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     
我以为中国球员一定是世界上最难采访的。因为身为中国体育记者已经吃尽了中国球员们的白眼,直到有一天看到范志毅略显做作的“酷照”出现在一本英国足球杂志上时,才发现他们身上平易的一面。10月有两项重大赛事:第34届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O00年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九强赛。中国记者的采访又遇到了困难,中国体操队和中国国奥足球队一律对中国记者“关闭’”,挤兑得中国老记们只好去找外国人家望主编催命似地要稿,能弄到南斯拉夫体操队和巴林国奥队的东西也不错,凑数了。老外虽然对汉语一点不明白,但一看到记者仍然笑意盈盈,想办…  相似文献   

2.
关于采访的采访 在沈阳主场采访十强赛,碰上了大批同行,很多人都是刚从西亚回来,就风尘仆仆赶到沈阳,态度可谓敬业。于是我就采访了这些从西亚回来的记者,让我们大家一起体会,除了足球的阴晴圆缺,还有足球记者的酸甜苦辣。 天气的故事 也许西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天气了,其实这里的天气很简单,就是热。白天尤其是中午在室外呆着有一种“蒸桑拿”的感觉。这里的相对湿度又比较高,有人戏称这里是“露天免费桑拿”。中午下午都没法出门,记者们只能在饭店写稿,不过即使出去啥也干不了,因为这里的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都是上午8、9  相似文献   

3.
年初赴昆明采访冬训,海埂基地里煞是热闹,各种肤色的老外,比比皆是。那时候,这些外国人可是宝贝儿,记者追,球迷瞧,连施拉普纳到海埂都显不起眼来。可等联赛一开始,人们发现,我们的队伍却越来越“纯洁”,老外们的踪影愈发难觅。 老外到哪去了? 去年联赛,上海申花队率先引进了外援,一时间瓦洛嘉、萨莎等俄国人的身影“晃来晃去”,其后,沈阳队也不甘人后,“沈阳莎莎”也入主甲A赛场,这3名外援在甲A联赛中表现不俗,引起了各队的极大关注。联赛后期,广东宏远队为挽劣势,急征3名英格兰洋将入盟,竟用得十分顺手,保级成功且名次上提。这下可了不得了,中国足坛上空一时间“外援阴云”密布,一种为了外援而外援的风开始悄悄地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4.
这次在世界杯上采访,因为跑的不是中国队,因此很多时候在新闻中心里,只有我一个女记者。一个英国人因此还采访了我。他问我中国有多少女记者采访足球,我大概估计一下,然后告诉他体育记者里女的占20%到30%,搞足球的女记者可能有5%到10%。  相似文献   

5.
1995年是中国足球迷大踏步走上甲 A 大舞台的一年,也是他们为足球“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一年。仅仅两三年前,人们还在为中国足球能否在市场自立而担忧,伊尔比德的惨败更犹如给中国球市釜底抽薪。记得在中国队输给伊拉克队出线无望后,刚主持足协工作的王俊生伤感地对记者们说:“以后别采访足球了,太辛苦。”那时的中国足球笼罩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足球改革三年,中国的球迷不断有新词新事入耳。近两年来说得最多、炒得最热的一个词便是“商业比赛”。 然而,商业比赛似乎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赚钱,关心足球改革的人们有些疑问和困惑,他们问“足协到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哪儿?是在出风头赚大钱上,还是在提高水平、走向世界上?”甚至有人视足协为“不务正业”。因而,给商业比赛算帐就显得格外的沉重和复杂。 为什么要搞商业比赛 “中国足球协会自1993年实行足球改革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形势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国足协副秘书长张吉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足球改革不仅是面上的,也在向纵深发展,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足球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两个数字是惊人的:一是采访第17届世界杯的中国记者达数百名,是世界所有采访世界杯记者的四分之一;一是中国的足球记者共有八千名,比甲A联赛所有参赛的球员还多。如此多的记者簇拥着一个成绩如此糟糕的球队,本身不仅不正常,而且十分荒诞。仿佛尤涅斯库那幕有名的荒诞派戏剧《椅子》,台上反客为主挤满的全是椅子。  相似文献   

8.
足球圈内曾有过这样的趣闻——一次几个记者和国足球员坐在一起聊天,大家没聊足球。男人在一起,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聊起女人。李玮峰半开玩笑地请记者帮他介绍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做女朋友,他说:“我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找对象怎么也得找个有文化的。我找女朋友有两个条件:一是大学生,二是要孝顺。”有趣的是,他还不肯接受记者“主持人也不见得都有文化”的好言相劝,竟说:“你总不能让我找个饭店服务员吧?”  相似文献   

9.
中国足球的“上海会议”,开得既隆重又热烈。中央领导、体委领导、各地方领导纷纷“驾到”,加上足球界人士和记者洋洋457人汇聚一堂,规模空前。热点、焦点、敏感点,各种话题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妇孺皆知。说得损点儿,中国足球在过去只有遭到相当大的挫折之时,才会有如此“盛况”。 盛况空前,说明中国足球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足球界人士三年来“团结拚搏、锐意改革”的结果,可喜亦可贺。热闹非凡,说明足球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关心它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赛场人物     
华基泰向采访世界杯赛记者赠送采访服本刊讯 5月26日,京、沪、粤20余名即将赴美采访世界杯足球赛的记者汇聚北京,接受了华基泰集团向他们捐赠的彪马运动采访服。近年来,“彪马”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改革,连续赞助5年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今年已进入第2年。此次华基泰集团向赴美采访的中国记者捐赠彪马运动服,意在表达他们对中国足球事业及足球报道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相似文献   

11.
雄鸡未唱,神州足坛便早已闻鸡起舞,足球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在这大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大连足球特区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趟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又有何新想法呢?带着这些球迷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特区的“掌门人”——中国足协副主席、大连市体委主任盖增圣。  相似文献   

12.
迟尚斌回家     
回忆使人变得睿智。记者是令不少人羡慕的职业,但记者工作很辛苦,尤其是足球记者,走南闯北,灯下熬夜……有些稿件费了很大的劲儿采访完,但因各种原因却一时派不上用场,而过了许多年之后,重新回味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本刊本版从本期特辟“往事怀想”专栏,特邀女记者《足球周报》赵植萍撰写稿件,将一些“旧闻”整理成篇,借此重新忆起那如烟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焦虑”与“自虐”──中国足球“心理”透析李力研一“文学”之威慑中国人对自己的足球抱以太大的希望。于是乎,就有了中国足球的目前这种局面。足球,本来是舶来品,中国人来搞这种洋玩艺,本来就具有一些赌气的性质。一来想说足球这种东西,我们的老祖宗就有,弄不好...  相似文献   

14.
有谁能想到,1995年欧洲足球先生竟是来自非欧洲籍的利比里亚的黑人乔治·维阿。这在法国《足球》周刊主办的“欧洲足球先生”评选的40年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维阿接着再上一层楼,于去年年底被国际足联推举为世界最佳球员之首。 维阿获此殊荣后,英国著名足球记者格兰维列采访了这位今日世界足坛最走红的幸运之星。 记者:乔治,你对获得1995年欧洲足球先生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中国足球“多灾多难”的一年。亚洲杯决赛上悲情谢幕,2006年冲击世界杯小组赛即告失败.混乱的中超更是把中国足球彻底拉入了“深渊”无法自拔。而罢赛.黑哨,假球仿佛给“多灾多难”的中国足球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如何面对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面对现实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推进中国足球事业的向前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林显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记者的形象这个话题,一直时带在我们的“圈子里”被讨论一翻,现在“李响话题”被炒得火热,正好听说国际足联的新闻官库珀先生有一番对中国足记们颇为难听的言论,于是我们采访一些“业内人士”,谈谈足记的甘苦,谈谈足记的荒谬处境,谈谈什么是足记的尊严,什么是足记的价值,什么是足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下旬,被誉为“足球皇帝”的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主席弗兰茨·贝肯鲍尔在北京进行了参观和访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世界足球巨星,请他谈谈对中国足球的看法,贝肯鲍尔说,  相似文献   

18.
近日,接受电视采访较多,为电视台小做“筹划”也就较多,于是“打的”机会必然会多。隔三差五,我就得坐着“面的”中长速奔跑。司机见我不是“老人”,也就愿意聊天,聊不上几句就定会跑到“足球”。这“打的”的生活,足为我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经历”,并为我提供了随车调查的机会。如果大家都有机会听“面的”司机“侃”足球,那么,中国足球的所有症结,都会一“侃”而出。一会儿是说“脚法”不行,一会儿是说“素质”不行;有的说在于教练不行,有的则说营养不足,等等。听他们侃球.足可了解球迷心态和足球问题。昨天,从北京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藏族记者客串翻译 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部分室外表演项目宁夏体育场举行。几名身着藏服,膀大腰圆的西藏运动员格外“有戏”,惹得各路记者频频上前采访,可是他们均笑着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嘴中还念念有词,真是急坏了众记看。大家经过察言观色,最后才确认他们不是不接受采访,而是与记者们语言不通。这可怎么办?正当好多记者无计可施时,却不料不远处有人与那几位藏族运动员打招呼,记者们回头一看,这是一位叫索朗罗布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盐城,一位痴心于足球的“老板”,用他仅拥有十八名员工的私营小厂所创造的有限经济效益,用他的心血和汗水;为家乡球迷办起了一项每年一度的足球邀请赛。尽管没有“大腕”球星参战,场地设备还十分简陋,可是这项名为“中达杯”的赛事在盐城球迷的心中分量却不轻。毕竟它是盐城球迷自己参与的球赛。世界杯、意甲、英超固然精彩,终究还是遥远了些,而就在他们身边的“中达杯”让他们真真实实感到了自身在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