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5,(8):44-48
温忠翰,山西太谷人,清代诗人。牡丹江市图书馆藏其未刊稿本《遗山诗髓》十四卷、《元诗备考》二卷和《补遗》一卷,世所稀见。《遗山诗髓》皆摘自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或为元好问诗文原文,或为施氏所作笺注之语,择取精审,并附有考证按语。《元诗备考》摘录施书后《附录》《补载》两部分,顺序与原书颇有出入。《补遗》则主要记录了关乎汪古直重修元遗山墓之诸多文献,皆是名家名作,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收录柳应辰诗三首,其中《石角山》一首为同僚的和诗,系误收。另在湖南浯溪石刻中,迄今尚保留一首无题石刻,为柳应辰真迹。又在明刻孤本黄焯《朝阳岩集》中,载有一首配图的《默题》诗,作者姓氏不详,考证当为柳应辰所作。二诗陈新《全宋诗订补》未补。今为之补遗,计所见柳应辰诗,剔除一首,补遗二首,共存四首。  相似文献   

3.
李俊 《文教资料》2007,(36):44-45
文章通过比较宋陈景元补遗《列子释文》中的异文与今所传北宋本《列子》,从而得出《列子释文》所参考的一种《列子》乃宋景德中的国子监本,即今所见四部丛刊所影北宋本《列子》的祖本。《列子释文》所据本则是唐本。  相似文献   

4.
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12卷本《朱自清全集》而言,朱金顺、陈子善曾先后著文补遗。笔者从朱自清日记、《朱自清年谱》等有关资料所提供的线索发现,失收的文字至少有26篇。本文钩沉史料,介绍了其中的三篇,即《出北平记》、《论导师制》和《普益图书馆记》。  相似文献   

5.
《司空表圣诗集》由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司空表圣诗集》,系由后人三次辑录而成。较早的是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戊签》七十四,据多种宋以来唐诗选本辑录司空表圣诗365首。清人席启寓在胡本基础上小有删补。《全唐诗》则在胡、席本和季振宜《唐诗》等基础上汇集、补遗,“可云大备”。  相似文献   

6.
今传《蒙古字韵》系清代写本,讹误甚多。照那斯图、杨耐思及花登正宏等人已有校勘。唯其依据为《古今韵会举要》,失校、误校难免。作者发现,《蒙古字韵》实为《新刊韵略》(即《平水韵》)之改并重编,其单字几乎全录自《新刊韵略》,以《平水韵》为据,势如破竹,可较全面地查清其单字讹误。本文录出的只是怍者校勘补遗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全唐文补遗》汇聚了近年来新发现的唐五代墓志、石幢文等文献资料,其中绝大多数为《全唐文》所未收,行文采用繁体竖排、新式标点,并以按语的形式作了简要的校注,为研究唐五代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研读了《全唐文补遗》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并就其文字校勘提出商榷意见,以期对于石刻文献等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期在翻阅河南地区方志时辑得《全元文》失收之文六篇,且其作者亦未见载录,兹点逗于下并略加考案,以作补遗。  相似文献   

9.
墓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土文献,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我们在认真阅读《全唐文补遗》第六辑收录的墓志文献时,发现其在校勘、标点方面存在着一些可商之处,在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字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知识,列举其数例,分条校补,敷衍成文,希望对有助-y-~_升《全唐文补遗》的使用价值,并对唐五代墓志整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教法补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界同行为了消除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这情绪,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少探索,发表了一些衬论《现代汉语》教法改革的章。本介绍了近年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算作补遗。  相似文献   

11.
2013年面世的《全元诗》著录元代诗人近五千位,集中呈现出了元诗的全貌。但由于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对地方志等文献参考不够赅备,致使一部分元诗作者未被著录,已著录作者亦有漏收之诗。通过以《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影印明弘治版《吴江志》为样本进行调查,可辑录《全元诗》已著录作者6人,佚诗18首,未著录作者13人,佚诗19首,并对作者生平及诗歌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诗歌的起源问题,有史以来,历代论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创作和流传不仅异军突起,而且蔚然成风,成为一方诗歌沃土。正是在这沃土之上,才处处响起了《诗经.周南.召南.鄘风》嘹亮的歌唱,才从汉水流域的大山腹地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武双全的著名诗人尹吉甫。尹吉甫的出现,即便不能说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与汉水流域有否渊源关系,至少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了汉水流域厚重而突出的诗歌传统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并以相关景物的描写来说明当时的季节。本文将以《诗经·国风》为例来探讨《诗经》中的“春天”,从中反映出“春天”的体现方式、“春天”与“兴”的关系以及“春天”的某些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接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宋代则是一个关键时期。他的诗在唐末五代已颇有影响,到宋代则形成了一个学杜的高潮。通过《旧唐书.杜甫传》和《新唐书.杜甫传》的比较,可以看出杜甫诗歌接受从唐末五代到宋代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文心雕龙》的论诗之言中,五言诗论重要且独特,然而前人未对它做过专题的研究。文章分析了《文心雕龙》的五言诗论之后提炼了刘勰的五言诗现,并将其与同时代的五言诗观相比较,指出了它的独特性。刘勰的“折中”观念在其五言诗论中也有所体现:他承认五言的流变,但不因此贬低;不反对人力雕琢。强调要建立在自然而然的基础上;情与采兼重。  相似文献   

16.
刚刚在重庆出版发行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学术作:它填补了地域新诗发展史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的切入角度不同于一般诗史作:追寻重庆诗歌发展的民歌源头,追寻重庆诗歌发展的诗体建设。这两个特殊角度的思考和阐述,对于整个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莫旦所编纂的《(弘治)吴江志》中保存了数量可观的宋人关于吴江胜迹的题咏,多有《全宋诗》失收之诗。本文辑佚《全宋诗》已经著录的两宋诗人共31人的佚诗42首。诸诗的辑佚,有助于《全宋诗》的完善以及吴江地区历史文化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孔子删诗考     
“孔子删诗”一说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细读文本会发现争论起于后人误读《史记》,司马迁并未明言孔子将诗歌三千首删为三百首,而是将当时所存之诗稍去其重,刊为定本。“孔子删诗”之真相可求证于《史记·孔子世家》文本及其他相关材料,崔述《洙泗考信录》之见解颇为可取。  相似文献   

19.
清嘉庆至鸦片战争时期,从已出版的《全台诗》(1——5册)来看,台湾有诗人225人,其中大陆籍60人,台湾本籍93人,籍贯不详者72人。台湾本籍诗人数量超过了大陆籍诗人。此时期诗作约有3500多首,也超过了康雍乾时期。其中古体约600多首,律诗约1400多首,绝诗近1500首。按诗歌思想内容可分为表现战事的诗、反映教育的诗、写景的诗、咏物的诗、刺邪恶的诗等,真实地表现了这一时期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诗篇 ,十之八九不能确定其具体时间 ,事件和作者。两千多年以来的《诗经》研究 ,大体上是在确定诗之能指。用隶书传授《诗经》的三家诗 ,在这一方面很有典型性 ,而后来居上的古文(小篆 )毛诗又何以言外呢 !赋诗制度与《诗集传》是诗之能指的成功范例 ,但是它们带着时代的局限性。今天的人们学习《诗经》 ,既要珍惜传统 ,又要找出适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