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人们多熟知他的小说,但是对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却不甚了解。很多人甚至把他的诗仅仅看作他小说的点缀而已。然而,即使哈代只是一名诗人,不是小说家.在英语文学世界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实际上,在1865到1867年间,哈代是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的,他热爱诗歌,本来想以写诗为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这才转向小说创作。晚年时,他因为《无名的裘德》而备受评论界责难,于是他放弃了写作小说,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里又重新开始创作诗歌,并发表了许多诗集。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哈代所精心构筑的文学版图上不朽的威塞克斯王国,从人类与宇宙冲突对立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创作中运用星座距离来折射人心亲疏、人类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之时的欢欣几个方面分析了属于哈代的生态宇宙意识,从而意识到人只是宇宙整体中渺小的存在,唯有秉持和谐共存的观念,以一种系统、整体论的眼光,承认并尊重宇宙当中各种生命以及非生命体所具有的内在均等价值,人与宇宙万物方能实现生生不息、相亲相携的最佳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3.
哈代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有人认为他的文章中有太多的超自然主义描写和宿命论思想,使作品陷入了宿命论的误区,削弱了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从哈代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达尔文的进化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等着手,论述哈代宿命论思想体系形成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哈代宿命论常用的手法:巧合和预示,来进一步分析哈代的宿命论,从而得出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批判虚伪而偏见的资本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托马斯·哈代杰出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然而根据伍尔夫的生活决定论,在维多利亚父权家长制的影响下,哈代已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男权意识的影响,并在作品中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在《卡斯特桥市长》中,主人公亨查德作为父权家长制的代表,操控着其他人物的命运,体现了哈代的男权意识,并说明了哈代女权主义的矛盾和分裂。  相似文献   

5.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所著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可与《德伯家的苔丝》并称姊妹篇。该书也是哈代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因其批判社会传统,导致出版后受到批评界强烈非议。也正因此,迫使哈代放弃了小说创作,转而写诗。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以悲怆的笔调描写女性,正是这种对女性的深切感悟,使他受到女性主义批评者长期的争议。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无名的裘德》中苏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对父权制的反抗与妥协。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会奉为神圣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鞭笞,对“仁慈的上帝”予以大胆的否定。本文试着结合哈代对主要人物苔丝、安琪儿、阿历克的刻画,从苔丝的悲剧性毁灭中看哈代的反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付悦 《文教资料》2010,(13):14-1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重要开拓者。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译者。然而,在国内外关于徐志摩的研究中,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而他在翻译上,例如诗歌翻译上做出的成绩,却经常为诗名所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徐志摩翻译的汤姆斯·哈代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徐译哈代诗歌分析徐志摩的诗歌翻译思想。从而客观地认识徐志摩在诗歌翻译上的积极探索,以及其作为诗人译者在新诗运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立足于维多利亚时代背景,根据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本细读,分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所面临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等方面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及《无名的裘德》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小说均直接或间接以女性为主角,而且这些女性均个性鲜明,在西方文坛独树一帜。分析她们的形象,能够让我们准确探明作为男性作家——一代文豪托马斯·哈代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这对理解其作品精髓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的着眼点正是如此,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二为一》是诗人哈代为“泰坦尼克”号失事而作,诗歌表现了诗人关注人类命运的一片真诚,十分富有哲理,反映出哈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者对哈代小说的研究硕果累累,对哈代诗歌的研究比较少,这与哈代自己对诗歌的执着不相匹配。而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哈代诗歌的研究鲜有。文章从语音、词汇、句子、意义四个层面对哈代诗歌《生死迎日出》进行文体学分析,同时借助语料库BNC网页版获得一些基础数据,帮助阐释此诗的文体特征和意义,以期使传统的文学文体学分析更加客观、准确和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接受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观念,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男性观察视角、男性叙述模式、男性话语和人物的二元对立语言,体现一定的男性思维。但小说中又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这显露出哈代创作意识中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作为英国19世纪文坛上成就堪比狄更斯的重要小说家和一名重要的20世纪的诗人,哈代的作品主要描述了英国历史上重要的维多利亚时代(1838—1904)和其后的生活情景,从而有机地联结了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小说创作方面,哈代的作品通常被分为三类主题,即浪漫与幻想、爱情与阴谋和环境与性格小说。  相似文献   

14.
从《序曲》看艾略特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学奖。《序曲》是艾略特非常有艺术特色的作品,它体现了诗人早期作品中的一些富有共性的艺术特点:灰暗的都市题材、非凡的意象特征、时间和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以道塞郡为背景的小说。在其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色彩,他认为支配人类命运的是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违背。从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一生可以深刻了解哈代的悲剧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琳  毕素珍 《考试周刊》2013,(85):12-14
本文通过对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人与自然关系描写的分析,透视哈代自然观的二重性:一方面自然优美迷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另一方面自然神秘阴森,对人的遭遇漠然置之甚至怀有敌意,指出哈代的生命体验、达尔文物种起源学说、现实主义与悲观主义对他自然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托玛斯哈代继承并革新了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观念,结合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命运观。本文试从哈代重要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出发,逐层深入分析哈代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命运观念,以期更好的理解哈代的创作和思想。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有着从维多利亚时期向现代文学过渡的性质,这鲜明地体现在小说结构模式的双重性上。从作品的结构安排、时间维度、空间设置三个方面分析哈代前后期小说结构模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哈代后期作品突破前期作品中单一的循环结构模式,循环的与线性的结构模式并存于同一部作品,折射出作家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思考、对命运观念的理解以及对当时基督教观念的批判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这位处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期交界线上的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从年轻时就深受希腊文学的影响。从哈代创作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也就是古希腊神话原型。本文试图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将哈代的代表作《苔丝》的主人公苔丝与其古希腊原型美狄亚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探讨哈代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之源,揭示哈代小说中人物虽被毁灭但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命力。这些人物悲剧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其小说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