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学生以学为主是不容置疑的道理.高校学生以学为主行为的实现,有赖于"尚学""躬学""善学"品质的养成.但这种品质在当前的校园大学生中却明显欠缺.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高校的重视,又有赖于学生个体主观认识的转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高校学生"尚学""躬学""善学"品质养成问题应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为此,文章从"尚学""躬学""善学"是高校学生习得知识必备的品行素质;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有悖于"尚学""躬学""善学"品质的问题;高校学生"尚学""躬学""善学"品质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对这一论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词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原有词的基础之上,即词语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我们从词源的角度探究其隐含的构词理据会很容易将"谈""讲""论"和"说"区别开来.这四个词语之间的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也是他们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批"重在发现问题,"改"是解决问题,"评"是取长补短提高能力."批""改""评"这三个环节是作文教学训练体系中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抓好作文的"批""改""评"对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中下生",而每一位教师对于"中下生"都有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处理方法.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有四种方法,把它们总结起来分别是"吹""拉""谈""唱".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班级是否有凝聚力,是否团结进取,是否积极向上,与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能做到"四立""四勤""四心""四戒"就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题"公司的类型"时,不少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连带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等概念.为此,笔者拟从法律的角度,结合相关案例,谈谈应如何对上述概念进行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连动句"而""以""则"使用情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句有使用连词和不使用连词两种情况,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中连词"而""以""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从分布到句法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而""以""则"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古音"东""冬""侵"三部的当分还是当合,历来观点不一。文章从地域和时间的角度对《诗经》《楚辞》以及汉赋的韵脚字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谐声偏旁,从而得出"东""冬""侵"分三部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疑问代词使用十分丰富."何"及"何"字结构的用法及分布;"谁""孰"在使用频率、指称义、功能组合、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异同,战国时期某些方言中"谁""孰"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使用频率、语篇分布、意义差别、来源与发展等角度对表示来源的"来自""来于""来自于"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于"是当代汉语受英语影响而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的欧化形式,与"来自""来于"相比在表义与功能上没有独特价值,是应该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对"いろいろ""さまざま""しゆじゆ"近义词在词性上、词义上、文体上等相同、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晚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八种口语化程度比较高的文献,对"他人""旁人""别人"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并结合它们在上古、中古时期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考察了它们在近代汉语初期的替换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无效、低效、负效"四效"并存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教学质量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效度.为了彻底避免无效教学,努力革除低效教学,在诉求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追求高效教学为引领.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区初步构建了初中语文"二力""三感""四读"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区域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班,有一件事让我十分头痛.这就是关于"老杜""小杜"和"阿杜"的区别,那可不是唐朝诗人杜甫和杜牧的区别,而是我和同学杜奕侃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倪瓒一生虽无关于画学的理论专著问世,但偶见于其诗文、画跋中那只言片语"逸"的言说,加之萧疏简淡、独创性灵的"高逸"画风,却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风范.文章梳理倪瓒绘画中"逸气""逸笔""逸格"之间的关系脉络,蠡测其"逸"诸因素之间的内蕴关联.  相似文献   

17.
"言""意"共生,"言"为根本,是主体;"意"为手段,而非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文本意境,在"言""意"共舞下,漫步课堂,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伦理道德近代化.他无情鞭挞封建"公德""私德"之弊端,深刻揭露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从学理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内涵,强调在养成良好"私德"基础上,重构以近代"公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有利于塑造近代理想人格,对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難""儺"辨     
古人在遇到瘟疫等疾病时,总认为有疫鬼在作怪,便举行儺祭,驱赶疫鬼.于是"儺"成为中国古老的驱逐疫鬼、祈求平安的仪式.儺如何成为这种文化事象的代名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汉字的表意特征及儺祭的一些内容,着重考察了"難""儺"的关系,及"儺"字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体现于地理教学的"真""善""美",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地理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