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知音”一词的词源来历,及全文的篇章结构论述了《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鉴赏方面的专论。在列举了四种容易出现的审美心理误区后,刘勰提出了鉴赏的基础、素养、原则、方法、途径等问题,并一一进行了理论阐述。刘勰的贡献表现在他对鉴赏中审美情感的强调和对鉴赏过程认识阶段的分析,他的不足是对鉴赏能够反作用于创作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皆与文学批评相关,其中《知音》篇无论在探及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是在文学批评规律、审美鉴赏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刘勰从主客体的角度阐述其文学鉴赏理论,对“知音难觅”、“音实难知”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探析。以《知音》篇中所反映的思想来探析刘勰文心体系中知音的审美鉴赏理论。  相似文献   

3.
高森 《中学生阅读》2009,(12):16-18
在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备考方面,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具体帮助,特撰写了一组文章谈这个问题。前两次跟同学们探讨了“解读字面意义,再现画面形象”和“感悟意象意境,品评炼字炼句”两个问题,这次再谈谈表达技巧和艺术风格的鉴赏问题,算是其中的第三篇。以后还要谈到作答要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将原来的“阅读”改成了“阅读与鉴赏”,并且从第一学段开始提出具体的要求。那么,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鉴赏呢?一、鉴赏应从字词的深刻理解入手教学一篇篇课文,生字词是必须要教的。但有的字虽不是本课生字,却不能忽略。如果从鉴赏的角度看某些熟悉的字,很有可能会让学生顿悟。  相似文献   

5.
文艺修辞鉴赏犹如“曲径通幽处”,“曲径”是文艺作品的文辞,“通”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幽处”是作品内涵和题旨情境。“由辞探意”是文艺修辞鉴赏“登堂入室”的必由之径,“以意逆志”是文艺修辞鉴赏“龙宫探宝”的必要手段,“显辞达意”是文艺修辞鉴赏“凤鸣九霄”的最高境界。分析一篇作品必然要经过“由辞探意”、“以意逆志”,以期“显辞达意”总揽全满之精要,这便是理解“辞”、“意”、“志”的三味。  相似文献   

6.
《外国小说鉴赏》是苏教版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两本语文教材之一。这本教材一反小说教学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套路,依据“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话题,选编了十六篇外国经典小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小说鉴赏应该如何落实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小说鉴赏课,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知音》篇从文学接受角度论述了文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一文学鉴赏。这是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提出来的。文学批评要达到客观公正,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则,做到正确鉴赏。批评者首先要成为作品和作者的“知音”。《知音》篇对文学批评者应该具有的鉴赏品格和鉴赏文本着眼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高森 《中学生阅读》2009,(11):16-18
特别提示: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试题让许多考生感到困惑,为了给备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具体帮助,特撰写了一组文章谈这个问题。上次跟同学们探讨了“解读字面意义,再现画面形象”对于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必要性及其方法,这次再谈谈形象和语言的鉴赏问题,算是其中的第二篇。以后还要陆续谈到表达技巧鉴赏和作答要领等问题。古代诗歌讲究意象意境,讲究炼字炼句,这些都是阅读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弄明白而且要好好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首先是必备的古诗鉴赏知识,同时我们还要把这些知识转化成为古诗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说明、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  相似文献   

10.
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鉴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英语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然而目前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应改高级英语课传统的“释义型”教学模式为“鉴赏型”教学模式。笔者从语篇教学、修辞教学以及文化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学生英语鉴赏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知音》是刘勰关于文学接受的一篇专论。本文主要围绕刘勰文学接受理论中对接受主体的重视和对文学批评鉴赏方法的论述,进一步探讨了“知音”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对文本意义的复杂性与读者创造性阅读的可能性有所忽视,还有篇中对作品与读者关系的阐述也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2.
余婕 《中学文科》2007,(11):63-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古典诗词,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艺术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采用对比教学法,即在教授某一诗词时,引入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篇或几篇诗词进行对比鉴赏,古诗词由于篇幅短小,很适合“一加一”或“一加X”的对比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如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诗词的理解,更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诗词鉴赏课的容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知音》篇是刘勰论述文学的鉴赏和批评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章之一.“知音”本来是对音乐有正确理解和评价的意思,这里借用来指文学的鉴赏和批评.《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相似文献   

14.
【课标·教材·学情】 “课程标准”在“阅读和鉴赏”中有这样的目标表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漫话清高》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中外说理性散文”,要着重品味这些散文中的情趣和理趣。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现当代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泛语文”和“反文学”。“泛语文”就是着眼于小说的内容,而忽视了小说的“言说的智慧”,从根本上放弃了通过小说鉴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小说《品质》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开展教学:①这篇小  相似文献   

16.
作品的突破口往往由读者的鉴赏角度、鉴赏水平、鉴赏心理和作品本身共同决定。一篇作品的突破口因读者的鉴赏水平、个性、爱好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抓准突破口”鉴赏作品的意识和方法,逐步掌握阅读鉴赏技巧。1.分析题目,以题眼为突破口。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而题目中最关键的词通常又是题眼。从题目中找出最关键的词句作为突破口,有助于我们准确理清思路,鉴赏作品。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可抓住“怒”“沉”思考:①既然有百宝,为何要沉?由此可见杜十娘被迫害之深,伤心绝望之极,也可见其敢爱敢恨、果敢刚烈…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园林鉴赏例说,教材中作为说明文处理。它不仅让读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还使读者懂得一些园林鉴赏的知识,领悟鉴赏的门径。后者是教学中的难点。 “图画美”的理解容易办到,比如找些苏州各园林的图片、挂图等,实际看一看,学生就会理解。至于理解鉴赏中的层次与景深,没有实际观赏的直接经验,必须想个法子才好。请看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18.
师: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训练,历来为中学作文教学青睐。今天,我们将通过本次作文的优秀习作鉴赏课,凭借“作文鉴赏指向卡”的引导与大家一起品味优秀习作。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上节课认真阅读本次作文训练中产生的三篇优秀习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鉴赏,将自己获得的关于人生、情感、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收获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寻求再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文试就鉴赏课的教学问题,谈谈粗浅认识。一、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不能忽视“双基”教学  相似文献   

20.
王艳艳 《语文知识》2014,(11):69-71
《长白山秋色》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浓烈浪漫。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文章,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的结构;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