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到一县采访,同车的宣传部同志突然接到电话:本县发生了一桩刑事案件,上面某媒体突然就来了.他与对方在电话中反复商量如何拦住媒体不予报道的计策.因我们平时关系很好,对方与我说话不回避.他说:"你知道吗--现在下面一大块的工作是‘灭火',几乎一周有3天时间应付这些事."  相似文献   

2.
当卢旺达的内战使难民横尸遍野的时候,克里斯汀·阿曼鲍尔——cNN的战地报道记者——正在海地,等待着美国军队对海地的侵入。然而,卢旺达骤然紧张的局势使她当机立断告别太子港。36个小时后,她和自己的报道小组来到了戈马。 在戈马这样偏僻的非洲小镇,根本找不到一家旅馆。克里斯汀和同事只能在联合国救援组织的简易机场旁搭起帐篷过夜。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不时飞来飞去,搅得他们无法安眠。可是,置身在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氛围之中,又有谁能安然入睡? 不久,海地出现新情况。克里斯汀很快回到太子港,对美国前总统卡特和海地军方领袖之间的谈判进行报道。当美军飞机降落到海地机场时,克里斯汀正等在那儿。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海地这个加勒比岛国的首都太子港,发生了一次对所谓“反政府人士”的大逮捕,许多海地新闻工作者成为这次镇压活动的主要对象。《库库耶报》、《迪贝尼特报》、《周末小晚报》、《首都电台》、《进步电台》和《大都会电台》的一些主要编辑、记者及一般工作人员,都被逮捕。海地当局没有公布他们的罪状,但是住在太子港的人都清楚,这些人被投入监狱无非是说了一些批评政府的话。海地是拉丁美洲第一个宣布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国家。然而,独立后的海地共和国,一直受到独裁专制制度的控制。到了杜瓦利埃家族掌握国家机器实行法西斯统治之后,海地便成了西半球最不讲民主、最黑暗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根本谈不上什么言论自由。后来,弗朗索瓦·杜瓦利埃把终身总统的职位传  相似文献   

4.
1959年冬,我约好到北京某一个大机床厂采访,想不到在厂长办公室外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冷板凳,然后才得到接待.可是,采访才几十分钟,对方就说,工作忙,走了. 碰上这样的冷遇,谁不生闷气?我觉得,人家太不重视自己了,真想发火.可是,我又想到,这也是一次采访实践,一次体验,也不是没有收获啊,自己的任务是采访,不能受点挫折就要气.于是,我又耐着性子到这个厂的食堂采访炊具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6.
2021年年底,我在一次报道任务中专访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针对火星和行星探测的热点话题,张荣桥倾囊相授,与我交流了近两个小时. 采访中,除了火星和行星探测等"硬货"内容,张荣桥对媒体关于科学报道的一些问题也表达了担忧.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希望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年轻人多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却...  相似文献   

7.
1月13日凌晨,中美洲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特大地震,首都太子港一片废墟,人员伤亡惨重。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奉命赶赴灾区,展开了一场与死神搏斗的生命大救援,赢得了海地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赞誉。  相似文献   

8.
"牢骚"引出的采访 1989年八九月间,哈尔滨有一家大型地下商场和一栋百货大楼先后竣工和建成开业.按惯例,有代表性的工程落成要举行庆典仪式,也会请记者来采访.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我参与了这两项活动.在地下商场庆典现场,我站在台下建筑工人队伍的旁边.就在这里,不经意间,我听到了和台上"热情洋溢"的致辞不协调的"牢骚":"怎么连一句'建筑工人辛苦了'的话也没有呀!"打量说话的人,从一身施工服看,无疑是建设者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另一场庆祝开业的仪式中,我同样也站在施工人员的一旁,又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到剪彩的时候,怎么和我们建设工人没有关系了?"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原委?  相似文献   

9.
充分依靠地方党委我是在一九五二年冬天到鞍山来采访的。现在已经七年了. 到鞍山以前,领导同志再三嘱咐我:到那儿以后,千条万条,依靠当地党委是第一条。开始我对这问题是认识得不深刻的,没有认真地照着领导同志的话做。当时,我总是想市委和各部门的领导同志都很忙,是不是能抽出时间考虑我们的工作,有事去找他们,会不会给他们增添麻烦。在这种想法支配下,没有主动和市委联系,有事也很少主动请示或汇报。这就使自己不能很好地领会市委的领导意图,市委正在抓什么自己不知道,准备抓什么也不知道,有时即使知道了,也不了解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致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例如,就在我到鞍山不  相似文献   

10.
封新城和他所执掌的《新周刊》一向以"概念制造者"而著称,堪称"概念先导",一期《向"知道分子"致敬》的专题及"年度知道分子"的榜单使王朔所提出的"知道分子"得以重建庙宇、再塑金身,并开始行使对"知道分子"的阐释权:"知道分子"是对一个新的社会精英群体的指称。他们无所不知,把自己的名声当做品牌经营,把知识当做资本投向市场,既向社会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也从社会获得回报。"知道分子"是从知识分子分化出来的,但没有知识分子那些迂气、酸气。他们通达灵活,善于合作,特别懂得如何处理头脑中的知识。对封新城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之时,"知道分子"四个字立马出现在记者脑海里。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获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后,上海的发展备受世人瞩目.上海已经以自己取得的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尤其是今年战胜"非典"的胜利,说明上海市经历了重大的考验,上海城市文明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进入世界级城市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2010年9月份正式进入张刚工作室工作至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初出校门、不知深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社区记者. 刚进入张刚工作室从事杜区工作时,我不知道社区新闻该怎么跑,张刚主任告诉我一句话:有事没事,你多和老百姓聊聊,自然就知道社区应该怎么跑了.但是说实话,跑社区新闻,采访的大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新闻不如同事做出来的劲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14.
惧用"封杀"     
近日,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在采访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时,该人员称,谁要我们支付报酬,我们就封杀谁.我想就"封杀"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5.
化大为小,创新报道内容 一是国际国内新闻地方化.地方媒体对国际国内新闻内容进行复述与重构,将其内容与本地受众所处的历史、文化、政治等社会情境相联系.如今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安徽日报>从会前会中、场内场外等不同节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内容大多侧重世博会的本地化新闻,大到世博会的"安徽元素"、世博会给安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小到本省百姓游览须知、出行线路等,拉近广大群众与世博会的距离,更多地关注和参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19日清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艘 快艇开进了加勒比小国海地的首都太子港。9 点半,10架全副武装美军眼镜蛇直升飞机从美军停泊在太子港附近的航空母舰上起飞,飞向太子港国际机场。 5分钟之后,美军第十山地师的首批120名士兵在太子港机场宽广的飞机跑道上着陆。直升机上的士兵在飞机落地的一刹那,纷纷从机上跳下散开卧倒,用随身背  相似文献   

17.
<庄子·秋水>曾记载了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之桥上游玩时富有机智的辩论.庄子看到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玄,庄子说:"是鱼之乐也(这是鱼儿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9):57-60
<正>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震中离海地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仅16千米。这次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国际发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组织乐施会估计,本次地震造成超过22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以及超过130万人无家可归。对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联合国将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但是4年过去了,重建海地的问题仍未解决,关于海地社会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真没想到,在2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我竟与宁夏一个地处偏远、名不见经传、也毫无奇迹可言的小荒村结下不解之缘! 说实在的,第一次踏进那个小荒村时,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前往,更没有进一步采访的计划.是读者的关注和记者的责任感驱使我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深入那个小荒村采访.到2009年8月,我已是第五次踏访了.  相似文献   

20.
1971年4月,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打开封闭了 22年中美交往的大门,开创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创举.作为中美"乒乓外交"的重要一站,美国乒乓球队结束对北京的访问后,就抵达上海进行了访问,并进行了继北京之后的第二场友谊比赛.我作为当时上海乒乓球队的一员,从4月15日到17日,在美国乒乓球队在沪逗留的48小时中,不仅全程陪同他们在上海的活动,并上场与美国运动员进行了比赛,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开启了我运动员生涯中的首次"乒乓外交"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