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贝托·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提出了过度诠释这一观点.在书中,艾柯涉及到读者意图、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并对文本诠释进行限定.艾柯过度诠释的提出以及对诠释的界定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一书对《庄子》之"蝴蝶梦"解说入手,指出爱莲心的诠释原则是"读者意图"为中心的以隐喻为主的解读方式,摇摆于"哲学经典"与"文学经典"之间,对《庄子》的价值定位不明确,致使他的解读过程有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以《庄子》之"蝴蝶梦"与唐宋诗词之"蝴蝶梦"为例,指出以隐喻方式诠释"经典"的得失,并说明"哲学经典"与"文学经典"诠释的不同之处,以此分析学界之"《庄子》的‘朦胧美’研究"立题的悖谬之处。从而阐述对"经典"的诠释,与"文本意图"、"作者意图"及"文本历史"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过度诠释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震发生后,颇受争议的"80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人生的新篇章。本文证明,多难可以兴邦,多难也可以塑造一代人。  相似文献   

4.
本次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教学展评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来自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吴俊老师在其展评课中呈现出"巧""真""深"的特点,对主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丹纳讲座上罗蒂与艾柯就“诠释与过度诠释”展开激烈辩论,体现出他的文本无本质、诠释无标准、诠释即使用的文本诠释理论及其深刻的实用主义哲学背景。罗蒂的文本诠释理念虽然丰富了文本诠释方法,但过于强调诠释者对文本使用的目的,将有可能导致断章取义、诠释的混乱和对文学运行机制的忽略等一系列问题,也使罗蒂本人陷入两难的悖论境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奥兰多》"双性同体"现象以及苏珊·桑塔格小说《恩主》的"坎普"风格的源起、发展的回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小说人物在性别方面所体现出的互文现象,揭示作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键词的"互文性"对于创作主体建构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对"文学批评"的说法经常与"文学批评学"相互混淆或不加区分。随着"文学批评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文学批评的概念已经明晰。当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了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三局鼎立的局面,也出现了跨学科的文学批评等特点。当然,文学批评也出现了诸如"缺席"、"失语"、缺乏传统文化根基等问题。文学批评理想状态应该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上的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是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8.
晚明方以智提出"中边言诗说",当为明代"格调说"诗学理论的总结。方以智认为"中"与"边"包含诗歌创作艺术构成的三个层面,且"中"与"边"辩证依存。方氏从佛典中拈出"中边"一词作为其理论阐述的范畴。"中边言诗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公认的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鼻祖,她艺术思想体系中最具争议和最重要的莫过于她的"双性同体"说。从伍尔夫创作的《自己的一间屋》《奥兰多》到《三枚旧金币》可以看出她"双性同体"观的嬗变,她的思想由保守转向激进,对两性的态度由温和转向激烈。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大量的过度诠释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意义诠释过度和工具诠释过度方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原因。这种现象遮蔽了作品的真正意图,阻碍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需要高度重视和改正。  相似文献   

11.
李清良新近发表的文章认为:钱锺书的"诠释循环"对西方诠释学虽有所借鉴,但更多的是"不谋而合"、"不期而同"的"冥契暗合",这种"借鉴"只是"提法"即命名上的,至于实质内容,则是钱锺书从自己的学术旨趣学术经历出发而形成的,与西方诠释学没有直接关系,而且钱锺书"并不像某些研究者所说的非常熟悉西方阐释学"。因此无论从钱锺书对西方诠释学的了解程度进行反面印证,还是从他自己的学术旨趣学术经历作正面推论,都不能证明钱锺书自己形成了"诠释循环"方法。钱锺书的"诠释循环"是他有意识地借鉴西方诠释学理论发展中国传统诠释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就当代大学生而言,该如何"学"呢?做,又该怎么体现呢?开展"微党课",实现"学"与"做"相结合,突破传统党课的局限,让学员学到了党的理论知识,更是对"做"的创新诠释。  相似文献   

13.
"玫瑰"是叶芝象征体系诗歌中涵义丰富的象征体之一,并作为叶芝诗歌中重要的象征而频频出现。在"玫瑰"这一象征体中,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玫瑰"这一意象除了具有作品表面所提到的爱和美的象征外,还有一层对"玫瑰"意象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即强烈的爱尔兰民族情结。诗中叶芝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爱尔兰民族的关注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研究读者的需求特点,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并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昨日黄花"衍生于"明日黄花",两者都表示过时之物之意,但多数人认为应取缔"昨日黄花",以规范语言的使用。其实,不论是将其理解为语言的割裂现象导致"明日黄花"渐离语言的使用,还是望文生义与语言的讹变导致"昨日黄花"渐入人心,"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的争议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应该让它们自由竞争,把选择权留给语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研究读者的需求特点,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及其,并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的"分数崇拜"表现为过度关注教育质量的可计算性,过度关注教育结果的可预测性,过度关注教育过程的控制性。"分数崇拜"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生产了大量的"教育废品",此外它还催生了社会中的"利益崇拜",并使得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呈现非人化的特征。现代制度的"合理化"进程所引发的过度追求量化以及现代人"身份焦虑"的凸显,是导致病态教育竞争及"分数崇拜"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论语》中的相关语句,可概括出孔子的"质""文"观为:本质胜于文采,则流于鄙野;文采胜于本质,则流于浮夸;唯有本质与文采的适度结合,方臻于中庸。以子桑伯子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质"胜"文",甚至可有"质"无"文";以周朝大夫及史官为代表的一派则强调"文"胜"质"。此外,子贡的"质""文"观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观点,并与两千多年后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点有相似和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太原大学学报》2021,(1):81-88
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亚裔文学选集,《美国亚裔作家》以"源流之源"之势赋予了美国亚裔文学"真实"意义,展现了美国亚裔文学发展的立体化图景,开创了美国亚裔文学批评的史学先河,并以"教科书"模式践行了亚裔行动主义,推动了美国亚裔运动的发展,同时其独到深刻的"编""论"模式也对后来的美国亚裔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了其传承价值。具有多重价值的《美国亚裔作家》应当在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史上"复归"到其"应有"位置,"弥补"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史的"断裂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强调一个"读"字,而数学教学则强调一个"练"字。语文教学通过对文章一遍又一遍地"读",字、词、句、篇、章、结构等语文基础知识得以落实,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得以体会。数学教学中则是对各类习题一道又一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