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 《集邮博览》2009,(4):56-57
2000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上,塞浦路斯籍N.朗戈斯先生当选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主席。在2004年9月新加坡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上朗戈斯先生获得连任,并得到第68届FIP大会的批准,任期至2008年。  相似文献   

2.
我对桥情有独钟,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跃发展,一座座风采各异的大桥在各地架起,更催生了我把所收集桥题材邮品组编一部邮集的念头。先是搞专题邮集《桥的自述》,后来则专注于极限邮集《桥》,后者的展集原来准备参加2000年首届广州全国极限集邮邀请展,但因故未能前往,到2002年第2届(更名为"全国极限集邮展览")才了却这番遗憾,竟然还获大镀金奖,在这期间,这部展集曾获2001年浙江省展镀金奖,应邀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邮展,尤其是在省展上的得奖,以及评审员给予的"《桥》集有发展前途"的评价,增添了我的组集兴趣与信心,以及继续努力的动力。下面是我来自对《桥》极限邮集组编及3次参展前作修改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军 《集邮博览》2012,(10):32-33
我编组的一片邮集《钻戒》,在“北京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上获得二等奖(85分),这是邮展主办方、评审员和集邮界师友对我的褒奖和鼓励。我很感激。  相似文献   

4.
我们夫妇俩编组的专题邮集《桥》,在2008南昌全国邮展上获得了镀金奖。十年磨剑,首次沾金,感慨良多。往事回顾上世纪80年代,梁鸿贵老师一篇介绍专题集邮的文章,引发了我们对专题集邮的兴趣。从专业熟悉的角度出发,我们当即选定"桥"并开始收集素材。退休后组集,首次亮相于1999年广州全国老年邮展,得了大银奖(78  相似文献   

5.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6.
《你的极限人生》是一部以专题叙述的方式,完整呈现了极限明信片从1872年到1909年形成过程的脉络,生动形象地表现极限集邮理论研究实绩的邮集,这部邮集在2014年第17届上海综合邮展中获得了竞赛类最高分92分,并摘下了一框类的唯一金奖,在长沙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又取得了一框类镀金奖的好成绩,对我个人而言,它们既是成绩的突破,更是在组集经验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1990年5月1日,由北京几位极限集邮爱好者发起成立了专题集邮组织——京华极限集邮研究会。近20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会员队伍不断壮大,集邮的水平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彰显了很强的生存能力,这些都得益于高质量的会刊、会内多姿多彩的活动和会员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蒋饶 《集邮博览》2008,(8):26-27
李卫自幼集邮,他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邮集在国际邮展中屡获大奖。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先后五次获得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指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生6人、博士后4人。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选为"全国首批重点资助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相似文献   

9.
我的《建筑外墙造型艺术(1940年以前)》一框极限展品,先后获得2012年的济南第5届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镀金奖加特别奖和广州第7届全国极限邮展金奖加特别奖,以及2013年的上海集邮节极限邮展的金奖和珠海东亚邮展镀金奖。尽管这部邮集还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足与欠缺之处,但是,能获得这些奖  相似文献   

10.
高路 《集邮博览》2011,(11):34-37
我的专题邮集《嘴》在2010年的杭州全国邮展中,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虽然在展场上《嘴》还是一部新邮集,但从构思、邮品收集到成集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较长时间的邮品积累,为我在邮集素材选择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现借《集邮博览》的一角之地,和专题集邮的同好们共同分享—下自己在邮集素材使用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宏 《集邮博览》2010,(2):47-47
梅海涛是当前国内极限集邮界涌现出来的极限展品高产作者,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先后编组出两部五框极限展品《夏季奥运会竞赛项目》(荣获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金奖)、《邮递员培训班学习笔记》(荣获2008南昌全国邮展镀金奖、2009韩国亚洲邮展大银奖)和两部一框类极限展品《非洲掠影》(1937年以前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从求生技能演变而来的竞技体育》,参加  相似文献   

12.
朱国平 《集邮博览》2012,(12):32-33
京剧是国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从小酷爱集邮也喜欢京剧,所以从1997年开始着手编组《京剧》专题集邮。十几年来,确实让身处山区县城的我历经了磨砺,由于素材的制约使得我几次也想到过放弃。然而,兴趣是力量的源泉,通过建立京剧专题集邮网站、参加各种邮品拍卖会、网购以及邮市等途径,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收集到一批有份量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12,(12):9-11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买的第一枚邮票,现在还珍藏着吗?这枚邮票花了您多少钱?这枚邮票现在的价格是多少?1949年我开始集邮,当时我10岁,在西安市东南小学上学。当年5月20日西安和平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欢度国庆时学校演出京剧《打渔杀家》,我在剧中饰演须生李俊,和演花脸倪荣的一位同学搭档。他是从延安来的延安平剧(京剧)院子弟,有一次看到他收集的邮票和毛泽东像画片,因我喜爱书画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2010年杭州全国邮展上,王宏伟先生的《水》的邮集获得金奖加特别奖。想起他的这部专题邮集在这近五六年间由低而高的渐进的历程,以及他自己所概括的从北京到南昌,  相似文献   

15.
孟宪利 《集邮博览》2012,(10):31-32
在北京市集邮协会举办的全国一片邮集邀请展上,我的《没画毛主席像的天安门城楼》一片邮集,获得二等奖加特别奖的成绩。这次参展,使我对一片集邮有了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施邑屏 《上海集邮》2014,(5):23-27,F0002,F0003
1991年开始,我在收集音乐家、诺贝尔奖、化学及科学家专题同时,对体育集邮的体操情有独钟。我收集这个体育专题,是考虑到体操它是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喜爱的一项运动。经过十多年努力,《体操》在2006年首次参展就获得"德胜杯"全国专题邮展大镀金奖加特别奖,此后,又曾获北京奥运会国际邮展镀金奖(85分,此展未设大镀金奖),以及2008年(南昌)全国邮展大镀金奖。2010年,修改后的《体操——人见人爱的运动》首次参加FIAP竞赛邮展,获2010年南非国际邮展大镀金奖。本文谈谈自己这部邮集的编组体会及今后努力方向,并与同好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乃山先生对收集绘画题材的极限片情有独中,世界各国绘画题材极限片已有1000余片,可谓洋洋大观。这也为他编组邮集打下较好的基础。2004年他编组了一框邮集《拉斐尔的艺术成就》,这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009年在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  相似文献   

18.
这部《月亮》专题邮集,从萌生想法到最终跨入世界邮展的殿堂并非偶然,而是她长期来孜孜不倦地学习,对集邮素材长期积累,以及每次参展后总是虚心求教找差距,不厌其烦作修改的结果。纵观邮集,让人耳目一新,前言纲要紧扣主题,素材编排错落有序。它用跨世纪的丰富邮品,娓娓道来许多有关月亮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倘若再仔细去体会,你还会发觉,女性作者所特有的那种含蓄细腻风格,贯穿着这部邮集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1894年诞生于法国巴黎的奥林匹克运动,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当今社会,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地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是体育,但它已远远超过了体育的意义;它以奥运会为表现形式,但它远不只是一种奥运会文化。它已发展成为超越体育和奥运会比赛的一种关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与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所以称它是当代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工程中的一大创新和发明,已不为过。它以体育为载体,以人类肢体语言为媒介,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玉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文明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定义和宪章,进一步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认为玉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是东西方文化再交流的契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