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篮球运动中的时空内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佳茵 《体育科研》2001,22(1):48-49
时间与空间是与篮球运动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对篮球运动中的时间与空间运用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参与者全面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趋势.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在篮球运动中时间与空间运用的表现方式、时间与空间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寻找出篮球运动中时空存在的规律,为篮球运动的研究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己不再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它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就是因为其独具观赏魅力,给人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激情。本文解读了运用审美意识观赏篮球运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篮球运动观赏的价值和正确引导观赏者观赏篮球运动的途径。目的就是认知篮球运动的观赏,正确的认识和看待篮球运动观赏的价值,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篮球运动,促进篮球运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纵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境地。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进攻中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调动对方,来寻找瞬间的战机,这既增加了观赏性,也丰富了进攻技术运用的手段,所以人们习惯的把假动作作为进攻所特有的技术。而在篮球运动中.攻与守的对立统一是不可改变的规律,即篮球运动攻与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中的美是把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美的理解通过篮球运动的各种技、战术运用和栩栩如生的机体动作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种特殊艺术。它是一种自然美和社会美结合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美。近几年来,篮球运动向着高速度、高强度、高空优势等方面发展,使竞争日趋激烈。篮球运动中的美已逐渐成为人们欣赏高水平篮球比赛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纵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境地。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进攻中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调动对方,来寻找瞬间的战机,这既增加了观赏性,也丰富了进攻技术运用的手段,所以人们习惯的把假动作作为进攻所特有的技术。而在篮球运动中,攻与守的对立统一是不可改变的规律,即篮球运动攻与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因此在比赛中防守的一方也要采取各种防守方法与手段来达到防守目的,从而取得防守上的成功。有时我们也看到运动员利用假动作来设下陷阱,诈骗对手,通过“斗智”争取场上的主动。能…  相似文献   

6.
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篮球运动的产业规模、涉及范围等分析它的经济价值,又从运动语言、民族精神、个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它的文化价值,以使人们在更高层次更深刻地认识篮球运动.  相似文献   

7.
篮球比赛节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奏是篮球比赛制胜的关键,直接影响赛事的变化和发展。文章通过论述节奏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探讨合理掌握和运用篮球比赛中节奏的方法,为教练员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理念下为发展中国篮球运动、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举例论证等方法对小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小篮球运动在可持续发展中,共生单元间联系不够紧密,共生环境复杂受影响,共生模式在开展过程中不具体,共生界面有效性低。需要密切联系共生单元、主动创设共生环境、发展计划共生模式、有效发挥界面功能价值,为小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浅析篮球跳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篮球运动中,传球、运球都是战术配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篮,它是得分唯一的方法。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投篮技术也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如投篮的难度性,远距离投篮的准确性, 投篮技术的多变性。在竞争中,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都是围绕创造机会进行投篮得分。而防守队的积极防御也是为了阻挠和破坏进攻队的投篮,所以投篮是篮球竞赛中攻守对抗的热点,而跳投技术又是目前篮球运动最常用的得分手段,它在篮球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梁 《体育风尚》2023,(7):71-73
篮球运动由于其对抗度、竞技性强,成为我国人们广泛喜爱的一项运动。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体育领域发展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篮球运动成为人们重要的运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节奏快,强度高,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之中,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异常重要,我国篮球运动需要对体能训练足够的重视,在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理念上都需要持续的完善与创新,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篮球运动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