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趣谈回文数     
先看苏轼的七言律诗《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相似文献   

2.
妙趣回文诗     
周婷 《教师博览》2006,(4):29-29
回文诗可顺着读和倒着读,表现形式奇异,无论怎样读意思都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如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诗曰: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诗中有一种诗叫回文诗,它可以倒着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多属文字游戏。回文诗难写,因为倒过来读时,诗的语法和诗歌的意义都会改变,而且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例如,“上海自来水”,倒过来读变成“水来自海上”。这就给做回文诗的诗人提出了难题,从诗的任何一头读起来,无论含义和意境相近与否,诗句都必须优美典雅,而且富有艺术韵味。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与他的一位老同学讨论科学史,说到有关人类智慧问题时,就提及中国古诗中回文诗的创作更需要智慧,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例:从前一家饭店名叫“天然居”,饭店正门挂了一副对联:“客上天然居”(上联),“居然天上客”(下联)。这是一副很有情趣的回文对联!客人来到我这个“天然居”(天上的房子),惊人地发现自己登上这个饭店好像成了天上的客人了。第二例:唐朝诗人陈子昂写的两首诗,实际上只有一首,第二首只是第一首的回文,两首诗表达的意义都惊人地相似: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廉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把这首诗倒过来读时是: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廉。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前后两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变,但后一首表达的情感更为迫切,多奇妙啊!回文诗属杂体诗中的一种诗。杂体诗还包括离合诗、辘轳...  相似文献   

4.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 :①槛 :栏杆。②罗幕 :丝做的帷幕 ,借指屋子里。③朱户 :朱红色的门户 ,指富贵人家。④彩笺、尺素 :都是指书信。【新读】晏殊 ,北宋词人 ,其词含蓄婉丽 ,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 ,传诵极广。《蝶恋花》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诗 ,其最大特点是情景交织 ,饱蘸愁绪。上阕“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仅七字 ,不仅写出了时间 (清晨 )、地…  相似文献   

5.
回文联     
"回文联"又名"回环联",无论正读、倒读,都能表达完整顺畅的文意。种类很多,既有全部回环,又有部分回环,尤以正读与倒读同音同字的回环最为常见。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相似文献   

6.
回文等式     
回文等式汤恭冲顺读倒读都成成文叫做回文。顺读倒读等式都成立,叫回文等式。回文有回文句,如“花开不老树”;回文联,如“长昼春花娇映日;隔帘院柳倩凝妆”;回文诗,如“低檐压柳露华浓,幻梦惊回几杵钟。西岭宿云青霭霭,北山春树绿重重。溪流漾日映幽寺,渚浦翔鸿...  相似文献   

7.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清人王士祯评论此诗:“为诗结处总要健举,如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何等气概。”请你结合全诗说一说此诗结句的妙处。答:_______  相似文献   

8.
对联是我国文苑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它形式短小精悍,对仗严整,工巧的对联常给人“浑然天成”的奇趣。关于对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相传有一相国小姐,才貌双全,她渴望能寻得一才华横溢的佳婿。为此,她一不要彩礼,二不论穷富,只要男子能对出她出的上联即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此上联相当深奥,“寸土为寺”、“寺旁言诗”为拆字法,“寺”和“寺”、“诗”和“诗”是顶针格,“月”又是“明”的一部分,也是拆字法,而“明月送僧归古寺”又是唐诗,属用典。末一“寺”字,与首句末字重出,是照应上联。此联真可谓玄机重重,…  相似文献   

9.
周俊根 《初中生》2006,(29):22-25,13,49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潜能 邹扶澜 小学的时候,读唐朝诗人卢纶的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梭中."  相似文献   

10.
读画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对联渊源流长,浩如烟海,其中文学对联不乏佳作。这些对联不仅含有丰富的作家作品知识,而且与中学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倘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文学名联,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用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来介绍李白的字号、性格为人以及诗歌风格;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用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来介绍杜甫字号、草堂以及诗歌价值。可谓一石三鸟。 笔者收集了一些文学名联,并作了一些教学尝试,现具体谈淡文学名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用对联来介绍作家生平  相似文献   

12.
以《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作参照系读《全宋诗》,又得佚诗7首,现录如下: 册一卷二一页300杨朴集失收《中秋》:"一年月色今宵好,千里无云秋夜长.宿鹊已惊枝上梦,露萤空缀草头光.清辉霭霭寒侵屋,香雾濛濛影转廊.老子于中非浅兴,披衣起坐据匡床."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 诗人以第三者的视野,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细腻而充分地表达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 哀怨,突出了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诗  相似文献   

14.
诗能吃吗?     
如果说,有人把好诗当作早餐,你一定不相信。那么,请读一首小诗:“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诗句当早餐。”王安石号“半山”,“读半山”即读王安石的诗。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春夜喜雨》,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清新明快、妇孺皆知的诗,为中学生学习古诗的典范之作。而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字,读音素有争议。笔者认为此处应读“zhòng”,不应读“chóng”,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6.
在宏篇巨制《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丫头香菱向大才女林黛玉请教写诗的方法 ,林黛玉没有给丫头喋喋不休地讲解如何如何去构思 ,又如何如何去推敲 ,而是让她先熟读古诗 ,把几百首优秀的古诗烂熟于心。那丫头倒也听话 ,认认真真地去读摩诘五律、杜工部七律、李青莲七绝等大量古诗 ,边读边琢磨 ,读到痴迷。果然 ,工夫不负有心人 ,素被人认为“俗”、“呆”的香菱竟也写出了一首令众人喝彩的诗来。由此可见 ,林黛玉深谙读的妙用。其实 ,读 ,在汉语学习中自古以来就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旧书不厌百回…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已经到来。“2002”这四个数字组合别具一格,顺读倒读完全一样,由此可见2002年是个百年难遇的“回文年”,回文年头话回文,不失为一件乐事。回文,是利用语序回环往复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对联、诗、词中最常见,这些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就是联词或诗句回循往复,既可以顺读,亦可倒读,从而妙趣横生,兴味无穷,令人拍案叫绝。回文在对联中时有所见。雪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鼓浪屿鱼腹浦回文联,它以“锁山”和“天连水”回环写出饶有风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字与对联     
一、二、三……十、百、千、万……这些自然数,用于数学、记账、计量,表示实在的数目,看来枯燥乏味;但若将它们用于装点对联,则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这副高题在泰山南天门上的对联,把游人经过艰难登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拟华岳三峰为巨人靠槛站立,黄河则张开臂膀把雄关抱在怀中走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开阔的意境中情思奔涌。苏州虎丘花  相似文献   

19.
崔巍 《陕西教育》2000,(2):39-39
唐代诗人杜牧写了一首《江南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针对杨慎的意见,清代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进行了驳斥:“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之《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  相似文献   

20.
词的理趣     
词主言情,不尚说理,因此也不像诗那样常有充满绝妙理趣的警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更有一些诗,全篇通过形象来说理,可以称之为理趣诗。如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阐述的哲理是非常明确而又丰富的。但也有一些词在言情抒怀时也催发了一些理趣,实属难能可贵。我们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