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史学是史学的一个新成员,研究家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这一时期,英国的家庭是核心型家庭,它进一步通过亲属网、邻里与社会发生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济贫法作为官方救助贫困的主要措施,自1601年颁布,到1948年废除,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其间,法律经过多次调整,努力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这个时期济贫法的调整和变动尤其引人注目。它揭示出在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但是在实际当中,除了特定的历史情景,前者更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刁小伟 《文教资料》2006,(11):105-106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政府对教育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大量贫苦儿童处于教育缺失状态。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就严峻地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其中主日学校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才最后完成,耗费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比之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等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展速度都慢,其主要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它受到了当时国内人口急剧膨胀的严重拖累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活水平"(或"生活标准")与"生活状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某种情况下,它们可以表现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后者倾向于运用亲历和考察资料,前者多注重数字统计和图表分析。针对哪个概念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倾向于采用哪个概念所表现的研究方法,结果大不一样。如对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把它作为一种"状况"来提出问题的,往往采用亲历和考察资料,结果便会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日益恶化,工业革命给人民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而把它作为一种"水平"或"标准"来提出问题的,则往往运用数字统计和图表分析,在这方面,新经济史学有可借鉴之处。运用这种方法对"生活水平"或"生活标准"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实际工资——进行统计和分析,便会发现,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不完全是无可争议地日益恶化,而是在阶段性的波动中,程度不同地呈改善的趋势。只是这样的改善仍然难以缓解大众的贫困,或者说,相对于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这种改善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运河运输是大宗商品和原料的主要运输方式。从1755年第一条运河桑基运河的开凿到1835年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的竣工通航,英国在地理上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运河网络。运河沟通了几大主要河流,连接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好比工业革命的生命线,为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石。但是,运河终究是地区利益的产物,无法真正建设成全国性的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7.
8.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道德观念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了流行于整个社会的主流道德——绅士主义、工业主义、民族主义伦理文化。本文试通过对这一时期社会不同阶层道德行为表象的分析,阐述当时社会主流道德文化的形成,并提示这种主流道德是英国历史上不断积累的传统文化与工业革命社会变革转型的新文化相融合的思想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9.
姜丽丽 《华章》2007,(8):29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波及到欧美国家.在英、法等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德国国内还处于诸侯割据,政治上处于分裂的状态.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德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在这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发生新变化,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本文就德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特点做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工厂制下的童工雇佣现象愈演愈烈,低龄雇佣、强迫劳动等童工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1802年首部《学徒健康与道德法》开始,英国政府逐步颁布旨在保护童工的立法,规定由地方治安法官任命两名视察员监督法律的执行,但由于地方视察员开展工作的局限性,未能有效遏制童工问题。英国政府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该法令不仅制定了保护童工的条款,还规定视察员直接由中央任命,并对视察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规定。视察员们勤恳的工作使童工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工厂视察员制度也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农业革命入手,分析农业革命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工业革命创造前提条件,从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渐变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经济行为,所以说,技术创新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机制,市场决定各个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决定技术创新成果的采用。而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上要素价格来影响经济主体的选择,从而影响技术创新。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可以充分证明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进入一个合作的时代,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和就业格局.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指出我国职业教育逐步构建出分散式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扁平式学习和菜单式修读方式,培养学生多学科、跨领域的视角,以适应新时代的就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英国对外贸易在生产、原料、资本等方面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同步发展,说明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互动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英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前工业化时期干涉贸易自由的立场上向自由贸易政策迈进,从根本上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詈词的大量使用是文革语言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詈词在文革期间都得到“重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詈词在文革中的一般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地冲击了欧洲大陆旧的封建统治秩序,也打破了欧洲原有的脆弱的均势,引起了欧洲各君主国的不安。他们组织起来,对法国革命进行了疯狂地干涉。当时的资产阶级君主国英国,感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也受到了威胁,也走进了反法的行列,并成为反法同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是英国原始积累的形式之一,战争的任务主要是解决世界殖民地和海洋贸易的霸主问题,从而决定未来谁将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国,这场战争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战争的结果使英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相得益彰,增强了综合竞争力,从而迈出了工业革命的第一步;战争形成的强大军事力量,也带动国内社会经济的繁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战争带回的巨大财源,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经济动力;战争后英国人将关注的重心转向了生产,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更保证了工业革命的稳固开展。  相似文献   

18.
外来词语是观察语言和社会以及二者互动关系的一个很好窗口,通过文革时期外来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造成原因等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和解释,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认识文革语言以及文革本身。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可以发现,它带给人类的不尽是福祉,也还有重大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鉴于此,从能源环境、工人状况、卫生状况、教育问题等视角来考察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问题,这或许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今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期间,在英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中,蒸汽动力在产业领域中的应用是有限、缓慢的,而常规能源动力却得到了持续增长的应用,包括肌肉动力与水动力,在工业化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蒸汽动力直到工业化社会成熟之后,才得到大范围与大规模的应用。现存研究也早已意识到蒸汽动力使用的局限,本文则试图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加清晰地指明这种局限,并揭示动力革命不是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