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2.
秦勇 《记者摇篮》2004,(11):62-62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报道的对象都是一定时期内具有实践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如何在电视报道中把握和处理好典型人物报道.真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结合自己的采访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4.
典型报道是“就很有新闻价值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单位所作的很重分量和很大力量的报道”。”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分解出,典型人物报道就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引导舆论、宣传先进、鼓舞人心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从以身殉职的任长霞,到德艺双馨的常香玉、  相似文献   

5.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题材,而典型人物大都被描写成“高大全”式人物的写法。在讲究个性化的今天,典型人物如何不被写成千人一面已成为新闻记者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人物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曾经的辉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世纪60-90年代推出的很多典型,如黄继光、张海迪、孔繁森等,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20世纪末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典型人物报道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数量逐步萎缩,作用逐步弱化,公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多持怀疑心理,典型人物报道逐步从人们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究其原因.与我们的典型人物报道中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固定的报道模式和新闻工作者以偏概全的主观倾向等不无关系。很多典型人物报道片面夸大、拨高典型人物,将其“神化”,出现了面目雷同、虚假、与读者不贴近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治新闻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几种常见病症。把好脉,开好方,处理好报道中“跳出来”与“沉下去”的关系,是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之一。 “贫血症”的对策——跳出材料,沉入现场 材料堆砌是“贫血症”的症状。典型人物报道必须跳出已有材料堆,沉入现场采访,掌握第一手内容。  相似文献   

8.
郭峰 《新闻世界》2014,(6):14-15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董凤龙  陈辰 《新闻前哨》2022,(21):12-13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主旋律报道的重要内容。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全媒体报道手段,提升典型人物影响力,是各媒体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极目新闻“溶溶妈妈传声天使”系列报道为例,探析典型人物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郭强 《新闻传播》2009,(6):28-28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宣传报道方式在发生转变,典型人物报道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种原因,典型人物报道中出现了“人情味”缺失的现象。为了表现典型人物的与众不同并树立典型人物高大光辉的形象,追赶潮流“编”典型、移花接木“凑”典型、杀鸡取卵“挖”典型、依靠政策“喂”典型,把典型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高大全”,把典型塑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这样的典型报道是把“三棱刀”,对新闻媒体、广大受众和典型人物都是有自‘害而无一利的。  相似文献   

12.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林晨 《视听纵横》2006,(5):115-116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采访好典型人物,完成出色的报道,尽可能地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是一个记者的毕生追求。本文试以采访典型人物中的点滴体会求教行家、同仁。一、不能用“高大”苛求典型谈到典型人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刘胡兰的“英勇无畏”、董存瑞的“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14.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对典型人物报道的细节把握,于细微处见精神,可说是一个作品得以生动感人,得以升华主题的一把金钥匙。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话用在典型人物的拍摄报道上,一点也不为过。一个典型人物是通过一连串典型的细节来组成它的形象生命的。荣获全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抢救村支书》,就是我们以电视传媒手段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是时代的风向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典型报道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人民军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特殊群体.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军队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的价值取向和阅读需求日益多元.无论是报人还是读者.越来越感到.典型报道的社会影响力不如过去大.典型在人们心中滞留的时间没有过去长。是典型报道失去价值了吗?显然不是.那些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仍然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媒体上报道的“时代先锋”和“道德模范”.很多都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余子瑛 《今传媒》2011,(4):40-43
相比于西方,典型人物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报道形式,本文立足典型人物报道策划,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两个方面探讨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式。本文以2010年11月6日前主流媒体对房玫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为例,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典型人物报道,用历史的、扬弃的和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另外,文章还从策划和组织新闻传播的角度,考察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问题。最终得出媒体同仁应从新闻策划的视角,立足新闻本位,打造媒体品牌,采取媒体联动式报道合力推动典型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7.
廖声武 《新闻前哨》2012,(12):22-22
三峡日报一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之所以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应该说与传播实践上对“自己人效应”、“马太效应”、“模仿效应”正向功能的重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报道领域.要想把人写活,需要记者有较高深的思想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纵深感。  相似文献   

19.
负面人物报道不宜"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当前各大媒体,负面人物几乎已成为仅次于娱乐、体育明星的第二大报道对象。然而面对当前负面人物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种种怪异、妖魔化的形象,我们不禁要问:“负面人物是否因其身上的缺陷,就要成为各大媒体随意揉捏和打扮的泥人?”“负面人物新闻报道到底有没有章法可循?”“他与典型人物报道的差异和不同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人物是相对典型人物而言的。所谓典型人物,指的是那些表现非常突出的人物。而非典型人物,往往不怎么起眼。但不管是典型人物还是非典型人物,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就非典型人物而言,只要抓住了其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可以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来。这些年,笔者有意在非典型人物报道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屡有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