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日益成为社会舆论集散地和放大器,深刻改变了基层领导干部所面对的舆论环境和执政条件。由于基层领导干部在应对新媒体舆论的本领、观念、体制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各地网络公共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形象。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可将新媒体作为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练兵场,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高政府的网络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把网络等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作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既是新的挑战,也是紧迫任务。一是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重视和运用新媒体。把握网络发展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着力提升运用网络文化资源、主导网络文化舆论、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等方面的能力,形成网络建设管理新格局。通过下功夫建设好、运用好、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执政过程中积累了对媒体的丰富领导经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新时代对新媒体的领导体系.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新媒体领导力的概念内涵界定入手,认为媒体创新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媒体融合能力和网络治理等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新媒体领导力的突出特色,同时,对如何提升党的新媒体领导力提出了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9):44-48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中心的新媒体给予了网民针对舆论自由发言、评论并传播的平台,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对政府风险管理带了巨大挑战。新媒体时代政府作为风险沟通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既是风险全局的把控者,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责任人。面对新媒体舆论环境,政府的风险沟通意识及能力急需革新,进行新媒体时代政府风险沟通管理研究对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新媒体在消解传统媒体生命力的同时,也对党政干部提出了挑战。党政干部新媒体执政能力,不仅关乎其个人素养,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党政干部新媒体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一是提高认知能力,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地位及其影响;二是提高管理能力,有效引导新媒体;三是提高交流能力,积极应对新媒体监督。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普及,网络舆情治理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舆情应对手段已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如何建设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的大数据能力,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对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的兴起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为党委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推动执政风格的开放带来全新的模式,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的涌现,对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在内的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人员来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内容丰富性、趣味性等逐渐成为网络快速传播的途径,作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与特点,加强自身能力。本文主要就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及提升素质的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的政治传播价值,审视新媒体环境中党政部门政务信息传播的方式、途径及有待完善之处,并探讨其深层的政治、社会与个人原因,且指出利用新媒体的能力与政治传播的效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旨在明确政府部门,尤其是党政干部使用新媒体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的利用程度,更对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日新月异。基于网络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媒体凭借自由、开放、分享、互动等优势,将众多用户集中于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分流传统媒体受众的同时,严重削弱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并深刻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经营与发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因地制宜,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媒体融合策略和新媒体转型之路。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竞合与突破。本文从创新、用户、内容、服务、体制机制、版权保护等六个方面对"媒体融合发展台长论坛"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等智能化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网路舆情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应对现状,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应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来提升高校的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网络舆情管理水平,进而保障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和高校工作的安全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今,我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网络行为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出版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的产生与推广对传统出版媒体造成严重冲击。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并对"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出版媒体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强化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建设新媒体良好生态,发挥新媒体网络引导舆论、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如何加强地方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如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促进社会信息交流、网络舆情引导、宣传服务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荣婷  刘怡 《新闻记者》2012,(9):72-76
本文基于首届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论坛的主题"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围绕"新媒体对社会究竟带来怎样的改变"、"新媒体与公共政策"、"新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融合"、"微博和中国社会"、"新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互联网的监管与立法"等重点话题进行深入评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新媒体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新媒体以数字化、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电视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但冲击之下孕育的是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面对互联网,电视业应该积极与新媒体展开合作,包括"让大数据服务于收视率"、"利用新媒体提升电视影响力"、"利用新媒体促进电视内容的传播"等,除此之外,电视业自身的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带来社会分工复杂化,各行业对所需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作为新闻传播领域必备的基础能力,如何具备高水平的演讲与沟通表达能力成为该领域的热议话题,进而考虑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通过课程学习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并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尝试逐步展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采用反向课程设计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下从具体目标、反馈与评价方式、学法以及教法到课程一般目标设计的实践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更为迅猛,传播渠道更为广泛,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无线移动设备为终端、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随之登场,并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因此想要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就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革新思政工作思路,学会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更好的使思政工作在新媒体的平台之上有效的为企业提供服务,本文从新媒体对开展思政工作的作用入手,分析利弊进而提出如何更为有效利用好新媒体来深化企业的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19.
石迪 《新闻窗》2014,(3):27-28
在互联网科技以及移动终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领导干部在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媒介发生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一些高校突发事件中,对新媒体的成熟运用不仅能帮助事件得到快速妥善的解决,还能够体现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0.
谢新洲  赵琳 《青年记者》2016,(16):58-59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对互联网时代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做出了战略性部署,翻开了继承和发扬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新篇章,为利用互联网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提升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又一伟大创举,对凝聚网上网下力量,共同实现中国梦产生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