱内部共80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心理控制源量表调查及防御机制问卷,后对其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未成年人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年龄、学历均无明显性差异,服刑人员与心理控制源及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而与成熟型防御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和SCL-90对10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女生信任他人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信任我方面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在信任我得分上文、理工科大学生差异极显著,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生;(3)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4)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区域被试影响人际信任的相关因素,采用由Rempel和Holmes(1986)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TrustScale),对来自甘肃和内蒙古的265名被试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均值略高于常模;性别与可依靠性、人际信任总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城乡被试在人际信任各因子以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省区因素在人际信任各因子和人际信任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并且甘肃省被试人际信任度明显高于内蒙古被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是影响其心理素质高低不可忽视的因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及其差异,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而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活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安全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能存在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淮北师范大学4个年级28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性别、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人际信任与孤感独的关系,其中孤独感的探讨主要以特质性孤独为参照。被试来自于本校的在校大学生共200名,调查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成人依恋、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三个变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维度与人际信任有统计学上明显的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也有明显的负相关。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在理解孤独感的产生时,既要考虑成人依恋的不同维度,也要考虑人际信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320名山西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在男女生、文理科、城市农村、不同年级间的差异,以及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状况及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地域的差异性;在积极情感和人际信任上存在年级的差异性;不论是在主观幸福感还是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结果表明:(1)在性别上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特别是在陌生人方面差异更为显著。(2)在年级上,一至三年级人际信任水平随年级而升高,三、四年级基本平衡,虽然四年级的人际信任得分比三年级有所下降,但差异并不显著。(3)在专业上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表现出文科与体育、艺术与理科、艺术与体育上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其人际关系提供依据.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贵州省55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组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及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对特殊信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灵活性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对普遍信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存在关联,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可提高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路娟  刘永  朱忠荍 《文教资料》2014,(22):125-127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QTR)对5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5);人际信任与父亲情感温暖(FF1、MF1)呈显著正相关(p<.01)、与父亲的过度保护(FF6)、母亲的过度干涉和保护(MF2)呈显著负相关(p<.05),与其他维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吉安亚 《考试周刊》2014,(74):165-166
作者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水平的现状及关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具体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41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孤独感进行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低于理论值,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处于中等孤独水平,不同年级存在差异;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少;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低,孤独感越强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人际信任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为工具,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及人际信任的特征及二者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及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安全感问卷》,以311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安全感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安全感的情况良好,虚拟人际关系的情况良好。(2)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安全感之间部分维度存在相关。(3)大学生样本网络安全感的风险预感、情绪体验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以及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4)在年级变量上,大学生样本在网络安全感中的不确定感有极显著差异;在网络安全感中的情绪体验和网络人际信任中的友伴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6周的"心理素质养成与训练"团体心理辅导.采用ITS人际信任量表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后三个月对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得分较高;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总分及各分因子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宁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某高校26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以及心理控制源对学习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好,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最高;担任学校工作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比不担任学校工作的适应性水平高;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内控性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以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某高校26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以及心理控制源对学习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好,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最高;担任学校工作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比不担任学校工作的适应性水平高;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内控性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以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