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士新生如何应对学业困境对其后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是其社会化的核心环节。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了53名博士新生的学习经历。研究发现博士新生可能由于动力缺失、任务过难、环境干扰、资源不足、情感冲击,而在学业层面遭遇缺乏方向、难以投入和反馈消极的困难。当学业困难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强烈到能够影响博士生的日常学习时,博士生就陷入学业困境。陷入困境后博士生可能会采取调整投入、调节情绪、寻求帮助等方式积极应对,也可能会采取逃避拖延、放任情绪、自我孤立等方式消极应对。消极应对的博士生,往往会处于拖延和突击交替的状态,使得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恶化。积极应对的博士生,可能会通过自我知觉的改善和积极的阶段性结果形成正向反馈,逐步摆脱困境,促进其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化;也可能会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正向反馈,转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不仅没有摆脱困境,反而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吴易林  张强 《江苏高教》2023,(6):117-124
按期毕业的博士生是研究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另一视角。文章对13位按期毕业的博士生求学历程的分析发现,他们“刚读博时”“在读博中”及“临近结期”共上演了六类生活事件,发生了两次转换。其中,培养型事件与资源型事件的贯穿式发生促成了博士生“向内归因”,以应对首次转换面临的科研挑战。基于认可型事件、实践型事件、交流型事件与休闲型事件所达成的“向外借力”,是博士生在第二次转换时应对困境的主要方法:前两者使他们更能客观看待何为深耕科研,后两者则帮助他们避免落入或走出自我怀疑的能力陷阱。研究认为,破解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可能发力点为:细化培养过程的各环节,探索构建导学双向反馈机制;注重培养过程评价,把握学术与生活相对独立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延期博士生的“佛系”心态本质上是博士生对科研压力和自我应答能力不足所采取的一种私我退出策略,其生成与博士生培养制度、导师指导和学生自身等因素密切相关。延期博士生“佛系”心态呈现为理性与随性兼具的精神特质、焦虑与进取共生的心理特征、务实与逃避交织的价值诉求,由此造成了高校管理成本增加、师生关系潜在风险以及学生身心健康隐形损害等问题。遵循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恪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提出了相关对策,即深化博士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博士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疏导,倡导博士生自我调适,以纠正延期博士生的“佛系”心态,助推博士生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受到高校和政府的重点关注,但相关研究付之阙如。为探寻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及矛盾根源,研究访谈了32位博士生及15位导师。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学习与传授,得出延期矛盾的根源如下:延期博士生学术基础与高深知识高深性、深奥性的失配,延期博士生学术动力与高深知识开放性、探索性的失配,延期博士生自学能力与高深知识个人性、缄默性的失配,院系培育服务与高深知识学习、传授方式的失配。为改善延期现状,研究建议:应严格把控博士招生环节,多途径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正视导学冲突的负面效应,弥合师生沟通的现实张力;加强过程监管及考核力度,回归科研评价的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5.
分析9816份博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发现:第一,四成以上延期毕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得分超过了按期毕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均值。第二,根据学位论文是否高质量可将延期毕业博士生分为两类群体,学位论文高质量的延期毕业者在学术时间投入上显著高于按期毕业者,但其就读心理压力较大。第三,学位论文高质量的延期毕业者更可能出现在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基础学科领域,学术志趣明确和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博士生更可能成为学位论文高质量的延期毕业者。为此,培养单位应针对合理延期毕业的博士生采取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损耗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微信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损耗量表、微信成瘾量表对11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损耗、微信成瘾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r=0.323-0.373, P<0.01);(2)消极应对方式可以直接预测微信成瘾(95%置信区间:0.228-0.376),也可以通过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微信成瘾(95%置信区间:0.098-0.164),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分别为69.91%和30.09%。结论:消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微信成瘾,还可以通过自我降低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微信成瘾。可以通过减少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损耗来缓解大学生微信成瘾。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博士研究生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利用1980—2017年美国研究型博士培养的经验数据,构建包含博士生规模、GDP、修业年限以及导师数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GDP和导师数量对博士生规模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修业年限具有抑制作用,短期内修业年限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结合近些年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率超过60%的困境,建议通过调整学制、实施分流与淘汰机制以及建立良好的院系文化环境等方式缓解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探讨收紧培养关口与博士生延期毕业概率的关系发现:严把资格考试(事前控制)关口和论文开题(事中控制)关口均能显著降低博士生延期毕业的概率,而严把正式答辩(事后控制)关口会显著增大博士生延期毕业概率;学科因素对上述关系产生了调节作用,即在自然科学领域显著增强,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再显著。为降低博士生延期毕业率,自然科学领域博士生培养可前移管理重心,从资格考试、论文开题两方面同时发力;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博士生培养可寻求其他有效的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年对北京大学延期毕业博士生开展的调查,研究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通过对博士生延期状况和主要原因的分析,探讨了博士生延期现象的本质,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博士生完成其培养环节,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学校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计算了我国博士生的总体及分学科累计延期毕业率,发现博士生累积延期毕业率在高位运行,各个学科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历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通过按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生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并构建了我国博士生延期的毕业水池模型,同时还考察了我国在校博士生的年级结构。此外,通过2003届、2008届的微观数据,分别比较了这两届博士毕业生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与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别,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普遍存在"高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