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5):17-20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首次提出和描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这种"对抗性解读"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进而分析了"对抗性解读"在中国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电子红包的SOLOMO传播实质出发,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语境下的电子红包和作为社交场景入口、多屏联动中的电子红包使用情况,并运用"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传播的仪式观"三个经典传播理论分析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子红包使用行为,最后将电子红包置于整合营销的理论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电子红包的场景传播实质,解读电子红包的传播学意义,并对电子红包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仪式观"为理论视角,对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传播进行深入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频道进行传播学解读.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3)
本文梳理了功能主义传播观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的视野讨论了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即"传播的功能即传递意义"、"社会结构是预先给定的"、"传播主体是理性主体"。本文强调这三种预设虽然是该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如果一味不加反思地将其运用于当代传播研究之中,必然会造成其研究的局限乃至狭隘。本文通过将其理论预设置于比较的视野之中,探索了各个学科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传播功能"、"社会结构"、以及"传播主体"的不同解读,有利于打开功能主义传播观之外更为宏大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美丽中国"虽为十八大报告中新提出的治国理念,但国人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与行动已早在进行之中。向世界传递"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刻不容缓。本文以"美丽中国"理念的明确提出为契机,解读"美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传播现状,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对"把关人"理论回顾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的特征,从主体、过程、模式等角度剖析传统"把关人"角色的颠覆趋势,分析普通网民在信息接收、解读、发布等层面对传统"把关人"角色的超越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出公众媒介素养对于更好的进行传播把关,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学生群体成为网民的最大群体,其中人际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QQ、微博、人人网、飞信等即时或非即时的通信工具则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主要网络媒介。新兴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带给了大学生与传统的交往方式不同的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媒介的深入使用,由此而产生的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引发各方关注,"网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等概念被学者相继提出,并加以佐证。本文将以QQ这种人际传播的新形式为例,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所谓"读图",简言之就是对图片的解读理解."读图时代"可以理解为解读图片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的时代.就具体形态来说,读图时代的"图"可包括影视(每秒动态画面由24帧静态图片组成)、照片、绘图、图表等.有调查表明,当今我们获取的社会信息中,60%~70%是以图像的方式获得的.  相似文献   

9.
肖航 《东南传播》2013,(6):16-19
针对当前海外华文报纸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规律,本文提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华文报纸"软传播"理念和应用方法。作者认为,"软传播"是在尊重当地国受众文化和社会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平等进行的族裔文化传播理念,应用"软传播"的华文报纸可以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成为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打造健康中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写入了十九大的报告中。这些举措对健康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健康传播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万丽萍 《新闻界》2012,(8):12-15
本文以英语教育、英语考试及其他英语类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兴旺状况为起点,论证文化帝国主义是以语言为突破口,通过语言的灌输,为语言文化产品的输出奠定坚实基础。并由此出发,从传播学角度重新解读语言帝国主义现象,提出"语言即控制"的理论想象,即语言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并对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进行结构重组,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翠 《东南传播》2014,(3):109-110
2013年7月末至8月间,新剧《龙门镖局》同期在全国四家卫星频道及网络电视上线播出,但呈现出网络收视率飘红而电视收视率平平的现象,并且在该电视剧播出季尾声,一条名为"你真的看懂《龙门镖局》了吗"的长微博引发舆论热议。本文通过对传统知沟理论要点的分析和解读,结合网民与非网民对《龙门镖局》的不同反馈,对网络时代中的知识沟理论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对"信息沟—知沟"的根本成因分析不应仅限于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人肉搜索"是一大热门话题。客观上,"人肉搜索"可以起到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监督震慑作用,但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或涉嫌侵权。文章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主要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传播流程、传播特点,并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传播学符号理论与影视蒙太奇理论,阐述"处理好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是传播符号优化组合的关键"的道理,进而提出对电视节目传播符号进行全方位的蒙太奇组合。笔者实践证明,将电视节目传播符号进行蒙太奇组合,能创优出艺术精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元传播、元媒介、元讯息等观念不仅横向影响了编辑出版学,而且作为其思想渊源的"元语言"理论同样可以为出版学研究提供新的切入路径.本文通过对哲学和符号学上关于"元(语言)"理论及其在传播媒介研究中延展脉络的系统梳理,初步提出了"元出版"概念,并认为"元媒介"时代的数字出版是其典型代表,而且包括编、印、发、传在内的出版作业流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元出版"现象.在此条件下,旨在深度探究出版技术编码以及出版行为关系的"元出版"观念可以通过将符号学和传播学领域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元"理论要素整合到出版学研究中,从而对其现有的认知梯度和学科边界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观.  相似文献   

16.
金晶 《新闻传播》2012,(9):121-122
作为一起典型的群体性恶搞事件,"杜甫很忙"构成了中国网络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范本。本文运用表征理论对"杜甫"文本中的符号进行解读,认为恶搞虽能体现青年学生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这种创意停留在复制、拼贴商业文化符号的较低层面,缺乏反思和建构,如不加以正确疏导,势必影响年轻一代的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产生、形成、传播的场所与环境,归纳了网络舆论场理论的演变过程,力图通过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舆论波"和"蝴蝶效应"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场中舆论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受众研究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受众研究相关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重点将心理学的理论和受众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解读,旨在为受众研究的内容选取、方法运用带来新的启发.其次探讨了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符码信息解读方式,分别是"主导-霸权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抵抗式解读"。其中,"抵抗式解读"最富有创见,其基本含义是受众在解读符码时,采取与符码创作者本意相左甚至对立的姿态,对符码做出全然相反的释义。与此同时,受众会根据自身的利益、立场、观点等因素对符码创作者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往往异于符码创作者所期待的那样。①这种情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要数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  相似文献   

20.
有关视觉"整体与部分"的理论,与新闻摄影依赖于视觉传播的方式相吻合,因此可以借鉴到新闻摄影传播的研究中来。本文着重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与部分"的理论分析新闻摄影如何反映新闻事件,探讨该理论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该理论来策划新闻摄影报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