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流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燕  韩姝 《新闻爱好者》2010,(11):60-61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从非典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事件,世界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文以阶段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潜伏期、突发期、延续期。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甲型H1N1流感"毒性温和,却成本高昂".本研究以甲型H1N1流感爆发一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媒体报道的呈现方式、议题结构、话语权分配、报道语气和报道框架等方面探讨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与SARS、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担心被病毒传染、购买不到防护用品的恐慌、对政府及组织管控进展的忧虑、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动容等情绪随信息传播在全社会蔓延.个体的忧虑因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形成病毒式、指数式、爆炸式的群体传播,社会情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渐挤压、发酵与变异.  相似文献   

4.
文秀维 《新闻世界》2010,(6):118-119
本文以从社会责任理论为视角,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探讨我国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应发挥预警功能,及时、全面提供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应发挥舆论引导功能,防止出现谣言及恐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公众利益;彰显人文关怀,协调沟通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多方的信息传播伦理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分析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模型,并据此模型,以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为例,对甲型流感传播中涉及的传播伦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时,与非典时期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比较,对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报道要公开、透明得多,相应地,导致了我国公众心理由信息饥渴到信息满足、由恐慌到从容、由怀疑到信任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刘畅 《青年记者》2009,(22):85-86
黑龙江大学自2009年9月12日起,陆续发现7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学校及时对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寝室进行了医学观察隔离,同时对学生密集区走访排查,并于9月16日全校停课。为了解大学生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笔者做了一次小型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王炎龙  万幸  李朵 《今传媒》2009,(7):12-14
2009年5月11日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首例确诊病例在四川成都确诊.此次流感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后的又一较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成都电视台作为本土主流媒体,其对H1N1流感的新闻报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受众舆论、减少盲日恐慌、稳定社会等作用,对于各地方电视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9.
略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报道经验,我国媒体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因其更为成熟的表现广受褒扬;但综观前一时期的媒体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本文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和产生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前一时间段内的媒体报道进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此后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洋 《新闻采编》2009,(4):42-43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11日,我国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6月9日20点30分,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已达100例,全国共169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积极作为,媒体迅速反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2009年)是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以来首次发布流感大流行警告。在疫情防控的风险沟通中,作为传播者的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及相关专家,需要构建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以传播学的信源可信度研究为框架,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进行全面梳理,从而总结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风险沟通中,传播者建构了怎样的形象,并对这些形象在风险沟通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一场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在这样一个全球都为之恐慌的疫情面前,新闻媒体在控制和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扮演着不客忽视的角色.本文拟从制约媒体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因素,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媒体在报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有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媒体的角色把握及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继2003年"非典"之后全球又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2003年对"非典"事件的报道相比,我国媒体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一个重要分支.2009年4月底5月初在墨西哥爆发H1N1流感疫情,对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媒体及时跟进,自始至终有效地进行新闻报道.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报道策略,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选取2009年4月25日至2009年10月31日两报有关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标题、有正文、有新闻来源、有作者等标准对报道进行统计,最后得到解放日报393篇和新闻晚报618篇相关报道.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数分别为300.  相似文献   

15.
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通过采访国内著名内科专家、增设栏目等方式,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进行连续报道,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体现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作为专业媒体的科技期刊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0,(4):16-16
国家卫生部通报,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48起,病例238946例,死亡1004人。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报告事件数比2008年上升8.85%,死亡数上升140.19%。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两大主流报纸《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为例,对2009年4月到10月期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报道的实际数量对本次疫情报道进行细致的阶段划分,进一步验证疫情本身的发展状况与新闻报道数量的关系,对今后关于突发公共卫生报道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岳源 《新闻前哨》2012,(9):10-12
1.引言近几年,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逐步提升,媒体责任的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得以大范围地公开报道和讨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已经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热点以及难点。从SARS到有毒奶粉再到H1N1流感,每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和危害。作为信息传播者的媒体则承担了传播事实、建立良好舆论环境的重任。其中传统媒体担负了绝大多数发布消息、评论和公民意见的任务,做到了先有事实,再予引导,在反映舆论态势上扮演了一个绝对权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各大网站建立专题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追踪报道,在网络新闻史上书写了独特的篇章.其中既有网络新闻的共性特征,又因时间和事件的独特性有其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玮威  丁林 《新闻世界》2010,(8):261-262
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全球化使得这些事件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一次事件,并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恐慌。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将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便对政府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