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电视栏目剧制播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现代传播》2006,(6):162-164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栏目剧在国内悄然走红后并渐成燎原之势。许多电视台都把电视栏目剧作为拯救收视率的法宝、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电视栏目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移植,一般都能很快本土化和大众化。因此栏目剧就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也就是说,电视栏目剧是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可资借鉴的、低成本的、不受地域限制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2.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省级地方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州夜话》,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等,在出现一段时间后,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而被不少电视台当做“拯救”收视率的法宝和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目前,电视栏目剧这一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3.
中广协会电视学研委会和浙江广电集团于5月11日在杭州共同举办“全国电视栏目剧研讨会”。来自中广协会、中央电视台、全国30多家省市电视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2005年以来,电视栏目剧走俏全国电视荧屏,占据的收视率、收视份额呈集体式上升趋势,不少栏目剧甚至超过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广电集团的《杭州佬》、南京电视台的《真实的故事》、湖北经视《经视故事会》、湖南经视的《全家老小向前冲》、重庆卫视《雾都夜话》等,都以选题的贴近性、语言的平民性、百姓的参与性、表达的戏剧性等特性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业绩。尤其是重庆卫视《雾都夜话》十年占据该频道收视第一位,湖南经视《故事会》的平均收视率稳定在7个点左右,最高时达到10个点,这是当今许多电视剧都难以到达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杨魏巍  任苗 《新闻知识》2007,(10):68-69
从2006年起,栏目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屏幕上,它以写实性的风格、浓郁的本土风味、亲民化的剧情很快在收视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少栏目剧甚至超过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各家电视台也渐渐从电视剧的争夺战场转移到了栏目剧的逐鹿之争中,  相似文献   

5.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省级地方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州夜话>,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等,在出现一段时间后,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而被不少电视台当做"拯救"收视率的法宝和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目前,电视栏目剧这一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本文试图对这种节目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在解读电视栏目剧形态特征的同时,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剖析这一新兴的电视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栏目剧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积极性等优点,而广受观众的喜爱,使栏目剧收视率不断提高,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电视栏目剧的制作要点。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一档融合了东北二人转、喜剧小品、电视剧的全新娱乐栏目剧——《本山快乐营》进入观众视线。三年时间精心策划,集结国内顶尖电视精英组成制作团队,黑龙江电视台与本山传媒联合打造的这档以《乡村爱情》为故事背景的融戏剧、小品、二人转、观众互动为一体的娱乐栏目剧自播出之日起,收视率便一路上扬,短时间内雄踞龙江卫视收视榜首。  相似文献   

8.
郭庆 《视听界》2008,(1):82-84
在这个流行模仿外国电视文化的时代,2004年重庆电视台马及人创立的电视栏目剧成为真正“中国化”的节目形态。随后,电视栏目剧的“井喷现象”向电视剧挑战,争抢了观众,但电视栏目剧的泛滥成灾令这种节目形态的艺术性、思想性及技术标准降到了“视觉虐待”的地步。就在栏目剧的发展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9.
钱斌  王磊 《视听界》2008,(2):53-55
电视栏目剧的出现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电视栏目剧是对电影、戏剧、电视剧、小小说、方言评书、谈话类节目、互动参与性节目特点的综合。它既不是电视剧,也不是情景剧,是电视与栏目的一种嫁接。强调故事性、情节、悬念,在顾及受众视觉快感的同时更重视挖掘其社会价值,电视栏目剧以其情节性很强的叙事结构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得到娱乐消费,也传递了节目的意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电视界栏目剧兴起。四处开花的栏目剧和它节节攀高的收视率,给电视人带来了创作的亢奋,市面上对栏目剧的各种解读也纷纷出笼。热潮下确实需要冷静的思考。中国电视有太多从一鸣惊人到泛滥成灾的先  相似文献   

11.
刘琳  杜山 《今传媒》2010,18(9):75-76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化色彩的电视形态,是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等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地方电视台要办好栏目剧,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本土化,精心组织人才,培养本土编剧演员,注重节目质量精良。  相似文献   

12.
电视栏目剧从无到有,从诞生走向成熟,电视栏目剧正在实践的道路上摸索着一条自己的繁荣发展之路。栏目剧有着怎样的优势能使它在短短的几年里创下了收视率迅速攀升,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节目形式的好成绩。而在发展的道路中它又存在着哪些弊端阻碍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良性发展。那么,为电视栏目剧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自1994年开播以来,开国内方言栏目剧的先河,曾经创下收视率名列前茅的辉煌,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如雨后春笋般的方言栏目剧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荧屏。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方言栏目剧却逐渐陷入低谷。本文以《雾都夜话》为例,分析探讨方言栏目剧成功的原因、发展的困境以及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麦 《新闻世界》2010,(8):139-140
很多受众认为方言电视栏目剧是低俗节目的代名词,成为这一类栏目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脱掉低俗的帽子,承担起应有的媒体责任,获得好的收视率?本文通过对湖北经视《经视故事会》的个案研究,分析方言电视栏目剧怎样才能突破现实的瓶颈,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发展态势,专家、业界都用了一个词:井喷。2007年,遍地开花的栏目剧印证了这一点。但是经历一番喧哗与骚动之后,栏目剧已今非昔比,其优势诸如低投入高产出、以小博大的收视率奇迹等等,今天已经有些底气不足。2007年底在济南举行的栏目剧评奖研讨会上出现更多的词是“天花板危机”、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安东 《今传媒》2015,(1):115-117
普法栏目剧作为近几年电视荧屏上炙手可热的一种节目类型,吸引了法律专业人士和大量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以中央十二台《普法栏目剧》为代表的法制栏目剧在公众的普遍称誉中收视率不断刷新,不仅在电视业界开辟了一种新的成功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普法的效果。然而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普法栏目剧由于没有学理上的指导与支撑,其普法效果究竟如何鲜有人知。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释析以及对典型节目的文本分析,客观的呈现普法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开始,当电视栏目剧以一种主流的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各家电视台便逐渐从电视剧的争夺中抽身而出,开始了栏目剧的比拼。这些选自本土题材、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方式上大多使用方言,并大量启用非专业演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6,(6):F0003-F0003
江苏影视频道——覆盖全省的影视专业特色频道。拥有四大剧场、二大影院和一个自办栏目剧,每天20小时强力放送,以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剧为主打,化访谈、影视专题等节目为辅,大型娱乐活动为补充的节目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洋 《新闻爱好者》2010,(12):120-121
电视栏目剧是前些年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势。在很短的时间内栏目剧便以其自身优势很快被电视观众所接受,并且收视率也以很高的速度向上攀登。然而这两年栏目剧向上的势头却有所减缓甚至下滑,让栏目剧"引以为豪"的传统优势——接近性、平民化、低成本、时效强也逐渐失去其往日的效果,在这种新型节目形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影视剧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分在剧作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本文从栏目剧在文学艺术上的缺失作为出发点,以期研究栏目剧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开播于2005年2月9日的方言栏目剧《经视故事会》是湖北经视的一档名牌栏目,也是湖北地区首个以方言对白为主的电视栏目剧。它走的是一条平民化的道路,既有电视剧的表现形式、又注重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