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立纲 《青年记者》2007,(21):17-17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大体上有以下感受:恶性事件印象深刻对于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记者们印象深刻,成了本年度记者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算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教育课。当然,印象深的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有关部门毫不手软的处理,杀一儆百,让记者们心中有数。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已有前车之鉴,但愿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2.
在2007年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想起许多老新闻工作者,也特别想到我去年在记者节前3天经历的那难忘的美好的一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7,(21):12-16
今年记者节前夕,《青年记者》联合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媒体开展了"记者节业内问卷调查",以了解记者这一职业群体的所思所想所困所盼。本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参与组织调查的媒体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京报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南国早报社、湘声报社等。同时,《青年记者》与大众网联合在网上开展了"记者节业内网上调查"。下面为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需要说明的是,除"选择题调查"数据统计外,我们把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问答题调查部分"作了较详细客观的记录,以求全面反映本项调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畅 《青年记者》2006,(21):1-1
也许,我们曾让你失望,在你急切希望获悉最新消息的时刻,在你渴望来自新闻第一现场报道的时候,我们的身影和声音,缺失在早春的雾里。那一刻,你的脸上分明流露着落寞和孤单。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7,(11):32-32
又是一年记者节.我们已习惯以工作的方式来度过我们自己的这个节日,也习惯了这种紧张的日常生活,尽管有时也疲惫不堪.但是想想那些焦灼和期待的眼神,我们会再度打足精神投入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衣着光鲜,出入于各类楼堂管所;风尘仆仆,奔走在城市和乡村的街头巷尾;蓬首垢面,辗转于各种突发事件现场;乔装打扮,深入各类见不得光的场所……这是记者式生存的一些典型瞬间。  相似文献   

7.
近来,用“愁云惨雾”来形容一些媒体人的心情,恐怕并不为过。引起广泛争议的“陈永洲事件”阴影挥之不去,受贿丑闻如同雾霾天气让很多人感到沉重无比,艰于呼吸。此时,有关部门开展的“打击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行动风声正疾。  相似文献   

8.
龚新生 《新闻窗》2009,(5):109-110
没有人能体会,我写这篇文章有多么艰难,父亲在世时,我曾答应他,为了确保家人的平安,今生今世永不向任何人提及我记者生涯中那3次刻骨铭心的流泪。  相似文献   

9.
赵拴 《新闻窗》2007,(6):27-28
此时此刻我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没有想到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报记者能获得中国新闻人的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祖国西部的记者能代表全体获奖者在这个庄严隆重的大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0.
涂盛雪 《新闻世界》2013,(4):217-218
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人民日报》的记者节评论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探析记者对职业认知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丁文凤 《报刊之友》2013,(7):118-1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记者的职业理念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本文就《南方日报》历年记者节前后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新闻记者职业理念的变迁,以期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成为一名记者那年秋天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采访,手机里忽然收到一位通讯员的短信息。采访过后打开一看,原来不是采访通知,也不是报料,而是祝福语——祝福记者在自己的节日里一切顺利。  相似文献   

13.
方惠 《新闻世界》2012,(9):217-218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历年记者节社论为例来分析记者行业的生存境况及职业理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旺堆 《中国广播》2006,(11):20-22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职业:战火肆虐的街头,抗洪抢险的一线,刺骨严寒的雪域,酷热难当的沙漠,只要有新闻,他们就会出现。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职业:没有公路的山村,没有饮水的前线,只要有一个话筒、一支笔、一张纸,他们都会想尽办法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 这种职业就是记者。 敏锐、敬业、责任、辛苦、坚持,当这些词一起链接到一个职业上时,您想到的当然还应该是记者。用心灵之手拂去岁月的尘封,让所有人的生命露出灿烂的微笑,这就是他们——记者的心灵写照。 今年11月8日是中国第七个记者节。为纪念这个节日,我们中国广播杂志编辑部约请广播战线近些年部分“长江韬奋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得主撰写文章,读者朋友可以通过他们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他们记者生涯中的感动、难忘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理想?我刚来的时候有过,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啊,什么‘针砭时弊’啊……现在我早已是一个‘老油条’啦。谈新闻理想,去找那些还在新闻学院学习或者刚刚踏进这个行当门槛的年轻人吧。”与一个摸爬滚打了10年多的老记聊此话题时,这位前辈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9,(11):54-56
做一个职业新闻人,无非是要直面职业人生,从最基本的地方走好第一步。职业记者的成长过程.将是与自身不断博奕的过程,必须战胜三个敌人:职业怠倦、职业平庸、职业堕落。归根结底,最完美的境界。就奠定于最基本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为一个职业或者一类人设立节日,原本的意思是要为这一类通常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宣示一下社会权益的,但似乎唯独中国的记者节除外。近年来,凡到记者节,常常是指责、讨伐之声大于褒扬、同情之声。据说是中国的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已经堕落到了严重“滑坡”的程度。论据呢?最主要的是两条:  相似文献   

18.
张晓祺 《军事记者》2010,(11):73-73
"嫦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在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遨游太空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不知疲倦追逐"嫦娥"的人。他们扛着摄像机、举着照相机、拿着麦克风、揣着笔记本,“围追堵截”着每一个新闻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紧张忙碌,才有了一篇篇鲜活的文字、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镜头……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0个记者节暨中国记协成立72周年纪念日。其实,远至“中华民国”的时候,就有个“九一”记者节。  相似文献   

20.
童钟鸣 《新闻前哨》2008,(11):24-25
不少职场中人都会感觉到,刚开始接触工作时激情饱满,对什么都干劲十足,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就渐渐退化,感到厌烦,疲倦,进而选择逃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