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本质上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而且是变化不居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  相似文献   

2.
德育就是教给人们正当合理的道德规范和培养内在的崇高德性,现代化是现代性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的增加和扩展。德育现代化是变革固有传统,选择、融合世界各民族优秀特质,有意识地对现代人在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变的进程。人的素质建设和德行修养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关键,国民的精神素质问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基性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败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在整个德育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与德育现代化相辅相成,没有人的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而没有德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就失去了导向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这现代化“马拉松长跑”中,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是最有力的“助劲剂”。美国学者柯尔曼在《教育与政治发展》一书中形象地描述:“教育是开启通往现代化大门的钥匙。”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促进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使之与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则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以适应政治、经济发展之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只有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才能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也是现阶段教育改革总的指导方针。“面向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面向现代  相似文献   

5.
教师队伍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谢瑞俊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根基在于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教师队伍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形成、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育管理的实施,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6.
7.
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全面变革旧有传统,发展现代文明的过程。社会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做到: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人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提升人的思维方式,优化人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观念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观念现代化鲁洁,赵志毅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没有现代化教育所提供的现代化人才资源,现代化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教育的基础之基础的幼儿教育,由于它的突出的“面向未来性”,它所培...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是日益受到关注的教育改革课题.我国各界人土尤其是教育界人士,都热切希望通过开拓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培养现代人的新特质.本文拟揭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并对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应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培养人才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法国现代化计划的制定者让,莫内曾经指出,搞现代化,应该"先化人后化物".同样,就教育的现代化而言,应该是先化教师,后化学生,即以现代化的教师去培育现代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化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教育现代化并不是盲目地适应现有社会,而是确立自己的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规范社会的需求。教育现代化不仅是被动的过程,更是主动的过程;不是为了盲目地适应现代社会,而是要确立自身地位,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引导社会前进,规范社会需求。我们要利用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素质和现代性“历史人格”的培养,把对人格完善、个性发展、超越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教育的前提,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目的;而现代性综合素质和历史人格则是现代化人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优先发展”、“确保基础,高层统筹”、“集中几点,放开一片”、“经济制导,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理由之一,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由教育自身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掌握了这些经验,才能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和进行社会生活,从而使人类能一代一代的延续和发展下去。由此意义上讲,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即把培养人、提高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如果不是这样,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育现代化就其实质而言,乃是通过对自身的改革与完善,全…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硬件建设工作,也是软件建设工作。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将现有教育设施予以维护、更新,或者重建校舍,购置设备、器材,更是指教育思想、观念、制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现代化。惟有如此,教育本身才能从根本上予以变革,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代化是普遍受到各界注目的教育改革课题。本文从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入手,揭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并对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推动教育现代化工作,需要掌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才能把教育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弱势群体队伍之一,农民工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劳动大军的现代化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的现代化问题,不仅是农民工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和“现实的人”的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战略基础、战略目标和当然表征,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的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特征和基本实现方式,它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又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前提。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铸塑高品质生活、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考查视角发生了明显变化,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新史学观念不断涌现。高考历史的考查和历史发展的世界趋势不断融合,从现代史观下的个人现代化的角度,做出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历尽艰难: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而现代化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改革开放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是中国特有的社会解组现象:社会中心呈疲弱与紊乱状态;价值体系紊乱;社会焦虑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现代经济的运行,还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推进,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现代化才会由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