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板块式教学"20世纪60年代,由于海洋地质和海底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出现了海底扩张、地壳消减的概念,法国科学家勒皮雄、美国科学家摩根和英国科学家麦肯齐在60年代晚期共同提出了板块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6,(4):139-143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首先,详细界定了"杰出科学家"及"科学家行政任职"的概念:"杰出科学家"系指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并获得重大科学荣誉和同行认可的科学家。"科学家行政任职"系指科学家在其所研究的专业领域内有了一定学术地位以后,开始承担各种非科研职务,成为各种管理者、咨询者、决策者甚至是国家官员的现象。进而,明确区分了杰出科学家的任职类型。最后,系统概述了中外杰出科学家的行政任职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合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写道:"白炽灯照亮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更明亮更长寿更环保从掌握火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寻找和黑夜做斗争的方式。继油灯、白炽灯、荧光灯等技术之后,人类在20世纪发现了"电致发光"现象,从而诞生了新的光源——LED,一种发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4.
李斌 《语文新圃》2007,(3):23-24
"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近日被科学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国科学家完成"最后封顶"工作--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曹怀东以一篇长达300多页的论文,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高尔顿最先开始对"天才"人物的研究,揭开了研究杰出人才、超常儿童的序幕。高尔顿对近千名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家谱、个人成长史等资料进行了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向科学进军"的系列科技攻关行动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科学家精神。这一精神以爱国为核心信念,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构成,以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奋斗、协同、育人为实践和方法论原则,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六个方面的有机集合体。继承和弘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激励科学家接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来成为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这其中也有我国科学家的参与.人类基因线计划是对人体的30亿对核苷酸全序列进行作图、基因定位并对主要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星云 《少年科学》2007,(Z1):141-145
在充满了神秘的恐龙"墓地"里,科学家让远古时代的化石"开口",许多遥远的故事将向21世纪的人们徐徐道来。许多悬念将一点一点解开。  相似文献   

9.
怎样既廉价又方便地获得电能,是19世纪科学家们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的课题.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成功地实现了"电生磁"的实验之后,不少科学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由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磁针之所以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来自电荷流动的电力.  相似文献   

10.
许多多 《小学时代》2015,(Z1):16-17
考考你: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谁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小学时代·奥妙》的微信可重点推送过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哦!(什么?没看到?快快关注微信号xxsdam。)想到了吗?答案就是: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还有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这三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在LED的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如果说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被LED灯照亮的。"LED到底是什么?它有那么重要吗?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适应21世纪的教学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紧迫问题。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下简称“三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它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前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对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三...  相似文献   

12.
周良秀 《辅导员》2012,(9):20-21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每个人在他年幼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具有活动性的,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活动。幼儿园的"做中学"为孩子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生动、自由的活动环境,让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仔细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解决问题,使自己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最古老的火星陨石 陨石是大自然惠赠人类的太空礼品,因此科学家们常戏称它们为"穷人的空间探测器".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地球上的某些陨石来自火星.其中,有一块名叫艾伦山84001(ALH84001),它在1996年夏季成了举世曙目的科学"明星":一些科学家认为,它首次向人类揭示了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是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还是环境和教育塑造了我们?多少个世纪以来,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和科学家们一直试图解开人类行为的"先天与后天"之谜是环境和教育塑造了我们,还是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一个世纪前,各种证据表明基因因素起着支配作用.优生学提倡者利用这些证据在"不良"基因人群中倡导大规模绝育运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钱学森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提出"大成智慧学"教育设想。以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从知识层、情感层、智慧层三个层次,为21世纪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提出全新要求。本文对"大成智慧学"教育思维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构筑生物学认知地图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以前,几何和代数自立门户,各自独立发展.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愈来愈多地考察研究运动着的物体,诸如运动物体的轨迹等问题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时代要求几何和代数联姻——解析几何诞生了.17世纪初,法国两位数学家费马和笛卡儿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技能”呼唤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人员将探究技能和"21世纪技能"作为公民生存和就业的基本技能来制定科学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案,科学课程也就加速了从培养"未来科学家"向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公民的方向转变。我们不要以为这样的转变是"就低不就高",是要降低科学教育的水平,事实上它是对基础教育中的科学课程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牛文元教授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8,(8)
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诞生在美国的伟大科学家,他因为研究光与带电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新的物理学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