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迎丽 《考试周刊》2010,(52):32-32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本文对中国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当然,这里说的教科书也包括一般教材之外的文学、科学等方面的图书。在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德国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德国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需求。1861年至1894年间,应用科学类的德国图书大量翻译进入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清政府经历两次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影响比较大的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强烈内需可以繁荣翻译事业,翻译活动的发展则会加速文化转型的进程。翻译的目的和任务都受到当时译语文化的内部需求的制约。文化发展引导着翻译的策略取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译应该以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为目的,采取偏重异化的翻译方法。文化转型期中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对汉语和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叙述了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传教士们为了打开中国国门传布福音,在进行文字宣传的同时,还在华搜集情报,鼓吹武力侵华,并积极投身于战争中为列强服务.传教士的这些活动对鸦片战争的爆发及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们的活动构成了西方殖民者侵华不可分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翻译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就是制约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佛经翻译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间有高潮也有衰落。从其由兴到衰的考察可以看出,任何翻译活动除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都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操控,当翻译活动与主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能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服务时,翻译活动就会兴盛。当翻译活动背离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发展起阻碍、颠覆作用时,这种翻译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或禁止。由此看出,翻译与意识形态存在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外交流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但在所有这些交流中,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无疑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几乎影响了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航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无疑有助于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以及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据此我们将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划分为三个时期加以考察,既:闭关政策(1757)前的中英关系;闭关政策到19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中英关系;19世纪三十年代到鸦片战争爆发为止的中英关系。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独特的时期,其翻译事业的繁荣程度和小说翻译的数量之多令人惊讶,当时的翻译活动及译本也存在其独特性.晚清小说翻译活动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影响较为深远的翻译活动。这两个时期的翻译在译者的构成、翻译材料的选择、语体格局、翻译思想理论及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对翻译的要求不同,这些要求决定了译者对拟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五四"一代的儿童文学翻译活动,由于译者所受到的特有时代要求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必然形成一种制约翻译的规则",延异"作为整个宏观翻译的书写策略,是出于现代儿童文学建构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当今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晚清和改革开放后小说的翻译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影响深远,开辟了中国翻译的新时代.为了深刻理解社会文化因素对《新小说》和《译林》中的小说翻译的影响,从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三方面研究其文学翻译的制约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正确地评价两个时期的文学翻译,对今后的文学翻译也可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析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不仅仅是语际交流的语言活动过程,更是两种文化之间文化信息的移植过程.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汉文化差异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从词汇内涵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差异,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方面,探讨了英汉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并从翻译规范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英译本的因素。研究表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在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都受到翻译规范的影响和制约。杨戴夫妇的译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为目标语读者广泛接受。文章通过对该译本的规范研究,试图说明初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在译者具体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朝鲜各自撰有本国的翻译史,翻看中国的翻译史,我们很难看到有关韩汉或汉韩翻译的史料,而翻开朝鲜的翻译史,我们能很容易地找到大量的韩汉或汉韩翻译的史料.而且朝汉翻译活动受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各个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时期对朝汉翻译活动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赔款对中国近代殖民地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屏 《华章》2008,(7):31-32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始于鸦片战争,其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从鸦片战争赔款的角度探讨了这场战争对中国当时政治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乐 《华章》2011,(30)
中国翻译有着辉煌的历史,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佛经翻译的活动存在,佛经翻译对日后我国的翻译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是我国的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社会文化活动,因此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规范的制约。苏曼殊在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主流规范下,对译本《哀希腊》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变通,使译文顺利地融入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的翻译传统。这对通过翻译规范来研究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避免忽视晚清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建中 《考试周刊》2013,(22):37-38
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汉语言的许多方面及人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及文学等各方面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推动文化的发展。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加强,"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处于我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式翻译理论的大发展和大争论时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中国语言与文化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古代部分,共两章,叙述辽、宋、夏、金、元和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两段的历史.现对其中若干问题的处理谈谈我们的做法.我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有上升和下降的阶段,从而划分了封建社会的前期和后期.关于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具体分期,史学界尚无定论,中学《中国历史》为了便于教学,把前后两期分为四段来叙述: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其中明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前两段大体上属于封建社会前期,后两段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翻译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总体上是沿着科学技术翻译、社会科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线索而发展。这一阶段纷繁的翻译活动书写了中国现代性源起的轨迹,引发了中国现代性中地球模式、民族协同观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制度转型、道德规范与价值体系重构、人权观念革新、中国旧文学思想颠覆与新文学形式生成以及现代白话文建立等中国现代性的核心元素和特征。翻译的这一历史渐进性书写,发生在中西古今的交叉坐标体系上,经由全球现代化趋势和中国特定文化本根性共同作用而完成,塑造了中国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