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建立区域能源联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欧盟建立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具体可通过成立超级大型石油股份公司,由不同国家的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分配、购买、运输石油,从而平抑石油价格,保障能源安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成立能源部,下设对外能源合作司;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公司化运营模式;建立国际石油区域联盟制度,进而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制度;建立能源合作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利益集团,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存在制约合作的种种因素,但合作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近两年国际油价曾一路上涨。因此,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非常重要,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安全战略;提高石油利用率,实行节能政策;实现能源多元化;调整交通运输政策;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加强亚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外部环境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日益严峻,如何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能源压力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议题.国际社会围绕能源这一主题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国际能源格局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主义研究方法,从现存的主要能源制度的效用与局限入手探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的基本矛盾,并就中国如何与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输出国合作提出了建议.中国应加强与消费国在现存多边制度内合作,增进与生产国的双边合作.短时期内由中国主导建立国际能源合作制度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5,(3):59-63
油价下调的福利背后事实上是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拷问。油价跳水的根源在于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兴盛,美国与OPEC之间的石油竞赛体现深层的政治博弈,俄罗斯等能源大国也参与其中。过分融入和依赖世界能源体系、缺乏"独立"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一大漏洞,因此面对油价红利更应做出危机之下出路的探索。石油安全风险和能源结构调整困境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两大软肋,切实风险应对策略需根植于能源法之中,立法亟待革新、重构,对于能源安全漏洞的填补也需回归能源立法。  相似文献   

6.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在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世界石油消费总需求的提高、石油开采增速的相对滞后以及世界安全局势的持续不明朗,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石油消费已经占到了本国能源消耗的约1/5。石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中国石油进口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中国正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开辟新的油路来源,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就是中国油源进口多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能源安全与区域能源安全合作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现状,指出能源增长的潜力与现实相悖,能源安全合作平衡性与主导权的争夺同在,能源安全合作的相互依赖与单边行动并存.提出实现大国关系良性互动、共同的能源安全政策及加强非核心能源安全是未来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际能源市场对中东北非地区的依赖度极高,且中东北非局势严重影响全球能源安全,表现在国际石油供应、国际油价走势、国际能源通道运行.中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安全,而中国石油安全实为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安全,因为中国严重依赖中东北非地区石油进口,且在中东北非地区油气投资已成规模,所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要求中东北非地缘政治环境稳定.应该从多角度审视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宏观把握中东北非地区形势发展,微观分析潜在风险的存在,预期高油价或成为未来中国能源安全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石油供应隐忧甚多:石油来源单一;能源结构不合理;石油战略储备严重不足。为此,中国必须立足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结构;形成多元化的石油供给体系;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华网哈尔滨11月9日消息,以现有的资源和利用情况分析,石油在世界上仅剩40年左右的生命。能源专家认为,中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做法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实施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战略抉择。在我国石油消费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发展燃料乙醇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石油化工工业高速发展,并且正在成为汽车的生产、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加两国能源基本指标的考察和环保政策的比较发现,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远比加拿大要低得多。表现为石油消费强度较大、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过快、主要能源储存比较低、能源进口集中度过高、战略石油储备天数较低、石化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较高等。对中国而言,减少油气的对外依存度和降低碳排放量的最有效途径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研发"煤转油"技术,降低化石能源在开采、提炼与消费中的污染程度;促进企业技术革新,降低产品生产中的能耗率;加大新能源技术引进、人才培训和交流、设备服务供应、联合研究。在这些方面,中加两国有着无比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①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断受到冲击;②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巨变。世界除了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之外,还形成了,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2)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①地缘合作典范:欧盟、东盟、阿盟、非盟等。②地缘冲突:  相似文献   

14.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目前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明显,能否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从地缘政治视角看,中国的能源外交战略重点应着眼于周边地区;解决中国石油安全保障的思路,须从周边环境着手;中国应通过外交努力,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石油合作,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寻求稳定的油源和开发新的运输通道。  相似文献   

15.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10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一举突破每桶54美元,创下20年来新高。有人惊呼:第四次石油危机来临了!油价的飙升为2005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蒙上了阴影,并引起了世界消费大国对能源安全的高度警觉。材料二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能源消费国。2004年我国进口石油达1.227亿吨,比上年增长35%,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接近40%。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2004年国内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普遍上扬,大大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材料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应从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替代资源、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开展能源外交,维护海外石油利益、积极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等方面入手确保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俄罗斯对欧盟的政策具有某些共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二共同点在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是中俄对欧盟政策的共同目的和出发点;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和美国单极世界企图是中俄发展对欧关系的共同战略考虑;灵活务实,既斗争又合作是中俄对欧盟政策共同的策略特点,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是中俄对欧盟政策的战略基础。而不同之处为:中俄两国与欧洲关系的历史以及对发展同欧盟关系的心态不同;美国因素对双方欧盟政策的影响程度不同。地缘安全因素在双方对欧盟政策中的作用不同;发展对欧关系的长远目标不同。  相似文献   

18.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真不可想像,别的不说,光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就得“趴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石油用量持续增长。而我国最短缺的是石油,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仅今年上半年,就进口原油6102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的7.6%增加到目前的31%以上。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制定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确保石油安全已是当务之急。如何看待我国的石油短缺以及世界石油走势呢?地理学家说,我国石油待发现和探明的资源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中亚的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冷战结束后大国纷纷介入该地区,使该地区竞争态势极为复杂,地缘竞争激烈。中亚对于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应通过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维护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