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除了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外,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对四川方言专书如《蜀语》、《跻春台》及各类辞书的研究也蔚为大观。本文对这一时期四川方言的研究性专著和四川方言专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对崔荣昌先生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和《九十年代出版的四川方言论著》中未提及的少量成果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 每每与文化界人士谈及黔阳方言,均认为是典型的西南官话,黔阳人也纷纷认为自己所操语言为西南官话。这种西南官话之说,最迟恐怕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方言普查,流传了将近三十年。《方言》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上刊载了复旦大学周振鹤、游汝杰两位老师的《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一文以及湖南鲍厚星、李永明老师绘制的《一九八五湖南省汉语方言分区图》,亦均将黔阳方言划归西南官话。笔者认为,这种西南官话说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3.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东南面与广东省搭界,西面及西南面与广西接壤。全市现辖有九县二区。境内山岭纵横,交通不够便利,经济不够发达,人们居住分散,方言结构复杂,方音浓重而多样,“官活”是各县区人们在公共场合通行的交际语言。全市境内通行的汉语方言及所谓“官话”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片:湘方言片和西南官话片。湘方言片主要分布于潇水下游和湘江以南地带,即所谓北五县区:芝山区、冷水滩区、双牌县、东安县、祁阳县。西南官话片分布于潇水上游地区,即所谓南六县:道县、江华县、江永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各县区官话不尽相同。此外,新田县个别自然村(如门楼下乡长田村)和江华县少数自然村(如水口镇的泮水村)讲客家方言,江华县毗邻广东省的个别自然村说粤方言。境内还有瑶、壮、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瑶族占多数,多使用勉语。有的少数民族还会说汉语“官话”,呈现“双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遵义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之川贵话土语群,从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看,它都有着西南官话的一般特点,此不赘述。但它又同时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本文旨在从方言本字的角度出发,对方言词汇中存在的“有音无字”或同音词混淆问题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本文收,时主要是单音节方言词或词素,因为这些词或词素是方言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和要素,同时,也便与《广韵》、《集韵》作比较,更好地探求其本源。  相似文献   

5.
夏先忠 《现代语文》2007,(11):79-80
引言 怀化方言是指通行于现在湖南怀化市鹤城区和中方县的地方话--怀化话.关于怀化方言较为准确的归属,最早见于己于1956年至此1960年由湖南师范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承担的湖南省汉语方言普查整理出的《湖南省方言普查总结报告》,《报告》认为怀化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7,(1):67-70
马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昆贵片。根据石锋先生的声调格局理论,通过声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马关方言语音样品进行分析,探析其声学性质。马关方言声调的调值为:阴平(35)、阳平(51)、上声(44)、去声(31),与《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对马关方言声调研究结论不同,其中差异最大的是阴平调。  相似文献   

7.
合江方言隶属于西南方言中的四川方言,其方言词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本文以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该书中20个较有特色的方言词,分析词义,探讨理据,厘清源流,希望有助于四川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这是笔者《金瓶梅》与云南方言集的序言。《金瓶梅》是用什么方言写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不同意见,而书中很多方言却又保存于远在西南边疆的云南方言中。把它们收集整理出来,很可以揭示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多元性,回答云南汉族人民祖籍究竟在何方的问题。五百多年有方言发展,它自有其不与其他方言相同的演变规律。同时方言与方言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许就是方言形成,进一步为通语形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以市区方言为代表 ,有韵母 32个 ;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 ,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市区方言为代表,有韵母32个;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归纳了赤水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变调现象,重点对赤水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基本韵母生成儿化韵的类别以及自成音节的儿尾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两个大的方面论证《方言》对《尔雅》古今语的记述。一方面,从《方言》描写词 语纵横两层面这个角度,论述了《尔雅》古今语在《方言》中记录为古语词和西汉方言词; 另一方面,《尔雅》古今语到了西汉遍布华夏各地,如分布于关东西,分布于某地某地间, 分布于某地,同时根据详实的数据得出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结论,而且,《方言》对某地 间 方言词的辨析反映方言与通语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文章最后,将《方言》对《尔雅》古今 语的记述依照林语堂“十四个方言区”—一列举,推断出方言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某些方 言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一部方言研究的力作——评《宜昌方言研究》黄群建宜昌是湖北省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它上控巴蜀,下连荆襄,南通湘粤,北达中原,自古是长江三峡的门户、川鄂交通的咽喉。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也同样具有特色。宜昌方言属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的大本营在四川、贵州、...  相似文献   

16.
周政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8,11
陕西省汉中市的方言因历史上的北方移民而存在着中原官话,同时因与周边西南官话的深度接触又明显表现出高度的混合特征。经调查,仅汉中市的汉台区西关、北关所讲方言为中原官话,东关方言为西南官话,南关方言因入声字的今读混乱并且调值又倾向于西南官话而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以汉台西关方言为代表点,介绍它与东关方言的差异,并列出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7.
何赟 《教师》2012,(8):121-122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属于西南官话区。思南之名源起思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思南方言有声母22个,韵母32个,声调5类。与《广韵》相比,今思南方言主要有12项特征,与普通话相比主要有12项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化是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不同的方言却有其各自不同的规律与特点。本文探讨赣榆县城所在地青口镇的四种音变现象。以国际音标记音,用小字数码“1、2、3、4”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调类,记音时放在音标的右上角,轻声则在音标前加圆点儿表示,某些需要解释的方言例词用小字在词下加注。赣榆方言声、韵、调的描写及其特点的详细分析、赣榆方官内容的主要差异以及赣榆方言儿化音变的类型与规律等,已在拙作《赣榆(青口)方言的语音系统》(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1989年总第37期)中论及,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一)同化造成的音变 赣榆(青口)话中前鼻音韵母—n与以舌根音声母—习为声母的音节连读时,“n”往往是同化为“叮”,从而造成韵母的变化。例如: 例词 单字音 后字声母 音变后的读音  相似文献   

19.
中古咸摄阳声韵—m韵尾演变到今方言,韵尾消变程度不一。本文从《汉语方音字汇》中选取由南至北的十个方言点来探讨咸摄阳声韵—m韵尾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楚语”这个术语,早在西汉语言学家杨雄(前58—公元18年)的著作《方言》中就使用了,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后来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政府和黄冈地区行署所在地)任团练副使时,于元丰7年(1084年)写的一首《满庭芳》词中也提到“楚语”:“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这是“楚语”在文学作品中较早的出现。“楚语”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但用“楚语”确指湖北东部一带方言还是40年以前的事。1948年,赵元任、丁声树等合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将湖北省东部地区的17个县和西北角的竹溪、竹山共19个县的方言都划在第二区。作者指出:“这第二区可以算作典型的楚语,——如果要独立一种楚语的名目的话。”1960年,由湖北省方言调查指导组负责编写的《湖北方言概况》(油印本),也将鄂东和鄂东北一带的19个县市加上竹山、竹溪共21个县市的方言划为楚语区,其分布地域与《湖北方言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