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人墨客到了浙江宁波,有一个必去之处,那就是天一阁。它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藏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主人名叫范钦,是明嘉靖十一年进士,做过湖广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  相似文献   

2.
藏书的境界     
如果说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藏书就应是天下第一等雅事,藏书家自然该是天下第一等雅士。只是在这第一等雅士中,也分三六九等。谈到藏书家,管窥所及,首先是宁波天一阁创始人范钦。相信读过余秋雨先生《风雨天一阁》的朋友,印象最深的大多是范钦为家族制定的严苛的"藏书制度":"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比杖责鞭笞更严重)三次;私领亲友人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  相似文献   

3.
<正>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为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历经450余年历史,如今仍能保持江南庭院式园林的精巧原貌,已然成为中国藏书及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据史料记载,天一阁古代藏书极盛时达到7万余卷,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只余1.3万余卷,古籍善本的大量散失与历年来遭受的“藏书劫”有关。从现代刑法的角度来看,每一桩“藏书劫”都可能成为一起刑事案件,其中涉及的刑法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汪世显及其家族,三世袭爵,六世封王,在元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汪氏万卷楼藏书丰富,但史载甚少。通过对“万卷楼”及相关史料的分析,阐发了汪氏藏书及其文化现象,认为汪氏万卷楼是这一时期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私家藏书楼。同时它也填补了甘肃这一时期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天一生水     
袁坚  王玮 《师道》2004,(4):46-47
天一阁建于公元1561年至公元1566年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藏书楼之一。时有藏书七万余卷,多为珍本、孤本和善本。公元1840年,英军入侵宁波城,掠走天一阁大量藏书。公元1914年,当地窃贼勾结上海书商,盗走天一阁一半以上珍贵书籍。其中部分被高价售予洋人,余书则毁于公元1932年上海“一二·八”战役之日军轰炸。至公元1949年,天一阁仅剩藏书一万三千余卷。建国后,天一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政府拨巨资重新整理收集各类书籍。至公元2000年底,天一阁古籍藏书已达三十余万卷。  相似文献   

6.
明代杰出的藏书家祁承爜以其宏富的藏书著称于世。他的澹生堂在明末驰名东南,可与范钦的天一阁媲美。值得重视的是,祁承爜又是一个卓有建树的文献学家,他在历史文献的整理包括购求、鉴别、分类、编目、保管、流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以在目录学上的贡献最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祁承爜,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浙江山阴人,生于一五六三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卒于一六一二八年(崇祯元年)。他出生在一个世代簪樱的官宦之家。据其给祖父蒙泉公清撰写的行实记载:“其先为汴人,以扈跸南渡卜居越之福严村,五传而至茂兴公,更迁居梅福里。”祁氏世代为官,家富有藏书,“有遗书五七架,庋卧楼上。”他曾自豪地说:“以此称文献世家,似为不  相似文献   

7.
题叶德辉影写元刻《修辞鉴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德辉影写元至顺四年集庆路刻<修辞鉴衡>二卷,一册,半页十行,行20字.刻本原为浙中天一阁藏书,后归扬耒青阁.  相似文献   

8.
天一阁藏书盛衰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力图通过天一阁藏书数量变化、聚散原因分析考察其盛衰历史,探讨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9.
重藏轻用,拒绝读者,致使社会效益微乎其微,是天一阁藏书的严重失误和教训;图书管理人员学者化、专业化是它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藏书章是藏书家钤于书册卷首或卷尾,用以标明该书归属的特殊符号。伴随着藏书文化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藏书章在藏书文化领域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藏书史上,范钦、钱榖、项元汴、钱谦益、毛晋、朱彝尊、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虞山瞿氏家族、陆心源、季振宜、翁同、潘祖荫等,皆如雷贯耳。经他们收藏、鉴定或题跋的古籍,再钤上富有个性的藏书章,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便有了极大提升,而众多珍本、善本也借此得以长期流传。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则旷达,毅则严重。严重则处事沉着,可以托六尺之孤;旷达则风度闲雅,可以寄百里之命;兼之而后为全德,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明·丰坊——在丰坊看来,书法与诗歌一样,妙在"沉着痛快",沉着关乎  相似文献   

12.
瞿氏铁琴铜剑楼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以求精、重用见长,收藏志趣、收藏内容、藏用原则、藏读成果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反映出不同区域历史藏书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记忆中,认识天一阁是在十年前。那时,有个学生分配到那里工作,我才晓得宁波市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我便产生了访谒天一阁的愿望,但一直没有机会,直到前些日子,才参观了这座南国书城。那是四月底的一天,上午游览了天潼寺和阿育王寺。吃过午饭,大巴就把我们送到天一阁。“天一”二字出于汉郑玄注《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藏书楼的创始人想借水制火,使藏书楼永远不被火所烧毁。天一阁的大门上高悬一匾:“南国书城”,字迹清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处中原,书院教育一向发达,其藏书事业更是辉煌灿烂。无论是藏书来源、内容还是管理制度,都处于同时期书院发展的较高水平,且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藏书与管理制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浙东藏书之家,除范氏天一阁外,当推郑氏二老阁。二老阁经历了二百二十多年,其历史之久,在我国古代藏书楼中也是罕见的。二老阁是清初慈溪人郑性承其父郑梁遗志建立的。郑梁字禹梅,初号香眉,因慕白乐天和苏东坡的为人,自呼香眉山主,继号  相似文献   

16.
丰坊,明代嘉靖年间鄞县(今宁波市)人。字人翁,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别号南禺外史,是我国明代中期书坛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上窥魏、晋、唐、宋诸大家,无不兼通;在继承古代书法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途径。丰坊书学极博,五体并能,当时苏州大书法家文征明和他交友,对他的书法很钦佩,曾经对人说:“丰先生无一点一画,不自古人中来。”(李丰《答李观察论书法书》)。明冯梦祯在《快雪堂集》中也谈到:“本朝知书者,推丰吏部(即丰坊)。”书画家董其昌亦说:“丰  相似文献   

17.
周代藏书考     
周代文献的收藏与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至春秋前期,藏书机制完善,周朝的室、府与列国的正宫、礼官署、象魏行使藏书职能,文籍藏在官家,完好无损。春秋后期,官方的藏书机制遭破坏,官家所藏文献日渐散失,私家藏书开始出现;幸赖史、府世职属尽职守,其所掌管的文献犹可凭信。战国时期,官家藏书遭受严重破坏,传世文献大量流落民间,私人藏书盛行;私人著述活跃,成为私家藏书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散失窜乱巨至,传世文献难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不仅在传承和普及古代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完善古代藏书管理制度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三大藏书系统之一,无论从藏书的来源、规模上看,还是从藏书的管理体系和利用上看,我国古代书院藏书在中国文化史和图书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我国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古代书院藏书的管理及其历史贡献等方面对我国古代书院藏书管理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李庆勇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63-64,81
明代女官的来源:从身份上讲,一来源于民间女子或无夫妇人,二来源于宫女,并须具备一定的才德学识;从地域上看,明前期女官主要来源于南方,明后期女官主要来源于北方.  相似文献   

20.
约产生于明末崇祯年间的古典小说《东度记》属章回神魔小说一种,荥阳清溪道人著。其版本记载散见于各类书籍,约有明万卷楼刊本、明刊清修本、云林藏版本和现代印本系统等几种。文章对小说各种版本所载经多方收集和整理,详细列出其版本及存遗情况,从而为更好地研究此小说尽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