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海霞 《四川教育》2006,(12):42-42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的主体探究和合作攻关,让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经历。同时,这三篇稿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第一篇稿件从整体入手,以“分类整理知识——问题中反思——练习中运用”三个环节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复习课堂;第二篇稿件由点到面,以盐水配比方案将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内容巧妙贯穿其中,通过“理一理”、“串一串”、“连一连”等自主复习方式创造“知识网”,构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复习路径;第三篇稿件则以四道练习题为本单元知识复习的“串联点”,在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渗透有序整理的复习方法,进而达成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的主体探究和合作攻关,让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经历。同时,这三篇稿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第一篇稿件从整体入手,以“分类整理知识——问题中反思——练习中运用”三个环节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复习课堂;第二篇稿件由点到面,以盐水配比方案将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内容巧妙贯穿其中,通过“理一理”、“串一串”、“连一连”等自主复习方式创造“知识网”,构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复习路径;第三篇稿件则以四道练习题为本单元知识复习的“串联点”,在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渗透有序整理的复习方法,进而达成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叶应斌 《四川教育》2006,(12):40-41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的主体探究和合作攻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期终复习可依据教材,提挈复习主线,串联复习各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纵串横联、梳理归纳、练习强化中把握系列的知识体系,形成相关的读写能力。一、以“读写例话”为主线,在纵串横联中落实读写训练重点。“读写例话”提挈了教材的读写知识点,连成了教材的读写训练线,它是复习的主要依据。为使学生形成全册教材读写知识的整体认识,可引导通览“例话”,根据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巧妙挖掘,合理归并,将六个“例话”归并为读写知识的四个复习点,以构成复习主线:①读文章要理清顺序、分清主次,在  相似文献   

5.
期末复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复习时,切忌罗列题目,教师拼命讲学生加班练,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串”字上,使学生学过的独立的若干个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网络.即把学生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知识梳理成一个知识系统.这样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 巧妙设计,精心编拟少而精的题组,能产生新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新的领悟. 现就如何复习分数、百分数三种类型应用题谈几点做法. 一、设计基本类型题组,促使横向疏通联系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课教学的基本课型“整理”与“练习”是复习课教学的两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整理”与“练习”的顺序、主次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复习课型。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三种不同的课型:1.“先理后练”型“先理后练”型的复习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形成网络。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  相似文献   

7.
毕业班总复习到一个阶段,总要上一至二节练习课,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一般结构是:基本训练——质疑探讨练习——系统综合练习——讲评小结——布置作业。下面以《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内容为例,谈谈复习后练习课的设计。一、基本训练,巧设认知“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星球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和“中东”的复习课为例,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活动教学、“问题式教学”、地图辅助教学,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构建思维、提升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三总复习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课本知识复习、专项训练、综合复习 一、课本知识复习 复习课文时,做到结合,即:课上课下相结合;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以课文的复习带动语音、词汇、语法的复习。复习词汇时在浏览各课生词表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型和常用短语,并对重点词进行词义辨析造句、替换、翻译的练习。复习语法时注意“三性”——系统性、侧重性、针对性,对每个语法项目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自己去总结知识。锻炼学生在复习时会看语法书、查字典。课堂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并及时查缺补漏。  相似文献   

10.
<正>“深度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内核与精髓,将孤立、碎片化的知识串点成线、织网铺面,主张建构创新,夯实学生的“四基”,培养学生的“四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高考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一节“解三角形”单元复习课,结合教学实践来展开与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数学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时间少,而且还要面面俱到,真正需要学生复习的薄弱内容,难以充分展开;三是复习的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教学新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那么,复习课是否就因复习内容的旧、时间的紧、方式的死而无法来吸引学生了?一篇《让苹果长出人情味》的文章让我深有启…  相似文献   

12.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新的思考,将其定位为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获取信息。通过自主编题、设计方案、为商  相似文献   

13.
以“魔术”为主题,以生态课堂为教学理念,巧妙地将酸碱盐的知识进行整合,将一节复习课开设成学生活动课,打破了传统复习课的枯燥练习,还学生真正富有生态气息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总复习”为例,强化了组织学生知识整理、小组合作研讨等活动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中考专题复习课是学生考前能力提升的关键课堂,一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形散神不散,温故而知新”。以物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为思路,以问题串为主线,以项目化任务群为驱动,设计一节中考电学专题复习课,让学生的知识融合迁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科学的实践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华忠 《云南教育》2008,(11):41-42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首先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其次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第三,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基于以上复习课教学目标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以“回顾交流,了解情况——自主梳理,引导建构——综合训练,拓展提高”三环节为主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运用“反馈”与“矫正”实践体会董桂梅一、直接反馈1.从课前提问中收集信息在课前的几分钟内,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复习提问,巩固复习旧知识并为本节课新知识打基础。我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做法,采用了“串问串答”的复习提问法。这种复习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8.
<正>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整理与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复习三种,其中整理与复习是最常见的复习课,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巩固所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复习课应该打破传统模式,打破节与节之间知识的零散格局,设计一道典型题目,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节课堂,将零散的知识融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加的复习效果.下面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为例,介绍"问题串"成就的高效复习课堂.一、课前准备——分析学情,寻找例题课前,笔者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反复查看,总结出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易错的题目,然后设计问题串.笔者认为以典型易错题引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大问题”又称“核心问题”,“大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复习课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大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探究,把知识和经验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让复习课变得“活”起来、“串”起来、“亮”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