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母子公司的集合体,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可能有许多子公司孙公司。但母公司只有一个,它是整个集团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决策中心。那么对于在集团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母公司,如何有效地管理控制其子公司及孙公司,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具体实践者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财务控制的角度谈谈母公司对子公司有效地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2.
集团母子公司与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力度,是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活动的重要问题。母公司应从权限控制、绩效考核、人员控制与信息控制四方面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在财务管理上,母公司应从预算、投资、资金、资产、会计政策和财务人员这几方面对子公司加以控管,从而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企业知识资源寻求型海外投资日益增加,而实施海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是获取东道国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母公司视角切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通过逆向知识转移获取海外知识资源,在问卷调研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母公司国际化战略导向、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对逆向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前两类为战略因素,后两类为能力因素。同时,基于上述两类母公司因素的影响差异,将逆向知识转移影响机制分为四类,即同时关注战略导向和吸收能力的主导型、侧重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的应用型、侧重知识寻求战略导向的调度型以及两者均较弱的被动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企业知识资源寻求型海外投资日益增加,而实施海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是获取东道国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从母公司视角切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通过逆向知识转移获取海外知识资源,在问卷调研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母公司国际化战略导向、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对逆向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前两类为战略因素,后两类为能力因素。同时,基于上述两类母公司因素的影响差异,本文将逆向知识转移影响机制分为四类,即同时关注战略导向和吸收能力的主导型;侧重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的应用型;侧重知识寻求战略导向的调度型;以及两者均较弱的被动型。  相似文献   

5.
“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变的创新”。迭代创新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整合型创新模式,需要充足的知识资源做强大后盾。由于母子公司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方面的差异使二者存在知识距离,子公司能够基于知识势差与母公司进行知识耦合从而获取知识并开展创新活动。依据资源协奏理论,资源需要借助合适的配置方式才能实现更好的产出。那么在不同类型的知识距离下,采取什么样的知识耦合方式更为有效?以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迭代式创新理论、知识位势理论和资源协奏理论,依据496份子公司调研样本,探究母子公司知识距离与知识耦合及二者的适配关系对子公司迭代创新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宽度距离和知识深度距离均能够积极推动子公司的迭代创新活动;子公司与母公司进行替代性知识耦合和互补性知识耦合对子公司迭代创新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两种知识距离与两种知识耦合的适配组合中,知识宽度距离与互补性知识耦合的适配组合更有利于子公司迭代创新,而知识深度距离与替代性知识耦合的适配组合更有利于子公司迭代创新。在知识距离与知识耦合的适配组合影响子公司迭代创新的过程中,契约控制存...  相似文献   

6.
知识创新量与储备量的多寡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尤其需要高度重视。文章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分析知识获取型跨国并购情境下,母子公司需求与意愿对母公司知识创新与储备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子公司知识转移意愿对关系资本与认知资本有较高的灵敏度,母公司知识需求意愿对结构资本有较高的灵敏度;子公司知识转移意愿积极影响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量,母公司知识需求意愿积极影响母公司知识吸收量。同时,知识转移总量与母公司知识吸收量的提升有助于母公司知识创新量与储备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情境下,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对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 FDI)的过程中,制度逆差对海外子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正向影响;而制度顺差对股权进入模式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另外,母公司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间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母公司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根据制度环境和自身的多元化战略选择合理的股权进入模式,从而实现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8.
敬永春 《软科学》2010,24(1):105-110
在讨论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管理母合优势构建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决策影响、协调影响和管理控制影响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管理控制关系和统一战略管控模式的母合优势重构路径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杜丽虹 《科研管理》2018,39(7):85-96
我国海外投资企业日益关注东道国创造性资产寻求,希望借此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那么如何获取东道国知识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外商在华FDI活动中,我国企业往往借助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获取资源和提升技术水平,而在我国向发达国家的OFDI活动中,这一方式则不太适用,我国企业需要更具主动性和针对性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共享模式,而由海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针对性逆向知识转移则更能有效满足我国企业的特定资源需求,并有助于我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本文试图从逆向知识转移方式出发,探究其作为我国企业获取东道国创造性资产路径的可行性,同时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制。为揭示我国跨国公司母公司微观因素对逆向知识转移的推动作用,本文围绕母公司战略因素和子公司逆向知识转移评价设计问卷,以我国海外投资企业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中介效应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母公司国际化动因,子公司影响力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以上两类因素对逆向转移的应用和创新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国际化动因体现为对海外创造性资产寻求的重视程度,子公司影响力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战略、文化和股权控制三方面实现对逆向知识转移的显著影响,而创造性资产的影响作用还通过转移意愿的中介效应体现,子公司影响力则借由渠道建设的中介作用实现。最后综合实证分析和华为案例佐证的结论,本文构建基于母公司战略和子公司影响力、转移意愿和渠道建设的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为我国企业实践提供对策建议:(1)鼓励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关注创造性资产寻求,尤其关注东道国技术、管理、市场和文化知识。(2)鼓励创造性资产寻求动因,提高对子公司的战略、文化和股权控制水平,提升子公司绩效对母公司的影响力,借以促进子公司逆向转移意愿;同时借由母公司控制程度提升,激励子公司完善渠道建设,实现基于编码和人员的双轨道知识转移系统,从而促进逆向转移效果。(3)增强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合资等高控制度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实现更高水平的股权控制,同时通过对子公司的统一战略规划和资源支持加强其战略控制水平,通过构建更具内部凝聚力和控制力的强文化体系来加强对子公司的文化影响。(4)不仅关注逆向知识转移后的知识应用过程,更关注知识再创新和自主创新过程,实现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  相似文献   

10.
结合控制机制理论和整合阶段模型分析了跨国并购后整合的不同阶段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机制的选择,进而通过对北京四维—约翰逊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三个命题。第一,在并购后动荡阶段,以稳定员工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文化控制;第二,在运营变革阶段,以整合资源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行为控制;第三,在稳定发展阶段,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倾向于结果控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作为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群体,其实质是一组由契约关系和层级结构构成的企业群体,而契约关系的核心是资本关系。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控主要靠资本控制来实现。文章从资本控制的理论依据、资本控制的目标、资本控制的层次与基本形式等方面,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公司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绩效良好公司为何创新投入下降?本文以2012-2019年附属企业集团的上市子公司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视角,探索阻碍绩优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子公司绩效良好时,其创新投入下降;母公司的掏空行为、公司间的关联交易、高管的代理行为阻碍了绩优子公司的创新投入。进一步探索如何降低绩优子公司代理行为发现:独立董事对子公司两类代理行为的监督约束作用不明显;机构投资者能够抵制母公司对绩优子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外部制度环境削弱了高管的代理行为。研究从代理理论角度揭示了绩优子公司创新投入低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从管理层、公司层、环境层三个层次为如何降低子公司代理行为,释放创新潜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梅鑫  刘祯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241-243,249
区域多元化导致子公司创业特性和自主行为的产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母公司如何有效控制管理子公司业务行为,但又能确保子公司不断创新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介绍了母公司控制的重要性和子公司自主行为的特性,并对两者关系和子公司特定优势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陈志军  王晓静  徐鹏 《科研管理》2014,35(3):108-115
本文以企业集团研发协同为研究对象,将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分为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子公司间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三个维度,构建研发协同影响因素、企业集团各维度协同水平和研发绩效的测量量表。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战略导向、组织文化、激励机制及沟通机制四个因素对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影响:战略导向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对子公司间和公司内部研发水平影响不显著;组织文化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有正向影响,对子公司间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激励机制在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有促进研发协同水平的作用,对母子公司的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沟通机制对于企业集团各维度的研发协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实现水平对集团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母子公司间、子公司间以及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均对研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际合资公司(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简称为IJV)的创新能力对IJV构建和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东道国母公司在相对于外方母公司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探寻其对设立在东道国的IJV的管理控制方式,是否以及如何提升IJV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处于相对弱势的东道国母公司的视角,探讨东道国母公司对IJV的正式和非正式控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IJV的技术创新,并以华南地区的96家IJV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母公司的正式和非正式控制以不同的途径正向作用于IJV的技术创新,研究结果对IJV的控制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实践都有较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杨扬  周宗放  肖珉 《预测》2012,31(3):59-64
由于企业集团关联企业众多,因此其科层结构相较传统企业也显得更为多变与复杂。本文首先从几何视角对企业集团科层结构进行了刻画,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企业子公司化规模起点进行了一般化的讨论。然后基于一个特定的生产函数,沿着新古典主义利润最大化假说的步伐,通过静态比较,分析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科层结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以及外部市场情况几者之间的关系。相信本文的工作不仅对进一步研究企业集团科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最优集团管控的设计,并且对基于科层的企业子公司化规模起点讨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战略投资型”民营集团公司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类集团公司的战略控制模式,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中对子公司进行战略管理的几个关键流程,探讨了该战略控制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指出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立生  胡隆基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237-239,245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网络内重要的资源流动之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有效开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母公司的有效输出,而且体现在子公司能否有效地消化和吸收。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子公司吸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的兴起与日益壮大,财务控制手段运用合理有效是推动企业集团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规范的财务控制模式,在其管理制度和体制上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是我国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进程中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的特点,站在母公司角度研究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介绍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基本概论。  相似文献   

20.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网络内重要的资源流动之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有效开发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母公司的有效输出,而且体现在子公司能否有效地消化和吸收.本文首先对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从吸收能力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子公司吸收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