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书瀛的学术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76—1985年,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针,反思文学艺术的特性;1985—1992年,从人类本体论哲学出发去解释文艺现象;1992年前后,从价值论哲学出发去解释审美和艺术。本文从哲学基础、文艺学艺术特性、艺术典型等几个方面,着重对杜书瀛的认识论文艺学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更好的研究和分析杜书瀛的文艺学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走出“直观的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和首要观点──实践,全面引入文艺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学活动包含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多角度认识文学活动是必要和可能的;人道主义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范式。坚持实践的观点,有利于科学认识文学的本质;有利于形成许多同样站得住脚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并构成相互间的互补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学活动“建设人、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产出导向法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更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本文尝试运用产出导论法的相关理论,聚焦江苏某高校《语言学导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旨在探讨产出导向法在指导语言学导论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同时反思如何更好地在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下完善《语言学导论》课堂活动的设计,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寻求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反事实思维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从而建构一种可能的假设的思维活动,它以一种假设的形式出现。本文简单介绍了反事实思维的概念、分类及其产生过程,主要论述了反事实思维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文艺学的整合路径上,存在理论驱动与问题驱动的基本差异。前者导致了国内文艺学研究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后者却保证了西方文论的不断进步。国内的文艺学整合之所以会陷入困境,部分原因在于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但不能因此错误地放弃本质追问。文论整合难以有效展开,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无视整合对象之间的范式冲突。部分学者从观念论出发,对范式冲突现象作了细致的描述。但只有从生存论视域出发,才可能在不同范式之间求得合宜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文艺类科普作品的创作是科普创作中的一个弱化区域,更是文学作品长廊里黯然失色的一个展柜。作家如何把握以科学家为主角的科普作品的创作,兼顾文学与科普的双重功能,对于作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得者陈典松的长篇科普历史小说《詹天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鲜活的研究范例。作者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宏观把握和细节设计,语言叙述的沉稳、严谨,结构布置的大气、周密,人物描写的细腻,对科学事实的逻辑陈述等,都是这部作品留给我们的启示,其通感效应中的文学品味,坚持在叙事过程中传播科技知识,展示人物的科学精神,立体地、多视角地演绎人物的家国情怀,从细微处突显人物复杂情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詹天佑》一书艺术创新与科学的、逻辑的原则有机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欧阳康副教授撰著的《社会认识论导论》,作为优秀博士论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1990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第一部关于社会认识论的专著,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引起了全国哲学界的重视。通观这部著作,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立意新颖。长期以来,研究认识论的论文多如牛毛,其中联系社会现象者也不乏其例,但以人们认识社会的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把社会认识论作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学说进行专题研究,却是罕见的。作者勇于探索,扑向认识论研究的前沿,力图解开“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这个千古之难题,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研究途径,具有填补这方面研究空白的意义,其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不可低估。随着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错综复杂和变化多端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以《社会认识论导论》为开端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必将日益为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精髓神魂究竟是什么?这是当前我国文艺学经过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破袭之后进入巩固建设时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宏观透视的方式,从古代文论家们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他们所得出的具体结论,以及他们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方式及角度,努力寻求某种思路上的一致性和逻辑有序性。我们的研究将证明:文学主体活动论是中华文艺学之魂。  相似文献   

9.
当前文艺学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就教学模式而言,探讨“循环式”教学“设疑”、“泛读”、“对话”、“研读”、“拓展”等环节的设定与关联,寻求文艺学课程教学“实践—理论”或“理论—实践”的实现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文艺学”是电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材具有师范性、新颖性、深广性的特点;教师应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根据教材的难易度以及成人函授教育的特殊性开展教学活动,即:备课要全面、充分,“导学课”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强调学生自学要全面等;并运用点面结合、纵横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和钱学森关于"搞科学的要学点文学艺术"的谈话精神,为理工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理工科院校,文学艺术对学生心智结构的完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想象力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拓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助力效用。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筛选出来的“块垒”(情结),作为人的情意本体的凝聚物,已成为文学创作活动的真正的出发点,是文学创作全过程的动力机制。“块垒”(情结)的抒发,还需要以娴熟地掌握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和表现手法为必要条件。基于此,文章对冯亦同的新诗集《紫金花》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评析;同时,对他的全部文学成就和组织文学活动,也予以理论概括和评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人品与文品(诗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明确地指出,优秀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提升作家(诗人)的人品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被关注的课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属于科学素质范畴,它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实现的。科学方法训练涵盖过程式教学、过程技能、科学方法考核几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所进行的活动实例,说明在教学中对科学方法训练的条件具备和实施得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无限的,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12月初 ,“文艺学前沿问题高层论坛”在古城西安召开。文艺学著名学者赵宪章、邱紫华、党圣元、胡明、罗钢、鲁枢元、畅广元、刘建军等 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就“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艺理论的边界与开放性”、“文艺学学科的建设”、“中国诗学的现代建构”以及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本期特从发言稿中选出几篇予以发表 ,期望学界对诸多前沿论题展开更为广泛的讨论。在此 ,我们热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6.
汉语成语是在语言的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而约定俗成的词组或短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对周围客观事物细致观察,反复认真地琢磨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其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简练明了,折射出诸多的文化意蕴,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汉语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蕴含着从现象抽绎出的规律,从事实归纳成的理论,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其中许多涉及到了化学知识的领域。把文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介绍,是一种新尝试。本刊将陆续刊出《成语中的化学知识》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课程历史与研究现状,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南,对《语言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内容、方法,场域)和评价创新进行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为语言学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海洋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伴随海洋文化研究的兴起,海洋文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世人关注。海洋文学渗透着海洋精神的独立品格,20世纪人们逐渐将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这对文学史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海洋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9.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科学的研究精神"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善于怀疑、注重创新以及"为学问而学问"等四方面的精神。实事求是,主要体现为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择取: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从书上求实","从事上求实";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无征不信"的治学态度。善于怀疑的精神具体展开为两个向度,即对研究对象和主体自身的怀疑:对研究对象的怀疑,集中表现为对古人之言和经典文本的怀疑和不轻信;对主体自身的怀疑,表现为"虚己"和破除"己弊"。创新的精神表现为实证的归纳法的运用。"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是学问能够独立,并得以发展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汉晋京都大赋中“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系列可谓典型的“摹拟”文学.然而张衡与左思的京都赋创作虽一律名曰“摹拟”,实际上却具有不同的涵义,《二京赋》主要是在文章规模上对《两都赋》构成超越,而《三都赋》之于《二京》《两都》则是全方位的创新.在从班固到张衡、再从张衡到左思的文学“摹拟”现象中,发现他们以“摹拟”前辈为具体手段,体现了赋体文学中承袭与创新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