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和70年代现实主义运动的洗礼,台湾诗歌80年代以后已进入诗思和诗艺的多元化发展时期。较之大陆诗歌长期重视“写什么”,台湾诗歌更重视“怎么写”,强调诗歌文体实验和探索精神。就诗歌艺术形式的变革而言,除了“图像诗”的视觉美学实验与“新格律”的新探索以外,台湾当代诗歌的文体革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具体表现为文类边界的突破以及技术与诗艺的遇合。  相似文献   

3.
诗是最讲究形式技巧和文体范式的语言艺术,诗形不但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的基础,还能够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英语诗歌诗体的不稳定性使英语诗人有更多的文体自由,英语图像诗的历史悠久.现代图像诗运动正是自由诗革命的一部分,一些具像诗堪称极端的自由诗.图像诗既有增加美感的形式价值,也有使诗意增值的内容价值.图像诗创作具有特殊的文体革命意义,图像诗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文体价值及诗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闻喜宴是唐宋时期为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举行的庆贺宴会。宋代闻喜宴是由朝廷举办的庆祝士子及第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宴会,闻喜宴诗则是在宴会中形成的诗歌。宋代闻喜宴诗主要包括皇帝赐诗、大臣及进士的和诗,以及其他关于闻喜宴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英语诗歌是英美文学中的珍葩,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早期作品中,如史诗及戏剧,都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英语有韵体诗,自由体,无韵体诗;本文通过英诗体及修辞、用词等阐述英诗形式的诸多方面知识,这些是英诗的欣赏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6.
诗的排列形式是诗最重要的形式特质之一,具象诗是最重视诗的视觉效果的诗体,能够采用非语言形式起到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受到二十世纪现代诗人的高度重视。威廉斯和肯明斯是英语具象诗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威廉斯只是对传统诗形作了不违背诗歌规则和语言规则的改良,肯明斯颠覆了已有的诗歌秩序和语法规则,将具象诗创作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侧面,探讨了禅宗与古代诗歌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着重谈禅和诗的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第二部分,着重谈禅师与诗人的交往和唱酬。第三部分,着重谈禅理诗与禅趣诗的内容和特色。第四部分,着重谈以禅喻诗的几个论点。  相似文献   

8.
商务合同英语用词特点及翻译的特色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务合同是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通过商务合同英语翻译事例分析 ,从正规用语、专业术语、古语词、外来词、同义词连用、词项重复和缩略词七方面探讨商务合同英语用词的特点 ,强调商务合同英语用词特点决定其特色翻译。  相似文献   

9.
元稹、白居易的唱和诗为世人所称赞,其二人唱和之作不仅在当时社会轰动一时,而且对后世唱和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二人的唱和诗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写作手法和语言上都有着属于"元白体"独有的艺术特色。唱和诗在他们的诗作中有了新的意义,他们二人虽未开唱和诗之始,却将唱和诗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0.
吴芳 《语文天地》2012,(16):33-34
诗眼是诗歌中精炼而传神的词语以及关键性的句子。从用词上看,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在特殊情况下,名词、副词、数量词及语气词也可以是诗眼。在教学中抓住诗眼,有助于深刻解读诗歌含义。一、抓住诗眼有助于分析诗歌意境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间词话》)王先生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即诗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抓住诗  相似文献   

11.
论文是对伪满洲国时期的一本中文诗歌杂志《诗季》的考述,藉此描画伪满洲国时期新诗发展的状貌,之一是探索长诗之"长"的种种可能,之二是寻求抒情小诗的诗形和诗质,形成独特的隐喻和象征秩序,之三是流寓满洲的日本诗人对离散空间中人的命运的诗歌书写。借非常时期的诗歌文本细读,触及那时文人的隐蔽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诗谶作为诗歌阐释方式之一,注重对诗歌作品的创作根源、诗旨内涵以及诗人的背景资料、创作心态进行描述和探询,因此,它对诗人具体的诗歌创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宋代诗谶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可以藉以发现其与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可对宋诗特色的形成有一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诗歌的艺术符号。它首先通过语词的“裂变”带来一个诗意的审美空间,再指引读者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会到更多层面更蕴藉丰富的超语言之美。然而,语言始终是走进诗歌的唯一途径。本文以诗歌语言为基点,从诗写作和诗阅读两个方面,展开对诗歌语言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15.
诗传统在中国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延续和发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本文对中国白话长篇小说中的诗歌运用及其延伸出的诗意、诗境进行分析,并兼及其中抒情传统、抒情境界和诗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情感诗学视野中的"兴观群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诗》论中的“兴观群怨”本为学《诗》用《诗》之法。但在有《诗》风气渐衰、通经致用的文化背景逐渐淡去之后 ,“兴”在某些情况下流转成为作诗之法。到王夫之以“兴观群怨”提举其诗学理论时 ,他改而同时从作诗和用诗两个方面扩展了“兴观群怨”的意涵。从情感诗学的角度分析 ,王夫之的开拓性在于 :以“情”为核心理念 ,牵动“兴观群怨” ,藉以贯释古代诗歌和诗论 ,贯通诗歌阅读和诗歌创作。这种彰显和开掘 ,从根本上复现了孔子《诗》学情感的超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郑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诗旅跋涉中 ,她的诗歌文本无疑具有着时代和诗学的重要性。郑敏的现代主义诗歌在对生存现场的追问中 ,使诗闪现出知性和哲思的光辉。她的匠心独运的意象营造 ,使得诗思和情思在其中结晶 ,生成。她的诗歌语言宁静 ,光洁 ,富有雕塑般的质地。这都使得郑敏的诗歌具有了哲学的思辨色彩和知性直觉化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唐宋文人主要使用的抒情文体,全面反映了当时文人各方面的生活状态。如科举考试就和诗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科举考试入手,来分析诗谶和当时文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80):21-22
不同于传统诗歌,具象诗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以文字、符号的特殊排列表情达意。因其独特视觉体验和引人深思的特质,具象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但其抛弃传统诗歌的韵律、反复和节奏感的形式风格引起了质疑:具象诗是否已经失去了诗歌的底蕴与精神?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第三代诗在诗歌观念、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新诗进行反叛并重建了一套自己的诗歌范式,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非诗化倾向。本文从反诗、泛诗、生命体验的角度来分析其诗歌审美现念的变化,从口语、前文化语言、返古语言的角度把握其对现代诗歌语言的自觉探索,从反讽、变形的角度研究它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革新运用;“非诗”是诗歌创新的一种手段,也是诗歌发展演变的一条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