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植一生所追求的是建功立业,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然而他的特殊的人生经历却使他成为一个成就辉煌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曹植与阮籍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同有异,有相近的处境、相近的风格等,同时也有各自所特有的鲜明的特点。将二人的文学创作情况作一试探性的论述,结合分析后可以概括为:曹植——激流勇进;阮籍——退避三舍。  相似文献   

3.
曹植与阮籍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同有异,有相近的处境、相近的风格等,同时也有各自所特有的鲜明的特点。将二人的文学创作情况作一试探性的论述,结合分析后可以概括为:曹植——激流勇进;阮籍——退避三舍。  相似文献   

4.
薄命君王李后主以杜鹃啼血般的笔法创作了三十余首绝唱。纵观其词,在伤春悲秋、别离思亲、国破家亡、遗憾悔过诸多方面,无不传达着"恨"的人生体验和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5.
曹植与阮籍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同有异,有相近的处境、相近的风格等,同时也有各自所特有的鲜明的特点.将二人的文学创作情况作一试探性的论述,结合分析后可以概括为曹植--激流勇进;阮籍--退避三舍.  相似文献   

6.
徐思 《考试周刊》2008,(16):168-171
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相似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首先,"二李"的词都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且这两个时期的词作风格完全不同,后期词作的艺术成就高于前期.其次,李煜是个纯粹的主观词人,李清照更是以己写己.他们大胆地打破了词的枷锁,至此以后词再也不用"借他人之口言情".再次,李煜善用白描手法.李清照在继承了这种白描手法的基础上,更是做到了语言雅俗共赏,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比较他们的词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不乏同中之异.李煜在前期所作的一些融入了自己主观色彩的代佳人言情的词中,虽然能做到情感真挚,且刻画得惟妙惟肖,但作为一个男子不免隔了一层.而李清照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则更容易将自身情感直接外化,从而成功地塑造了抒情女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7.
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婉转豪放二者兼而有之.本文试图通过对柳如是人生际遇之分析,阐释其诗词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郑晓芳 《现代语文》2006,(11):21-22
在李煜的一生中,有作为南唐国主享尽荣华富贵的豪奢经历,也有沦为亡国之君备受屈辱痛苦的悲惨遭遇。这种不同生活景象的变化为词人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情感;同时李煜具备了词人必备的条件:细腻易感的心灵、赤子的纯真感情。上述内外因的结合使其词作带上了真挚的深情和对生命价值的直觉体认,于不自觉中显示了作心灵中深隐的本质。李煜词根据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多表现宴乐欢娱的词,中期多表现离愁别恨的词和后期多反映囚徒生活的词。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他词情与生命逐渐融合的过程:由生活之恋到命运之愁,并最终将词情与生命融为一体,谱写出一曲曲哀哀欲绝的生命挽歌。  相似文献   

9.
曹丕与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受时代风气的影响,都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女性题材作品。但由于二人的经历、性格、气质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类诗歌创作中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曹丕的代言体诗委婉细腻,工于言情,多文士之气。曹植诗则多生情态,辞采华茂,经常寄予个人深沉的情感。他们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放射出独特的个性光辉。  相似文献   

10.
李煜词中显示出来的非理性色彩从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尼采的悲剧世界观所认为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分别代表的两种人生态度:前者用美的幻觉掩盖人生的悲剧。执着人生;后者不回避人生的痛苦,直视人生的悲剧。用这种美学观来看李煜的人生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1.
李煜与佛教也有深厚的渊源,他身上具有鲜明的儒释道文化融合的痕迹,佛教的基本理论"四谛"说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观念。李煜诗词作品体现出对苦难的体验与思考,也有对苦难根源的反思与对脱离苦难的追求,并且他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修行方法,这恰恰暗合了"苦"、"集"、"灭"、"道"四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特定的视角,审察了曹植极不平常的生命历程,认为主体实现、人生增值是曹植始终不渝的追求;其追求的自觉性和坚韧性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利锁  曹艳 《天中学刊》2012,27(5):43-45
曹植的《蝉赋》不仅是一篇咏物赋,更是一篇寓言赋。曹植借蝉的形象来写照和象征人生命运,寄寓了他对人生存在命运悲剧性的深深思考与感叹。  相似文献   

14.
从曹植的思想和作品看其人生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次子,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钟嵘之《诗品》称为"建安之杰"。虽然他在政治思想上的追求无法实现,但可以从其思想和作品两个方面透视出其人生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5.
李煜和赵佶同为亡国之君和词人,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际和某些相似的情感,但他们的词在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艺术风格上,李词真率、自然,赵词富丽、工巧;在抒情方式上,李词纯情任性,深婉奔放,赵词蕴藉雅致,冲淡平和;在意境创造方面,李词清新明丽,疏朗开阔,赵词琐细绵密,凝涩幽晦;在亡国的致命打击下,李词是沉痛中的升华,赵词是凄惨后的销魂。所以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而赵佶只是个爱做词的帝王。  相似文献   

16.
方以智的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心态的变化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年为贵公子,少年轻狂,满怀建功立业之志,诗歌创作超迈豪爽。中期逢战乱,遭流离,坎坷不遇,狂性消退,诗作多反映现实,抒写抑郁不平之气,诗风沉郁豪宕。晚年为僧,为人和学术均趋成熟,心性平和,诗歌创作呈平淡自然之色,而又具哲理。  相似文献   

17.
李煜、李清照后期词作,就情感性质而言,其基调同为悲苦,但李煜以亡国之痛为主,李清照则更偏重于家破人亡之感;就情感表达而言,李清照显得比李煜更有耐心,由此可见李清照在对磨难的承受能力上大于李煜。因为尽管李清照后期的悲苦丝毫不亚于李煜,但在面对厄运时并不象李煜那样一味的消极、逃避。与之相关的是二人的性格也不同,李煜性情懦弱,而身为女性的李清照却显得坚强得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亡国之君,李煜的悲剧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李煜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原动荡、群雄并起的混乱时期,曾经无比辉煌的大唐帝国随着一个无赖军阀朱温的篡夺而最终寿终正寝,五代十国的帷幕就此徐徐拉开。当梁、唐、晋、汉、周在中原如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古今中外部分文学作品的分析,提出文学是人生的艺术,文学创作通过创造人生意象,解构人生体验,而文学欣赏存在对作品的认同和再创造过程,因而文学欣赏也是解构人生体验,即解剖、解释现实人生体验,构思、构造理想人生体验,从而安抚现实人生。文学创作和欣赏解构人生体验的过程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个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朱立新 《中学文科》2007,(8):105-105
李煜与李清照,一为亡国之君,一为旷代才女,却同为婉约派的大家,两人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但历史评价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