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写稿的日子,屡写屡不中,弹弹虚发,报上没名,有人称我“常败将军”。我当时认为新闻这口“井”不好“挖”,难出“水”。正当我准备心血付之东流,草草收兵时,一名新闻干部告诉我:“当你没挖出‘水’时,最好再坚持一下,不要轻易地舍弃。也许这时你正站在成功的门槛外。”我像被点燃的蜡烛一样燃烧起来。我发誓:挖“井”见“水流”。  相似文献   

2.
游睿 《新闻世界》2007,(6):25-25
张三和李四是校友,毕业以来很少见面。这天张三见到了李四,兴奋地走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两人一见面,好一阵寒暄。张三把李四的情况问了个清清楚楚,李  相似文献   

3.
《既折“莲蓬”又挖“藕”》是一篇值得一读的针砭时弊的新闻小言论,发表于1987年8月28日江苏《新华日报》的“细流集”小言论专栏上。文章的立论涉及整顿市场秩序的迫切性社会问题,率先提出了一个既要打击“倒爷”,更要挖出并严惩其后台的精警重要而又切中要害的论点。全文立论犀利清新,说理机智形象,既富有战斗力,又具有吸引力。请先读全文: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察传》中有这么一则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一户姓丁的家里无井,需要经常派一个人外出取水,后来他家打了一口井,这个人就省下来了。丁氏因此对别人讲,‘我家穿了一眼井,得了一个人。’听这话的人却传成‘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消息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君感到奇怪,特地派人查问,才知道原来是省出一个劳力,而不是挖出一个人来。社会发展到今天,‘穿井得人’的传说大概是不攻自破的。但轻信和传播类似传言的现象在  相似文献   

5.
有些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去年8月间,中宣部在哈尔滨召开了省报总编辑座谈会。在7天的会议中,我都坐在一个自我固定的位置上。我观察了一下,与会的几十名同志,几乎都“各就各位”,很少变换。奇怪的是,9月间在辽宁省兴城召开的东北三省报纸协作会上,这种现象又一次出现了。我问一位同志:“你怎么总坐在这个地方呢?”他反问我:“你为什么也老坐在那个地方?”彼此莞尔一笑。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如果“挖”一下思想,好象有个习惯问题。上午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了,下午觉得  相似文献   

6.
有些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去年8月间,中宣部在哈尔滨召开了省报总编辑座谈会。在7天的会议中,我都坐在一个自我固定的位置上。我观察了一下,与会的几十名同志,几乎都“各就各位”,很少变换。奇怪的是,9月间在辽宁省兴城召开的东北三省报纸协作会上,这种现象又一次出现了。我问一位同志:“你怎么总坐在这个地方呢?”他反问我:“你为什么也老坐在那个地方?”彼此莞尔一笑。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如果“挖”一下思想,好象有个习惯问题。上午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了,下午觉得  相似文献   

7.
许多社长和主编为了打破这种潜规则,形成了不满、解聘、高薪挖人,再不满、再解聘、再高薪挖人的恶性循环。期刊界有一个奇特现象:杂志社的社长、总编,甚至编辑、记者一般比较稳定,而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等市场人员却非常不稳定,几个月不联系便换了人,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这条路。2001年5月的一天,我还在连队当副指导员。突然接到团政治处主任的电话。让我到团部去一下。原来,前卫报社的一位编辑来团里采访。因我平时偶尔发表几个“豆腐块”,故给我个机会当面向编辑请教。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刚采写的两篇稿子送去.不成想编辑看后说了旬:“你如搞新闻,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9.
8月4日在齐齐哈尔市某施工现场,发生一起日本侵华部队遗弃的芥子气泄漏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对这一事件齐齐哈尔市档案局迅速反应,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齐全完整地收集这一事件形成的全部档案资料。8月4日,齐齐哈尔市兴计开发公司一台挖掘机在北疆花园小区施工时,从地下挖出5个金属罐,除2个已破损外,其中1个被当场挖破,罐内油状物喷射到挖掘机  相似文献   

10.
民工张三     
张三,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倒不是他多出名,而是他历来是被引用和取笑的对象。张三、李四、王五、任六,这颇有喜剧色彩的名字,真实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其中,就有民工张三。  相似文献   

11.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感觉适应性的束缚,永远保持新鲜感、惊奇感呢? 上篇提到过的那几个抱怨本厂无新闻的工人通讯员,接受我的建议,成立了一个业余采访小组,互相交换一下,到对方单位去采访。后来有人写信告诉我,到一个新环境采访,好象眼睛嘴巴不够用了,处处感到新闻,挖出不少新闻。后来再回到自己厂子里,好像感觉也变了——仿佛出了趟远门,回到家觉得啥都新鲜、亲切,可写的东西也多了。他们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感觉的另一个规律——对比规律——在暗中做了手脚,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武勇 《青年记者》2002,(11):49-50
近几年,女性职务犯罪有上升趋势,怎样从这些女犯身上采访到女性因性别差异而犯罪的特殊性,挖出其犯罪根源以警示社会,这是摆在政法记者面前的一个不小的课题,也是应掌握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3.
换个活法     
韩美林 《出版参考》2005,(17):30-31
人家都说我像个孩子,因为有时说话没深没浅、没上没下,跳跃式的思维刚刚说到张三,突然来了李四,像半路杀出的那个程咬金.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一桩社会新闻摆上了笔者的案头:本市某县一位村民挖地时偶然发现一特大老鼠洞,里面竟然挖出粮食三十多公斤……硕鼠之害,如此之烈,实属耸人听闻。按说这篇消息是可以见报的。然而不知怎么,我越看越觉得这篇消息有些眼熟,好象在哪里看过。蓦的,我的脑海中一亮:不错,1993年,大概也是在这么个时候,我们报纸上曾经登过一条类似的消息!我很快找来了1993年的合订本,果然找出了那条消息。我把两篇消息放在一起一比较,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两篇消息竟然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且,两篇消息当中除了地名人名以及挖出粮食的数目稍有不同外,其他地方竟然完全一样!去年发现了一个,今年又发现了一个,事情真的会如此巧合吗?我初步认定这篇消息有问题。鉴于这位作者是我们报社的老通讯员,时常来稿,我马上向群工部反映了这一情况,请他们帮助查实一下。结果不出所料,这篇稿子确实是作者编造出来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不仅是无产阶级新闻党性原则的要求,就连西方的新闻学家也有类似的表述。美  相似文献   

15.
常华 《记者摇篮》2004,(8):12-12
深度报道的深度,不仅是通过层层说理、立论、驳论实现,而是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说理,通过一个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表现深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的采访作风要深入,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挖出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笔者1994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工作,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17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到一个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在业内小有影响的高级记者,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这其中既有挖出独家新闻的喜悦,也有采访失败的苦恼。  相似文献   

17.
追求可读性     
"贯彻一号文件回望"是典型的工作性报道。按照常规的写法,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走访一下,选几组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一下,写个长篇综述"理论"一下就可以交差了。但这样报道效果如何?这样的报道群众是否满意?还得打一个大问号。  相似文献   

18.
王岭  杨慧明  郎凯 《新闻三昧》2003,(11):14-15
阴影乍现2003年8月4日,(也就是“8·4”芥子气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1点,我们就得到消息说有几个民工施工时从地下挖出几个金属桶,因被桶内物质泄漏而中毒住院了。出于新闻敏感性,我们感觉到,这将是一条特大新闻。记得有人说过:“灾难是记者的节日。”但我们却没有因此窃喜,反而有一丝忧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札记叫《反义动词》(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语文杂记》),其中谈到:“口语里只一个词,借进借出都叫‘借’,古汉语里‘借’和‘贷’都是既可以进,也可以出。”一般动词动作主体与动作对象都比较明确,比如“张三打李四一巴掌”,“李四给张三10元钱”、“张三喝李四一顿酒”,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借”这个词很怪,单说“张三借李四10元钱”,听的人不知道是张三欠李四,还是李四欠张三,弄不明白。非得说“张三借给李四10元钱”,“李四从张三那儿借了10元钱”才能明白。其实,除了吕叔湘先生说的“借”之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几个这类词,比如“租”“赊”。“张三租李四房  相似文献   

20.
省报驻市州记者站记者,应邀参加各种会议多,"泡"会议成为记者的一种负担。不参加不好,参加了又往往写不出好稿,甚是为难。在多年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学会挖掘会议新闻,是驻站记者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应该肯定,会议里头有新闻。会议往往汇合了某一方面的专家,集中了某一方面的专题,还有各类报告、材料和各方面人士的讨论、座谈、这些都为记者掌握、了解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许多经验丰富的记者,从会议素材中挖出了不少的好新闻。历年来全国好新闻评比,就有不少的新闻是记者从会议中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