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哲元与冀察政务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 ,首先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人事进行调整 ,在以后的对日交涉中虽有一些妥协和让步 ,但抗日御侮、维护统一仍是其政治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冀察政务委员会是一个名义上隶属南京中央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特务汉奸对其又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的特殊性质的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也并没有缓和中日矛盾,因而得出结论:冀察政委会没给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笔者以为,此论有失偏颇,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作用应有全面、中肯的评价。本文拟就冀察政委会的成立,及其对日态度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试作评析。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我东北三省,在拼凑了伪满州国后,又把其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先后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挑起冲突,意在寻找侵略借口。1935年5月,天津日租界的两汉奸记者被暗杀,日华北  相似文献   

3.
<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旨在灭亡中国的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相继侵占了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四省全境,以及蒙古地区的部分国土。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又把魔爪伸向上海,发动了“淞沪战争”。与此同时,又于1932年3月1日,一手策划了由张景惠等旧军阀组成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并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清朝废帝溥仪于3月9日就任“执政”,年号“大同”。两年之后,即1934年3月1日,溥仪则就任“满洲国”的皇帝,改年号“康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华北事变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说明华北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后果,从中进一步了解在“七七”事变前,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5.
冀、察"省主席",都是蒋介石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他利用此诱饵,从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分化出了一大帮重要人物,他利用这些人物去攻打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又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后来,不听冯玉祥等的忠告,悍然发动内战,终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6.
<正>四、冀东伪政权的出笼,“自治运动”的丑剧愈演愈烈土肥原贤二等逼取“华北自治”在11月21日以后,更见猛烈。综其逼取的策略,可分以下四种:(一)缩小五省范围,专注冀察两省。(二)阻止南京大员北上,孤立宋哲元。(三)收买流氓,纷作“自治”请愿。(四)屯集天津驻军各地队伍,增加压力。第一种工作,自以宋哲元、商震为对象,故11月20日,土肥原贤二追至天津,再促宋哲元单独宣布  相似文献   

7.
对于日军暴行的研究,早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开始,如郭沫若于1938年4月2日发表的《日寇的残酷心理之解剖》,杜呈祥于1939年所著的《日寇暴行论》(专著),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明确揭露日军暴行的帝国主义实质,指出日军暴行与日本政府发动帝国主义战争战略目标的直接联系。本文想就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日本华北驻屯军(以下简称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原名清国驻屯军,1912年改名为中国驻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把驻屯军扩大改编为华北派遣军,从而取消了驻屯军的番号。驻屯军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华北的主要工具。早在“七七”事变前,驻屯军即以天津日租界为大本营,阴谋制造了一系例暴乱、走私事件。1937年,驻屯军又精心策划发动了泸沟桥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深重的灾难。本文拟就华北驻屯军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编制等情况作一简述。一华北驻屯军的由来 1900年,英、法、俄、日、美、德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华北的猖撅走私,是它侵华政策的产物和侵占华北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华北。同时积极实现对华北的侵占,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动用武力、玩弄骗术,培植和策动第五纵队进行分裂、颠覆、暴动以及大搞“独立”、“自治”等丑剧的同时指使大批日鲜浪人在华北进行猖撅的走私活动,妄图扰乱中国金融、动摇中国财政、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破坏中国海关行政统一,配合其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活动来实现对华北的侵占。  相似文献   

10.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深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暴戾本质,剖析抗日战争爆发的经济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的华北平原东部,濒临渤海湾,北宁和津浦铁路在此交汇,是华北联结东北和华东的咽喉要道,同时也是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正是这种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从国际到国内被认同了近五十年。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越来越成为不被支持的观点,2008年9月18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征集的两份来自日本的史料更成为驳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起点论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处理“一·二八”事变的基本出发点是首先实现中日停战,然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为此,国民政府在军事、政治与外交方面多管齐下。显见,此时国民政府对日政策与“九·一八”事变时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既折射出中日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也说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了微妙调整。然而,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核心仍是基于依赖国际调停的方式来解决中日争端,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1993年暑期干部会上,我校提出下世纪初的一个总奋斗目标:到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从现在起到2000年,是实现我校总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九五”规划的实施,将使我校在教育质量、学术成就、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朝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前进一大步。为了实现“九五”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  相似文献   

15.
封建专制时代,君主主宰一切,“联即国家”。因之,一些君主的短命或长寿,或死非其时,对王朝的命运和前途,不无发生重大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皇帝秦始皇,即是其中一例。秦始皇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第五次出巡途中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他在病危之际,曾令随从中东府令赵高致书在上郡(今陕西榆林县)监军的长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即让扶苏速到咸阳安排其后事,但赵高阳奉阴违,把书信暗中压下,一俟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处理“一&#183;二八”事变的基本出发点是首先实现中日停战,然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为此,国民政府在军事、政治与外交方面多管齐下。显见,此时国民政府对日政策与“九&#183;一八”事变时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既折射出中日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也说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了微妙调整。然而,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核心仍是基于依赖国际调停的方式来解决中日争端,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日战争的基本含义以及对“八年抗战”的称谓等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只要正确认识了从“九一八”到“七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它诸多问题,就会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 ,新桂系深感民族危机严重 ,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反应极为强烈 ,不顾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高压 ,发表了许多抗日言论 ,清醒地看到了国家民族所处的危机 ,极力主张对日作战 ;在国民党集团内部率先打出了“抗日救国”的旗帜 ;并以抗日为己任 ,提出了“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保证期间起算受若干因素的影响,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的,保证期间应自债权人就主债务人的财产执行终结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人无先诉抗辩权的,保证期间应自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开始计算。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行使保证债务请求权的方式应受到限制,以克服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发生竞舍的理论冲突。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2 7页《“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3 7年 7月 7日夜间 ,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 ,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 ,193 7年 7月 7日只是抗日战争的纪念日 ,其实 ,战斗的第一枪是 7月 8日早晨打响的。193 7年 7月 ,日本军阀认为全面侵略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决定在卢沟桥挑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