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继艳 《新疆教育》2012,(14):129-129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凭借声音、形象、色彩等信息引起注意。以特有的声像同步、动画演示等特点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主地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看法。1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氛围会感染学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还能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例如在《赶海》一课的教学中,可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出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伴着“哗哗”的海浪声,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还哼着《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被金色的海滩吸引了,以至音乐停了,学生还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激发,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验”,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兴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有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2运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2.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枯为趣 1.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使以往依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于计算机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性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且同时作用于学生各个感官的教学信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要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机遇,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小学阶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正规系统的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往往会感觉学习很难很累,会对学习兴趣不高,造成语文教学效果整体不高。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像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新课程实施以后,小学的语文教学更注重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不惜用大量的油墨,创设一系列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而这些资源的利用,更离不开教学媒体的参与,如实物投影、课件展示等.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既展示了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散文、诗歌、小说、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创设意境,合理运用电影视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扩大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实现学生的能力迁移。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在于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的"教"与学习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在于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师的“教”与学习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创设发展学生思维的情境,三是构建动感的教学课堂,四是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五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六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创造性、时空性、大容量性,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崭新领域,使学生在这个领域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各个学科教学都开始与多媒体相互融合,以构建更加符合新时期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学科素养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科学整合,充分体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原则,对教学整合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情感体验的特殊性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把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智障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促进智障学生进行思维联想。情境创设运用得好,能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创设情境,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情境教学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增强理解力和提高记忆力,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夸大,应有效地把传统的教师劳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姚丽 《考试周刊》2014,(82):43-43
<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禁锢在课堂中。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变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工具性的语文学科,现代电教媒体的使用无疑是语文学习方式的新探索,它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各种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实践,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展示有关的教学内容,探索学生讨论的途径,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经是言必称多媒体,尤其是在很多语文优质课、公开课上,教师如果不运用多媒体,想要获得评委们的青睐几乎是不可能的。似乎离开了多媒体,语文教学便不再成其为现代教学。到现在,多媒体这个曾经的宠儿却被一些人大肆批斗,越来越多地淡出优质课、公开课,评委们似乎又开始对传统的粉笔和黑板重新产生了热情。这两种极端的变化,背后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二十一世纪推进语文教学现代化所必须充分利用的、十分重要的教学辅助模式。《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引入,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过多地借用图形、视频图像、音乐等媒体和材料,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即采用准确、巧妙及实用原则,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体教育模式下语文整合教学的多媒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教学多媒体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百家争鸣,褒贬不一。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突出人的自主意识,我们只有合理选择并应用好电教媒体,体现出主体教育的原则,突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正逐渐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实际运用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特点,恰当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