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业作为一个与市场面对面交流.与众多同行同台竞争的平台,集销售终端、中介机构、消费终端等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于一身.是一个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是整个社会大市场的浓缩,也是主办单位了解市场、采集信息的最佳地点。为准确把握会展目标主体即会展客户的信息需求,就需要建立一个有关目标客户的电子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邮编、传真等通讯方式;企业性质与主管单位;主要产品及市场;企业产值及信誉;企业主要负责人等较为全面而详细的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密切了主办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与客户及时地联系、沟通.测评展览效果.进而对提升展览形象、改善展会服务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策划编辑作为图书出版的策划者和创意者,其能力和视野直接决定了一个出版社产品的质量和品位,是出版社竞争的核心因素.实践证明,“项目驱动法”的组稿及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编辑的潜能,培养编辑“定时爆破”(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与“定点爆破”(规定院校内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促进年轻编辑快速成才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竞争演变成品牌的竞争。传媒市场的竞争同样也风起云涌日益激烈,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一个媒体平台上拥有的品牌节目的数量与其拥有的市场竞争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市场竞争力就等同于受众注意力,而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就是媒体花重力打造的品牌节目之间实力较量。受众对媒体的注意力能否持久  相似文献   

4.
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营销目标、方式方法并不一样,传媒产品的营销就与别的产品的营销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充分了解其特殊性,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出版的目标集中战略与长尾理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翔 《现代出版》2008,(5):4-12
美国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目标集中战略是指企业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链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即企业为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把自己的生产资源和主要精力集中在该市场上,对其进行密集性经营,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地位。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企业很难在其产品市场上展开全面的竞争,因而需要减少经营目标,瞄准一定的重点,缩短经营战线.以期产生有效的市场占有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行市场集中战略,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优势:首先,经营目标集中,可以集中企业的主要资源于这一特定的战略目标上:其次,熟悉产品的市场、用户及同行业竞争情况,能够全面把握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再次.由于牛产高度专业化.在制造、科研方面更容易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蕾 《今传媒》2014,(12):73-74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的广告宣传往往依赖于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间接地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自主发布信息内容的契机,不少企业开始创办自己的定向出版物,直接与目标受众进行接触,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定向媒体广告策略。本文以品牌杂志为例,分析了这种广告形式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报纸市场营销的叮控制的4Ps因素中,“产品”是第一因素。所谓报纸产品的可控制性,与其他物质产品的可控制性一样,表现在可设计性、可计划性。可发展性等方面。但报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或者说,特殊的精神产品;其可控制性问题,不但是一个经营管理学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问题。即使我们把论域限制在经营管理学中,又因为报纸产品具有独特的双重出售方式(参见本系列论文之二(媒介广告经营的理论模式与运作规范》),其可控制性问题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企业对产品因素实施控制,目的是为了创造产品进入市场后…  相似文献   

8.
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开心农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今传媒》2010,(7):11-13
传媒产品是指由传媒组织提供给目标受众,旨在引起受众注意、选择、使用的传播内容与服务的复合体.①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利用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网络媒体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也为传媒从业者和研究者讨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跨越式发展正在成为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大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而对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组成部分的出版业要不要跨越式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却还不完全一致。认识不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人们不希望跨越式发展,而是出于出版业现状难以负重的考虑,因为现有出版产业结构集约度既偏低,产品结构中居主导的又是教材,随着教材的减价,出版业创利能力明显下调,而新的调整与增长一时还难以建立与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正出版社网站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本社的图书产品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目标客户,从而发挥网络营销作用。随着出版社网站建设的深入,产品信息愈加丰富,网站建设水平将更多的体现在对信息的组织和其所提供的使用功能上,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对于一个大型的科技出版社,其产品涉及的学科门类纷繁,品种数量众多,内容层次不一;同时,读者群体遍布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且专业分工明细,但阅读能力却分布于不同层次。因此,读者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图书产品时,就产生了"多对多"的矛盾,信息传递在此出现了"瓶颈"。如何突破这个"多对多"的瓶颈,实现"一对一",即一位读者一  相似文献   

11.
在产品图样和科技资料的管理模式上,通常处于档案馆与档案室两级管理的状态,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我们始终无法在一处查阅到一个定型产品完整的产品图样和科技资料。出现这种状况,自然有其原因,但这有悖于一个定型产品的产品图样和科技资料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同时,也对技术状态的管理,特别是对产品定型后批生产技术状态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此,本文从档案管理与技术状态管理的关系出发,提出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定型产品的产品图样和科技资料,从而达到对生产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微课是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其数量日益呈现多样化,如何提高微课的利用效益,挖掘其应用途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区域教育资源的建设原则与目前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目标矩阵分析法,提出建立一个课程主题下的“微课教材”,并对此应用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告创意就是使广告达到广告目的的创造性主意。也就是说,在广告活动中能使广告达到促销目的并能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独特主意。就报纸广告而言,创意受其自身的特点、产品的属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目标对象、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所决定。那么,我们怎样进行报纸广告的创意呢?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产品和传统渠道的营销战场上,如何实现品牌突围?胡姬花品牌通过整合文化、娱乐、情感等价值元素,营造了一场场高溢价的深度消费体验,为同行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品牌样板。在产品卖点同质化,传播策略趋同化的花生油市场,如何挖掘差异化的产品价值,如何有效传达给目标消费者,进而煽动消费,是摆在胡姬花品牌面前的现实难题。一方面,食用油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产品价值链相对薄弱,不像碧生源、步步高之类的产品,可按照高溢价投放的内在逻辑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想要建设信息系统,就很难躲过两个公司——IBM或者HP的产品和技术,正是它们引领着IT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蓝色巨人IBM基业长青,傲视群雄;而HP通过拆分非IT业务.并购Compaq.成为挑战蓝色巨人的同一数量级级的竞争者。惠普不甘心只当作一个欣赏象舞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成就,可追溯表述为"核心图书产品—卓越出版人—品牌出版社"三位一体的模式导出。转型后出版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其经营方式及评价主体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对出版人身份要求与对企业家身份要求迥异,在企业层面表现为管理冲突。改制过渡期,出版企业需要在追求双效图书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进行目标协调,新型企业文化构建与制度创新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国家,其文化产品的出口能力,不仅会带来巨额的贸易收入,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意识形态影响力很大关系。通过一个国家文化产品的进口的品种、数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在纸质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本文准备通过对我国报纸进出口现状的  相似文献   

18.
李颖生 《传媒》2007,(1):11-12
1994年,<销售与市场>创刊伊始,就确立了面向市场的办刊思路,把杂志当作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来运营,把产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作为刊物发展的三大支点,以目标读者群为导向,紧扣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与中国企业同频共振、共同发展.十多年来,<销售与市场>专注于中国营销,再现一线营销实战的"过程、方法、细节",提出并创建了"实战营销"的刊物行业标准,确立了"反映市场主流,引领市场潮流"的营销期刊领导品牌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声 《视听界》2009,(5):40-44
我们与发达国家传媒娱乐业的竞争,不是一个产品与另一个产品之间的竞争,也不是一个机构与另一个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链与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王凤玲 《声屏世界》2013,(7):170-172
【前言】品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全部,而不是它的装点与附庸。首先,一个品牌的基础——构成其产品的成熟的技术系统本身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产品营销的全过程,从产品的定位到包装、推广与传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文化,甚至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文化手段并传达品牌的文化内涵。而东阿阿胶正是将其深厚的文化注入发展战略,以文化的生气滋养品牌灵魂、塑造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拓展品牌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