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怎样读书     
有人站着读书,也有人踱步测览,有人摊卷伏案,也有人斜倚翻阅、轻松悠然。有人看书聚精会神,有人却只拣有趣的看。有人读书,读过之后,脑子里像漏斗,一点东西也没留住;这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劳动,劲头更大了,紧接着又与工厂合并,实行半工半读。当然光劳动不读书不行,但光读书不劳动也不行。要半工半读,必须与工厂合并,祁东县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经验,这里不再多谈,今天主要想谈谈怎样劳动和怎样读书的问题。读书是求知识。知识从哪里来?过去我们习惯于从书本中求知识。书本中的知识是从生产中总结来的,这种知识当然有用;但生产飞跃发展,社会变化很快,知识也随着发展和前进,而书本上的知识仍是老的一套,这就脱离了实际,落后于生产的需要了,因此,书本知识要进行政造,光学习书本知识不行,还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半工半读就是一方面从书本中得到知识,另方面又从生产中得到知识。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4,(24):F0002-F0002
正ISBN:978-7-5154-0379-3作者:范寿康编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30.00元开本:大32开包装:平装聪明的学生,灵敏有智慧的青年,倘没有目的,不愿勤苦,或因其没有目的而不知爱惜其身体,则其结果,往往无所成就,这是最可太息的。哥德尝谓这种青年,‘像娇好的植物,开了双朵的花,但没有种子'。这样倒反不如那稍鲁钝一点子的青年。他能有确切的志愿,光明的目的,能注意他身体底健康,求学底勤勉,于社会于自己,皆有希望的人了!  相似文献   

4.
唐朝李善博览群书,“淹贯古今”;晋朝傅迪嗜书如命,“好广读书”。他们二人都有“书簏”之称。然而,他们也确实只起到一个“书簏”的作用,虽然学贯古今,装了满肚子学问,可是竟一点也没能派上用场,也没有任何发明创造。赵普(宋朝)有目的地精读了《论语》世传他“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书要按照一定的目标,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决不能依兴之所致,漫无边际地畅游书海。有的人按照一定的目标学习知识,积累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精读了按照自己的目标精选的书籍,涉猎了与自己的发展目标相关的书籍,事半功倍,学有所成。另有些人却不得法,无目标无方向漫无边际地读,见到什么读什么,到头来,所学的知识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今天,知识浩淼无限,任何人凭借任何方法都无法穷尽。学海无涯,这就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目标、发展方向、工作需要去读书。专深而不狭窄,系统而不杂芜,选择而不盲目地读书,建立切实可行的知识结构。不贪图学得多,而有目标地掌握一些有用的知识,否则,将会象法国哲学家狄镕罗说的那样,“企图无所不知的人,将会一无所知。”要想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对工作有所裨益,就不能漫无边际泛泛而读。“博学并不是智慧”。广收博采,埋头读书,诰首穷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应该读书,但应该怎样读书呢?从前诸葛亮读书有个特点,叫做"略观大意"。陶渊明读书有个特点,叫做"不求甚解"。倘从字面上看,似乎主张读书不必深入细致,更不必刻苦钻研。这种说法不是误人子弟吗?清朝人阮葵生对这两句话有过解释,他说"略观大意"的意思是"即孟子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之义";"不求甚解"的意思是"盖不敢穿凿附会"。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似乎也不尽然,从这两句话里我们还可以有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正>书籍是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象力的传承媒体,也是人们众多情感的交集。无论你何时捧起略带油墨味道的书籍阅读,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因为在阅读面前,世界很大;在阅读面前,没有国界……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今天已变成了他们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  相似文献   

7.
读书怎样得法黄范读书如同打仗,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自学读书讲究方法,虽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但综观古今中外的名家们,从自学和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广大自学者认真借鉴的。一、知识面窄基础...  相似文献   

8.
《青年教师》2004,(10):30-30
  相似文献   

9.
美国实用主义美国的中学生阅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取需要的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旦老师出了一道题,学生们马上钻到图书馆里查阅各种资料,然后罗列、筛选、整理,写出长篇论文。英国审美主义英国的学生一升初中就开始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向审美靠拢,所以学生们都倾向于选择文辞优美、寓意深刻的文章来读。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其中“自己”一词,小而言之,可指个人,大而言之,则指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生一世,若对自己的群体历史一无所知,将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甚至可以说,人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体会过去和创造未来。体会过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11.
杜宝花 《河南教育》2004,(10):52-52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类书刊竞相问世,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若要学有所成,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应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益知识,基于此,我整理了如下读书方法。如能认真体会其真正含义,并在学习实践中贯彻运用,定将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钰 《辅导员》2009,(13):10-10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明明已经读了不少课外书,怎么还写不出好作文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学读书方法不当,还没能真正从课外书中受益。这里,就跟大家谈谈“怎样读书最有效”吧。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知识采集的途径,也是精神旅游的过程。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谈谈快速阅读的技巧。在生活和学习中,除了对  相似文献   

14.
读书,看似一件简单的事,但在我们身边会读书的人并不多,而且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似乎并不能从书中获取快乐,究其原因,我觉得关键在于读书不得法,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以致于对读书失去了兴趣,从而远离文本。  相似文献   

15.
如今,教师读书少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很多教师表示,来自社会、上级、学校、同行、家长、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升学、考评压力,让他们心力交瘁,每天都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为学生补缺补差,鲜有读书学习的时间。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很多教师没能很好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笔者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供大家讨论参考。笔者常在假期里专心攻读大量教育教学专著。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特别是寒暑假,  相似文献   

16.
17.
时间是最公正无私的,对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对于勤奋者,它是一片肥沃的良田,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对于懒惰者,它是一块荒芜的瘠地,杂草丛生,颗粒无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时间占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书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知识就是力量。读书,能够使人萌生智慧,明辨是非,酌理富才。鲁迅在读书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宝贵的一生是把读书活动与文学创作,革命斗争看得同样重要,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经常孜孜不卷地读书,读过数以万计的书,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现在,让我们回顾和研探一下鲁迅怎样读书和怎样与青年谈论读书问题,将会获得十分有益的教育。(一)为正确对待政治与业务关系而读书。鲁迅从青年时代起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刻止,他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为了振兴中华而发愤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百科》2015,(8):22-23
《怎样读书》书如其名,通过介绍民国时期文学家以及社会教育家的方法经验来坦诚实用地传播读书方法。此书初版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收录了胡适、蔡元培、丰子恺等大家和若千位民主教育家的读书论,其共同意志在于指引众多读书人如何选书,如何读书,特别是在当时封建八股文和新兴白话文的交替浪潮下如何使得自身的读书观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然而时至今日,面对信息时代资源和信息"爆炸"的机遇与挑战,此书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是否仍旧可取,作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指导者,必须根据阅读的特点和规律,既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使他们乐于读书,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善于读书。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一、指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使他们乐于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