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枚 《出版广角》2016,(21):85-87
文章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认为趋利避害是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总原则,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化应做有层次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目前大学校园流行语入手,尝试通过校园语言这个社会变体观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包括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语言变异的一些形式,结合具体的例子总结出先锋性、反经典性及戏仿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并以语言分析为载体,透视当代大学生在前卫性、创新性思想方面的新特征,同时也指出由此滋生的一些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模因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其可用于分析和阐释文化的进化规律。网络语言与模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模因论为研究和分析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利用模因论的相关观点对网络语言的传播类型及原因进行探析。对网络语言及其传播的探析,可以使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衍生和发展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传播是一种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着重探究的是信息如何传播、人们如何思考.本文以新闻标题为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模因传播.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8):46-52
本文以2012至2016年"汉语盘点"活动评选出的50条"年度网络用语"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考察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意义变异,并从模因论角度切入,分析年度网络用语的强势模因特征。研究发现年度网络用语在保真度方面出现"失真",外形呈现模态衍生的趋势,意义上发生变异。意义变异主要通过新建所指实现,并在与传播形态的互动中发生转向,进入大众传播语境的网络语言的意义被纠偏扶正,主流媒体话语在转为网络语言时意义更倾向对抗。  相似文献   

6.
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有多种途径,有文字、语言表达、行为模式,还有电视、广播等,但电脑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信息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径,网络在模因的传播方面体现出了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林文  温玲英 《传媒》2022,(19):90-92
在新媒体环境中,以流行语、缩略词、表情包为代表的新兴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和现实生活,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种媒体奇观。2020年,B站用户发布的“早安,打工人”系列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并成为年度网络热词。文章借助模因理论,系统分析网络语言“打工人”作为模因的出现、传播与变异,并就“打工人”传播现象做出合理反思,用以厘清网络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仿拟修辞是对现成的语言形式如词、句、谚语、俗语等进行模仿改造,创新出符合需要、幽默诙谐的新的语言成品,使人们有熟悉之感又不失新鲜趣味.仿拟修辞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语言现象,之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特点.但是将修辞学与传播学结合的研究并不多,仿拟修辞就更少.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从传播心理和仿拟自身特点两方面分析仿拟修辞的传播效果,结合仿拟修辞在不同媒介中的运用实践,分析传播中的仿拟修辞运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展 《青年记者》2012,(23):52-53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基本载体——网络语言不仅得到了网友们的大力追捧,而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主流媒体和专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2011年最新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就收录了大量网络"潮语",如"房奴"、"秀场"、"学历门"、"晒工资"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的复制、传播和演变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论作为语用学中的新理论,它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发展和演变规律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基于模因论的观点,分析了模因和语言的传承、语言的变异以及语言的净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模因机制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生命标准方面有较高的值。在模因论语言观的视角下,网络语汇可分为"对结果的拷贝和对指令信息的拷贝"两大类。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网语模因成为强势模因主要原因:(1)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2)人在网语模因的选择、模仿、复制、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3)网语模因的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玲 《传媒》2014,(18)
根据Dawkins的模因论,本文探讨了语言模因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讨论了语言模因采取直接套用、同构异义和同音异义等方式在广告语中的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中仿拟艺术是一种比较广泛的修辞方式,通过仿拟艺术的应用能够使新闻传播更生动,更具可读性。为了提升仿拟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在仿拟艺术应用中本体与仿体间尽可能形成求同存异、生动有趣和简单明了的比拟形式,使常规的新闻内容大放异彩,营造丰富的阅读氛围。本文主要对新闻标题以及新闻传统中仿拟艺术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认为强势网络语言模因需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才能成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笔者从出版行业、网民宿主、教育行业的角度提出了规范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研究离不开文本与符号.表情包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在特定情境下有特定蕴意.本文从模因理论出发,通过对表情包的传播分析,探讨网民的社会心理动机及表情包的传播影响,进而思考如何促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郝雨  吉敏 《当代传播》2020,(2):41-44
智能化媒介条件下,网络舆论时常发生非理性暴涨。而对这种隐含社会风险的舆论加以引导及有效控制必然要依赖相应的技术。道金斯首创模因概念,称其为文化的"复制基因",采用模仿与复制等非遗传方式将一些观念、想法加以传播。高速、匿名且能存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模因传播的首选媒介。在网络模因的传播机制中,需要经过信息同化、记忆、表达与交流传输四个阶段。由于在传播形式、内容和机制上都具备高度相似性,模因常常充斥于非理性的互联网表达中,助长了负面的舆论影响。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模因传播机制切入,对如何控制非理性表达的负面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作为虚拟自由空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承载着新时代的媒体精神。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即与思维、亲情友情、政治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对公共事件下的网络语言暴力特征进行解读,以期给网络媒体把关人及网络语言的应用研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因论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模因与新闻语言的关系。首先厘定模因概念,然后探讨模因论与新闻语言的相互关系,再者分析新闻语言中的语言模因类型,并从礼貌视角探讨新闻模因语言类型。研究新闻语言模因对社会大众使用语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晓 《东南传播》2013,(3):35-36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的复制与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网络流行语"甄嬛体"的传播类型、传播周期、传播动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流行语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