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大,形成年代最晚、地质构造最复杂、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高原上数100km至上1000km的构造带纵横交错,构造型式错综复杂。在构造带的切割挤压作用下,构造带内及其两侧分布有大面积深层次的松动岩体,显然松动岩体是构造作用下的产物,构造线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松动岩体分布,二者如影随形。然而西藏境内分布的几条主要河流几乎都是在几条同名的主要构造带上发育而成的,如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易贡藏布等均是在同名的断裂构造带上发育而成。这几条断裂带都是深大断裂带,如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和怒江断裂带局部宽达5000m以上,深达数10000m至上地幔,一般的宽度都大于100m。这几条江河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绿色能源的后备基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求,将陆续开发西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另外,西藏目前已建的5个机场有3个建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河谷内,西藏已建和在建的3条铁路有2条也建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内,开发和建设中必然会出现松动岩体对工程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藏小型水电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我国乃至在亚洲水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国际河流分布最广的一个地区,同时又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多的地区。淡水蓄水总量占全国之首。西藏有35000平方公里的河水流域面积,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可达2亿千瓦,居世界之首。西藏丰富的水资源不但为解决西藏能源短缺,电力资源贫乏的局面带来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也是改变当地落后、贫穷的状态重要资源。本文阐述了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以及小型水电开发、建设发展过程的分析及总结,并分析了西藏未来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的充满活力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淡水资源与水质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我国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水库,它们在灌溉、航运、发电、工业与居民供水、美化环境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地区性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严重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河流、湖泊与水库是我国淡水资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总径流量达2.6亿立方米,占全球河流总径流量的6.6%,为世界上6个总径流量最丰富的  相似文献   

4.
绿色速览     
《青海科技》2013,(2):9-11
我国水利家底首次摸清 十年河流减少一半多 水利部、国家统计局3月26日对外发布《第一次全水利普布公报》,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约有2.3万条,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年降水量70~900mm,分布极不均匀,西藏的南部和东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发区。每年汛期受强降雨影响,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灾害频次高、危害重、影响大,是自治区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西藏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之一。突发性强降水是诱发山洪地质等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大多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里生成。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防汛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西藏基于国家气象局推广的短时临近预报平台(swan)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更适合西藏本地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以期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焦育鑫 《百科知识》2009,(14):39-41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和冰川最多的国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河流湿地共有7.4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和青海。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33)
河流沉积是主要的碎屑岩沉积类型,也是油气勘探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不同河流由于形成地质环境不同导致了河流类型、形态、微相、砂体展布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条河流在不同位置(上中下游)由于流域环境的变化导致河流水动力、形态、微相及砂体类型也不相同。通过对典型现代河流卫星照片的解析,总结不同河流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导致的河流沉积特征差异及同一河流不同位置沉积特征差异因素,为分析预测地下古河流特征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次选择了长江、黄河、克里雅河三条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沉积特征的典型河流,通过对三条河流分别选取中下游典型河段的分析,明确了气候、携沙量、水流量等是控制河流形态、微相类型、砂体规模及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二条大河,全长6,5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到280万平方公里。河流长度的五分之一,也就是1,200公里,是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是由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会合而成的。白尼罗河从坦噶尼喀和乌干达交界处的维多利亚湖流  相似文献   

9.
选取一条典型入滇池河流大河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大河周边地下水氮污染的状况,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河周边地下水三氮污染十分严重,时空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变化与降雨量、空间位置、地下水位埋深和氮肥施用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刘厚培 《资源科学》1986,8(3):70-75
一 农业的宏观考察研究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初的西藏工作队就已开始,已有三十多个年头。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过程中,先后与会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及农业生产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区域性的种植业生产的宏观调查和农业资源生态方面的考察任务。除编写有区域农业专著(如新疆农业、西藏农业概况等)和专题报告外,还对考察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重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10月起,大连市开展“3153”生态河工程建设,对全域大小河流进行全面治理,对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153条河流、河段进行全方位修复、绿化。对“3153”生态河工程建设的实施措施及效果作简要介绍,并以桃房河典型工程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吕途 《青海科技》2014,(2):38-39
<正>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它既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海拔3196米,比国内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倒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这里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湖的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  相似文献   

13.
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政府本位行政理念的影响,在河湖流域治理过程中,政府一直兼具“掌舵人”和“划桨人”的双重角色,发挥着河流治理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法律制度建构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本位理念的渐次转型以及公民社会的缓慢发育,为西藏河湖流域善治趋向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做出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关于保护西藏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使西藏河湖流域在当前国家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下,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化下走向生态善治提供了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羌塘高原极端条件下芽胞杆菌存活及分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芽胞杆菌研究团队2013年开展了西藏羌塘高原芽胞杆菌资源考察,采集湿地、湖泊、溪流、高山平原、草原、草地和草甸等生境中土壤样品166个,土壤样品的海拔分布为4524~5085米。通过资源收集、分离、保存、鉴定建立了西藏羌塘高原芽胞杆菌资源库,为建立西藏羌塘芽胞杆资源名目奠定基础。通过进一步分析芽胞杆菌在极端生境中的生态分布、群落结构、种群分化,为芽胞杆菌的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必要数据。  相似文献   

15.
水利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水、兴水利、除水害的科学。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要素,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利和水能资源丰富,河流多、水面广,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全国江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全国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还乡河是唐山境内一条重要河流,其流域分布很多从新石器到明清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存,本文通过对遗存的分析,探讨该流域遗存的分布特征,时代和经济形式等。  相似文献   

17.
江春 《西藏科技》2007,(2):55-58
本文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和信息服务工作重大意义、建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的紧迫性以及生态西藏建设的迫切要求等方面入手,指出西藏气象部门具有合理分布的观测站网、业务规范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输、信息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的宏观动态遥感监测等6个方面优势。结合西藏气象部门特点,较全面地论述了气象部门在西藏生态环境监测和应用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草地主要虫害有西藏飞蝗、草原毛虫、白边迦蝗、苜蓿夜蛾、黄地老虎、金龟子等,其中以西藏飞蝗和草原毛虫的危害最大,西藏飞蝗常年发生面积达2500万亩,草原毛虫取食优质牧草,如高山蒿草、披碱草等,在受害区,一般每平方米10~25头,严重区域虫口密度高达600头/m2以上。文章主要讲述了草地害虫的几种主要优势种类及其分布区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西藏境内河流、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资源丰富,为鹭科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有记录的鹭科鸟类达到9种,占中国鹭科鸟类的34.6%.2018年6月26日,笔者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湿地(30°59′34.94″N,88°22′36.76″E,海拔4685m)的沼泽中发现1只印度池鹭(Ardeola grayii),并获得两张影像资料。由于印度池鹭在国内的分布记录只见于新疆慕士塔格峰、云南滇池和盈江等地,在本研究之前西藏并未有确切的分布记录,故本次发现应为印度池鹭在西藏的首次记录,这也使得西藏鹭科鸟类的种数达到10种。印度池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LC)物种。目前种群数量趋势较为稳定,在中国境内的印度池鹭因为较为罕见,其生存状况仍有待于更加系统的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印度担忧中国水电站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在雅鲁藏布江修建藏木水电站,这一正常举措却遭到了印度国内的一片质疑,这是怎么回事?中国人自己修水电站与印度人有什么关系?原来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西藏和云南,然后转入印度,在印度,这条河流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就是说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横跨中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